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阅读教学的胜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一共看了朱水平主任和蒋菊香老师的两节课。虽然都是女教师,但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两节风格迥异的阅读课。风格迥异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教学文本不一样,一篇是传统文学经典宋词《渔歌子》,一篇是过多地融入了现代元素的《莫高窟》;二是两位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各具己见。
  因为两节课存在着过多的不同点,所以我先想表明一下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因为时间的问题,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我期待中的阅读教学,即“如品香茗”“如沐春风”“如临大海”。
  如品香茗。首先指的是我们必须以一种虔诚的态度看待我们手上的教学文本,要将教学文本看成“香茗”。现在,有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有心人发现,现行的苏教版教材的选文,经典的文章少了,“泊来文”“篡改文”“政治文”多了。于是,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总喜欢对文本的“价值”产生怀疑,并将这种怀疑的态度带进教学。这是千万使不得的。我认为,相对于学生而言,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典”,都值得他们去“读”或者是“读一读”。即便是在我们成人尤其是我们做教师的看来不是经典的,也应该带着我们的学生“仰视”文本。毕竟,相对于学生而言,教材中的语言文字都是值得去学习的,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中,才会认识到很多早已约定俗成的字词、文章。因此可以说,所有的文本在学生眼中都是“香茗”。正因为是“香茗”,所以要我们要让学生在品的过程中,能够闻到语言文字的“香”味儿,受到“文”“香”的熏陶,并能够将这样的香味儿带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得学生沐浴在语言文字的香味中,品尝到民族文化的精华,涵咏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实现自身的根性成长。
  如沐春风。这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的氛围。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创设一种与文本教学相匹配的“语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愉悦。这样的语境,应该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文本提供的特定的“境”或“域”,由教师掌控,通过多种维度的对话渠道,师生共同建构的一种符合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课堂生态的生成性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共同享受着文本带给自身“语文生命”成长的惬意。这也就是说,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该如同春风拂面一样,是有温度的,是能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更是有感情的。特別要强调的是,阅读教学不能在偏离教学文本固有的“情感基调”之外创设一种嬉笑无度、哗众取宠甚至脱离语言教学目标的“风”来。当然,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阅读教学一直处在沉闷、乏味、无聊乃至无趣的过程中,不仅仅没有能够让师生感受到学习母语带来的趣味,反而将最初对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好奇变成了一种负担。于是,许多的阅读课堂吹给我们的不是“人见人爱”的春风,而是“人见人怕”的西北风。因此,我们更希望看到师生徜徉其中、陶醉其中、悠然自得、诗意成长的阅读教学。
  如临大海。我们常说知识的海洋。其实,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带给学生的只是学科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将无限的知识穷尽给学生。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还是必须将教材当作“例子”“引子”或者是“诱饵”,给学生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堂,不仅仅恒久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多还是要不断地利用教师给予他们的外部刺激,结合学生学习的自我需求,一次又一次地将这种兴趣再次点燃。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其内涵往往在作者阐述的历史意义之后,会随着时代的更迭与发展,生发出对“当下”更有价值的意义。这一种当下的意义,我们是不可能在课堂上穷其所有的,还必须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过去时”“现代时”,走向“将来时”。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面对文本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味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我们的引领下,胸襟变得更为豁达和开阔,心灵变得更加清灵和敞亮,目光变得更为清澈和深遂,思想变得更为明敏和成熟,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多彩。
  “如品香茗、如沐春风、如临大海”,这可能是我对阅读教学的一种憧憬。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憧憬,所以,我更多的是站在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来观课。因此,下面对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的点评,或许更多地会带上我个人的观点。
  先谈谈朱老师的这节课。
  《渔歌子》是一首“文”“意”“境”兼美的“词”,它和“诗”一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朱老师是通州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她的这节课,非常好地向我们诠释了古诗词教学的真义——也就是她刚才说课时提到的——给学生种下一粒种子。这节课给我留下了下面三点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经典作品教学的目标定位
  朱老师的这节课告诉我们教古诗词应该有这样的五个目标——
  一是了解文体知识。因为这些作品已经过许多时间的洗练,是几百年前或者是上千年前的,与学生们当下的学习生活、现在的语言习惯有较大的出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告知他们所学作品的文体特征。这节课上,朱老师采用与古诗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词”的特点,并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配上了古典乐曲,告知学生“词”是可以唱出来的。
  二是知晓作者生平。文由境发,言为心声。诗词作者一般都有着起伏跌宕的生平,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下,诗人、词人才写出了这样流传千古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时,必须让学生知道作者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写这一作品的背景。朱老师在这节课上,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主题时,将作者的生平呈现给学生,这是非常必要的。
  三是理解文本意义。这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特别对于知识水平不高的小学生而言,这一目标往往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过去,我们常常按照“逐字”“逐句”解释,然后按照现代语言的习惯进行“整理”“连接”,形成最贴近字面的“诗意”或“词意”,并要求学生记下来。其实,这是古诗词教学的大忌。朱老师的课堂,或许为我们找开了一扇窗。她让学生在读熟文本后,闭目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作者所描绘出的景色。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学生的意会都不完全相同,但又没有远离这首词的“意思圈”。我想,这才是解释诗词意思的最佳方法。
