浅谈初中化学教学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ewgolv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化合物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化学知识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和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实际中。要达到以上目的需要抓好一下三个方面:
  1.搞好教学“六认真”
  大纲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从低到高依次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层次。教材以大纲为依据,把内容分为八个专题,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原则系统地介绍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具体物质知识、化学用语、化学概念、理论和计算等知识于实验系列中,从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入手,突出化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刚接触化学启蒙教育的学生,对化学有一种自然的陌生感和好奇心,要使他们学好化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基础、入学动机、学习方法以及知识上某些缺陷、漏洞,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教学。
  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要围绕“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能力”这一准则,把握教材的体系脉络,明确该课程的目的要求,弄清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设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怎样运用直观教具、实验设备,怎样提问、提哪些问、何时问,布置哪些课堂练习,在所布置的练习中会出现哪些疑难,将怎样解决等,在备课中都要充分考虑到。上好课。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因材施教。思考性强的题让中优生解答,较简单的题让差生解答,让学生各有所获。精讲重点、难点和疑问,做到语言精、内容精,由浅入深,化难为易,讲解一般不超过20分钟。例如:在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时,通过有关实验,着重强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是学生始终形成一个正确概念。其次多练重点内容,系统知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练的方式可提问、讨论、课堂练习、小测练或活动中进行。
  布置练习或少量作业应精选,有针对性、典型性,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布置课外作业,尤其提倡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启发表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和求异思维意识。
  辅导学生应考虑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而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占相当比例,根据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基础知识、智力、语言障碍、个性特点等多种因数,采取师生共同活动、谈心等方式沟通思想,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多帮助他们找自身优点,鼓励他们勤动脑动手,真诚爱护、信任、帮助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基础、智力给予不同要求,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感情的桥梁,只有有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学生才会信任老师,喜欢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把老师的言传身教变成鞭策、鼓励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求实的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明显提高。
  2.巧用启发式教学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命题形式看:增加了客观性试题的数量,突出了能力的考察(从单纯的知识型考察逐步向能力型考察靠拢),而且试题的潜隐性大大增强。面对这种考试的严峻挑战,课堂利用启发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用好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唤起学生的激励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其方法是:“启存疑,设悬念,激其趣,促其思”。其教学分为四个程序。
  第一程序:指出重点,设置疑问。
  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向学生巧妙的设疑问,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巧问善诱,启发思维,这是启发式教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讲分子一节时一开始就给学生设下疑问:①为什么盛开的鲜花人们老远就好问到它的芳香?②为什么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③为什么糖放入水中无踪影而水却变甜了?让学生带着悬念、疑问去进入启发式教学的第二程序。
  第二程序:自学教材。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填空、填表、绘图、选择、填实验报告等提纲作为“路标”,让学生带着疑问沿“路标”边学边思,思而疑、疑促思。以此延伸和发展思维。
  第三程序:疑问、讲解。
  教师根据重点、难点,在巡视过程中提出疑问,视其反馈信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善用“言、形、色”的教学艺术,即用艺术的语言,幽默的表情,形象的
  手势,结合适用的直观教具或作图进行分析、对比、联想、联系、概括来准确、深刻、系统的精讲点拨。
  对典型题的审题、分析、求解过程中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拓宽思路,做到一题多解,培养解题的技能技巧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将10克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氢气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试管中残余固体质量为8.8克,求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此题属典型题,应启发学生对此题有6种解法(略)第四种程序:课堂小结,综合练习。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结构,学习规律、方法,对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布置富有弹性、代表性、启发性的精典型少量练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培养发展智力的目的。
  3.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它是进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定律和原理,巩固已学知识。在条件允许下,可让学生亲手操作,这样既体现了当代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最好把人当作主动参与获得知识过程的人”的教育思想,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者、探求者和发现者。在课本所涉及的实验中,能做的要全做,不能做的则采用画图讲解达到目的。为弥补某些实验受条件限制的缺陷,采取放录像的方式进行教学。录像可将原实验现象放大若干倍,避免了常规实验中某些因仪器和药品的用量所限造成的可见度低的现象,能清晰的看到化学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溶液、分子、原子等章节内容的教学采用录像内容进行补充教学效果好。引用学生的话就是“录像里的分子、原子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用看录像的方法代替某些抽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以上是我对化学教学的一点初浅尝试,借此抛砖引玉。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认识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学术界一般称为构意,即根据词义设计的汉字构形意图。构字的笔画、部件或偏旁,不是任意堆叠在一起的,而是有其道理和依据,从而以形示义(部分字以形示音),音、形、义尤其是形、义之间构成内在、有机的联系。这是汉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理识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期刊
所谓等价变换,是把问题A变更为与之等价的新问题B,即问题A的结果与问题B的结果完全一致,问题A与问题B是可以相互推导的。等价变换则是一种常见的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通过举例可看出它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1.同解原则  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推算、化繁为简,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同解原理则是合理推算的理论根据,只要每一步推算都是同解变换,最后结果一定是问题的解,是无须验证的。
期刊
【摘要】通过我教学多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差生表现好动、贪玩、违反纪律、好打架、不完成作业、撒谎、偷东西。对此类学生的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他们的需要,采取适当的办法,找出他们的问题及闪光点。下面就谈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帮助,献爱心,合适机会,表扬  1.认真的帮助  我认为差生之所以差,并不是一日一月能够造成,因而转化差生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是立杆见影了,古人曰:“冰冻三尺,非一日
期刊
对古诗词教学来说,有情趣的文字需要用有情趣的方式向学生诠释,方才妥帖自如、相得益彰。关注课堂情趣,就是要关注学生和学生文化,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使古诗词本身的情义和意趣得以凸显并富有魅力和趣味。  1.关注学生和学生文化  对学生而言,课堂上讲得多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将会被拆解;不讲或讲得太少,学生又难以理解诗句意思和诗人感情。要破解古诗词教学这个难题,必须另辟蹊径,使用适合学生赏析的策略,带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它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展开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方式,优化,方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应积极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期刊
【摘要】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分析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
期刊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和家庭条件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大。对农村初中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本文系统的探讨了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推动下,我们农村初中在课
期刊
【摘要】拥有字理是汉字最主要的特征。目前的识字教学普遍忽视字理,存在重形轻义、重趣轻理、重认轻用等问题,这是识字教学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运用字理进行教学,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方法有分析明理、比较明理、演示明理、迁移明理等。当然,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也应该遵循难易适中、步推进等原在分则,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忽视字理,教学误区  关于识字教学,课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改革也跃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亘古至今的终极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地理与美育,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减退,两极分化在加剧,每个班上都出现了一大批偏差学,英语教学低下生。本文从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下原因,同时根据问题的症结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困境,方法对策  新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