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探讨高等教育开设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并以淮安信息学院成功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例证。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高素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都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大力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技术类院校的重大使命。
目前高等教育传统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我国各高等院校在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普遍设置可大量的实践和实训课程,主要有课程实验(如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设计(如自控原理、微机原理等)、实习(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实训(如维修电工、数控加工等)。这些实践和实训几乎都是针对各自对应的理论课程所开设的,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过多的知识交叉,因此学生只能根据所学的本门课程的知识处理本门课程的问题,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处理问题,学生处于“孤岛”的地位[1]。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学科之间、各专业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关联不断加深,故有必要对我院开设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进行探讨与研究。
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属于课程设计类课程,却又不同于一般课程设计。一般课程设计通常局限于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不具有培养专业综合素质的功能,而且由于经费等条件所限,一般课程设计不能强行要求设计实物(设计样机),因而培养实践能力的功能往往不到位。设置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可以有效地弥补一般课程设计在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2]。设置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还可以为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打好基础,并部分弥补毕业设计(论文)培养阶段的某些缺憾。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多样性,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选做研究和仿真类课题,即使选做了设计类项目,往往也因为实际对象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够完成设计实物(设计样机),许多设计环节只能“纸上谈兵”,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综合培养和检验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功能无法全部实现。而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可以为每个设计项目提供特定的设计实验平台和相关器材,没有实际对象和设计条件方面的障碍,可以强制要求设计实物(设计样机,并将设计样机演示和功能及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列入课程考核范圃。即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做研究仿真类课题,其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检验在综合设计环节也可以得到弥补。同时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还着重培养学生规范攒写专业设计报告的能力,也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淮安信息学院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大学生,是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主要培养工程技术类人才的淮安信息学院开设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本专业工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4]。
为加强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建设,淮安信息学院建立了凌阳SPCE061A设计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具有技术先进、覆盖专业范围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另外加之凌阳大学计划在软硬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使SPCE061A设计试验平台更加适合最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专业综合设计平台。实践并命:淮安信息学院通过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焊:焊接、拆焊;
2.选:元器件识别、性能简易测试、筛选;
3.装:电子电路和电子产品装配;
4.调:电子电路与电子小产品调试;
5.测:会使用电子仪器测电参数;
6.读:电子电路读图;
7.写:培养编写实习报告;
8.校:电子产品质量检验;
9.触:触及模电、数电和单片机三大技术;
10.编:编写应用程序的。
结束语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以综合型项目设计为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若干门课程的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才能完成设计任务,因此专业综合素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要求在特定的设计实验平台上完成设计实物(设计样机),必须具有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掌握若干种专业技能才能完成电路的设计、实验、制作、调试和软件编程与调试等环节的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强化培养和综合检验。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1513037)
江苏省淮安信息学院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B073402)
参考文献:
[1]张定群,陈海玲.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层次+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实验科学.2008,(2):57-61.
[2]卢胜利.基于凌阳SPCE061A设计实验平台的专业综合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5.
[3]刘子建、李勇军.构建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技术与管理[M].2007,24(3):1—4.
[4]李明,邓平.强化实践课程建设开发技术实践课程.当代教育论坛{M}.2008,(5):74-75.
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江苏淮安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高素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都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大力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技术类院校的重大使命。
目前高等教育传统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我国各高等院校在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普遍设置可大量的实践和实训课程,主要有课程实验(如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设计(如自控原理、微机原理等)、实习(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实训(如维修电工、数控加工等)。这些实践和实训几乎都是针对各自对应的理论课程所开设的,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过多的知识交叉,因此学生只能根据所学的本门课程的知识处理本门课程的问题,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处理问题,学生处于“孤岛”的地位[1]。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学科之间、各专业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关联不断加深,故有必要对我院开设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进行探讨与研究。
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属于课程设计类课程,却又不同于一般课程设计。一般课程设计通常局限于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不具有培养专业综合素质的功能,而且由于经费等条件所限,一般课程设计不能强行要求设计实物(设计样机),因而培养实践能力的功能往往不到位。设置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可以有效地弥补一般课程设计在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2]。设置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还可以为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打好基础,并部分弥补毕业设计(论文)培养阶段的某些缺憾。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多样性,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选做研究和仿真类课题,即使选做了设计类项目,往往也因为实际对象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够完成设计实物(设计样机),许多设计环节只能“纸上谈兵”,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综合培养和检验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功能无法全部实现。而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可以为每个设计项目提供特定的设计实验平台和相关器材,没有实际对象和设计条件方面的障碍,可以强制要求设计实物(设计样机,并将设计样机演示和功能及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列入课程考核范圃。即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做研究仿真类课题,其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检验在综合设计环节也可以得到弥补。同时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还着重培养学生规范攒写专业设计报告的能力,也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淮安信息学院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大学生,是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主要培养工程技术类人才的淮安信息学院开设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本专业工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4]。
为加强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建设,淮安信息学院建立了凌阳SPCE061A设计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具有技术先进、覆盖专业范围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另外加之凌阳大学计划在软硬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使SPCE061A设计试验平台更加适合最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专业综合设计平台。实践并命:淮安信息学院通过开展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焊:焊接、拆焊;
2.选:元器件识别、性能简易测试、筛选;
3.装:电子电路和电子产品装配;
4.调:电子电路与电子小产品调试;
5.测:会使用电子仪器测电参数;
6.读:电子电路读图;
7.写:培养编写实习报告;
8.校:电子产品质量检验;
9.触:触及模电、数电和单片机三大技术;
10.编:编写应用程序的。
结束语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以综合型项目设计为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若干门课程的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才能完成设计任务,因此专业综合素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综合设计实践课程要求在特定的设计实验平台上完成设计实物(设计样机),必须具有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掌握若干种专业技能才能完成电路的设计、实验、制作、调试和软件编程与调试等环节的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强化培养和综合检验。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1513037)
江苏省淮安信息学院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B073402)
参考文献:
[1]张定群,陈海玲.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层次+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实验科学.2008,(2):57-61.
[2]卢胜利.基于凌阳SPCE061A设计实验平台的专业综合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5.
[3]刘子建、李勇军.构建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技术与管理[M].2007,24(3):1—4.
[4]李明,邓平.强化实践课程建设开发技术实践课程.当代教育论坛{M}.2008,(5):74-75.
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江苏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