  四是体悟诗人情感。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难点。是的,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久远,所处的时代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相去甚远,再加上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的小学生去理解“他们”的写作意图,真的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许多老师在花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之后,学生仍然是“启而不发”,气得我们不得不直接将答案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下。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那就不管了。其实,朱老师的这节课并没有将作者的写作意图讲透。虽然用《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和学生进行和诗,还用上柳宗元的《江雪》,但学生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层面上。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结果是很不成功的——“学生连作者写词的意图也没有搞清楚”。语言文字的理解,对于我们成人而言,的确应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凭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怎么能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呢?所以,与其悟不透,不如就给学生一个模模糊糊的臆念在那儿,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学生在许多年后,遇到某种生活境遇,他会自然地想起这首词,虽然我们已经看不到,但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真谛。这也是我一再提倡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种一颗种子”,不要期待它立竿见影地开花结果。
  五是积累文本语言。重积累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记住这首词,方法只有一个——诵读。假如我们认为现代文的诵读有一定的难度,那对于古诗词而言,诵读就更为有利了。这节课中,朱老师的诵读指导是有层次的,从“读得字正腔圆”到“读出词的韵律”,从“低吟”到“大声高歌一曲”,学生不仅仅在诵读中理解了词的意义,而且自然地记住了这首词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指导是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的。
  二、教师教学语言的经典性(简单点说)
  有人说,语文老师就是语文老师。这一点在朱老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时常要求数学老师的语言要精练,那么相对于语文老师而言,那语言的要求应该就是精美了。今天的这节课上,朱老师的教学语言相信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句话——包括导入语、过渡语、对学生的评价语,都是和这首诗的意境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这首词是经典的,那我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老师的教学语言也是经典的。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锤炼我们的语言,说最浓“语文味儿”的话,用“美语”去教“美文”,和学生一起“美美地赏美文”。
  三,教学文本的互通性(简单点说)
  互通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文”,也就是在理解一篇文本时,可以借用与之相关的已知的文本或者比较浅显易懂的文本来促使学生理解新文本。在这节课上,朱老师为了使学生理解词作者的写作意图,借用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还有《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等诗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首词的解读。当然,后面提供学生的几首诗词我没有看到,是不是很合适,我接下来在评蒋菊香老师的课时再谈。
  下面对蒋老师的课谈谈我的看法。《莫高窟》是一篇充满现代气息的描述性散文,和朱水平老师执教的《渔歌子》在文体上是不同的。因此,两个人教学设计的理念也应该是不同的。我是第三次听蒋老师的课,应该说,每听一次,都能感觉到她的进步。今天的这节课,我想直接提出六个问题与蒋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商榷,这六个问题也是我在阅读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第一,关于教学评价。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单一的教学评价肯定会让学生丢失参与课堂讨论、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的朗读、回答问题等情况给予“语文式”的评价。蒋老师的这节课,有几处的评价还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刚才北兴桥小学的陆玮老师已经作了点评。但我总觉得蒋老师在这节课上的教学评价还是比较“平板化”,特别是在前20分钟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用“好”“好的”“不错”来评价,是不是感觉到有些呆板。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应该非常在意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有的评价甚至一辈子都让我们忘不了。如果我们不能够对学生的回答、朗读进行一个恰如其分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学生就逐渐淡化了“想读、想说”的欲望。我们可以再回忆一下朱水平老师的教学评价,她对学生每一次朗读、回答问题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当然,这是一种教学智慧,是对教育理念和学科教学特点的理性把握,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中不断提升的。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式,不仅仅是老师要进行评价,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在方式上,不仅仅是语言式的评价,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
  第二,关于图片运用。《莫高窟》中所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很远,因此,蒋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实景图片,力求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文本。但是,过多地运用,过多地让学生去欣赏图片,冲淡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关注,这节课似乎就成了一节艺术欣赏课。当然,这是我的理解,或许和蒋老师的理解有出入。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清楚,那就是,我们将图片、声音、影像等引进我们的课堂,其作用是辅助教学,便于我們学生更快捷更准确地理解文字,假如过多地引用的话,就会逐渐降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过去教学《桂林山水》,我们仅仅利用一幅教材提供的插图就能够让学生知晓桂林山水的特点;假如放到今天,我们是不是就要将《桂林山水》一文中所描述的景物都呈现给学生呢?还有一点,假如我们觉得有些图片必须用,那我们还得注意图片出现的时机。这节课上,我发现蒋老师呈现的图片总是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文本之前,是不是应该在学生读了文本之后,在理解上出现障碍时再呈现相关的图片呢?
  第三,关于语言训练。课改之后,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人文性”而冲淡了“工具性”。《莫高窟》一文有很多语言是值得我们和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蒋老师也抓住了课文中“有的……有的……”的重点段,让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后,通过呈现与之相关的图片进行语言训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描写”。表面上看来让学生写的时候课堂气氛有点沉闷,但这却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而且应该是要扎扎实实做好的事。但,我还是感觉到这节课的语言训练还不够。在这篇文本中,还有很多的训练点,特别是对莫高窟内壁画的描写方法,语言虽然看上去比较平板化,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训练价值的。如果这一节课,在朗读指导、句式模仿上再多花点时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非常有用的。
  第四,关于朗读个性。我关注那前面那个小男孩的朗读。应该说,那个男孩读得非常好,大家也有同感。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男孩的朗读充满了“女生味儿”,而且当时蒋老师也评价了,大意是“你读得也有女孩子的柔美”,其评价的角度还是以表扬为主。我真是非常担心这个男孩子是不是今后会一直把书读得像女孩子一样。我看了一下,今天参加听课活动的都是女教师,难怪有人担心,现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太重。其实,这涉及到朗读个性化的问题。我一直担心,假如让我们的学生用同一个声音读同一篇文章,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因此,我一直反对学生的齐读。试想,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性,其对文本的理解都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个性化”,为什么非得按照你老师的理解形成同一个朗读的声音呢?只要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文本的“意义圈”内、“异曲同工”就行,为什么非得让学生“读”成一个声音呢?复制、克隆式的朗读是要不得的。
  第五,关于资料运用。在这节课上,蒋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引用了季羡林大师的文本《莫高窟》和余秋雨大师对莫高窟的评价及其生平。出发点是好的,就如同我前面提到的“互文”一样。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我们引进的这些资料,必须是比教材文本更易懂的。假如我们引用的文本比教学文本更难理解,非但没有起到“辅助”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造成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更大。在我看来,这两位语言大师的文本应该比我们的教学文本更难,课堂上我也观察到了学生对这两个文本的漠然和茫然。所以,在进行相关资料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浅显易懂。
  第六,关于主题提升。应该说,蒋老师在教学即将结束前已经很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主题,但是教学即将结束时提出的两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一是“这件事情(指的是外国人前来掠夺)还会再发生吗?”,二是“怎样才能永远不会发生呢?”这两个问题一下子将文本的主题从“道德化”提升到“政治化”的高度,而且从学生的回答里,让我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一个学生说到了“在胡锦涛爷爷的带领下……”似乎在标榜中国不仅仅是个军事大国,而且是个军事强国;一个学生说到了“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对这样两个问题及其学生的回答,其实已经远离了文本的主题。文本的主题是反映“劳动人民智慧的”,文章在末尾已经点明了。不知道蒋老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是不是教材教参上提出的?
  以上是我对蒋老师的一节课提出来的一些问题,直言不讳,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或许有不妥的地方,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思考。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物理概念是科学抽象的成果。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
期刊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才能运用好赏识教育表扬学生,希望和大家共同讨论得到进步。  一、如何表扬优秀学生  优秀的学生
期刊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育与经济已进入了融合的时代。在教育领域,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是当前国内外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  现就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影响谈谈肤浅之见。  一、优化教学情境,培养良好兴趣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展,应用和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形象、直观、快捷、高效及其独具的参与交互功能为优化高校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超媒体浏览方式。传统的阅读,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影音录像,都是以线性方式的顺序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计算机可以为我们
期刊
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有着一种独特的内涵。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够培养出想象力,也许他将来就有可能成为瓦特,成为比尔盖茨……所以培养想象力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教给办法   学生联想力、想象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去想,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联想的办法。具体的方法有:相似联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出发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滩挺立的白
期刊
目前,不少学生按一定的套式“构思作文”,把写作看成必须按照“定理”行事的解决数理化习题式的“科学化行为”。有些老师用工艺流程似的方法指导学生制造文章,炮制“模板”,供学生“剪切”、“粘贴”、“复制”。例如:(1)用一两个漂亮句子扣住话题,亮明观点,即所谓凤头。(2)主体部分要排列整齐,尽量用上排比、反问与对偶。古今中外,分几个层次来论题。(3)文末要简洁回扣,来点煽情,这叫豹尾。学生按照这样的作文
期刊
自古以来,人类就追求真、善、美,并在追求真、善、美中发展和前进。自然界万物丰富多彩又井然有序、和谐统一。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便是充满美的和谐体,蕴涵着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的物质美和化学家的精神美,其无穷的魅力耐人寻味,催人追求。因此,化学是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肥沃土壤。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轻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把审美
期刊
摘 要:大家都知道,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新课程理念下,激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本文笔者从下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几点做法来谈论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仅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数学课堂 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
期刊
一、阅读教学要形成师生互动   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識,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越来越普遍。如何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力求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使课堂效率越来越高。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1、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以便導入所学习的内容。在运用多媒体情景创设方面,我们坚持“精”“新”和针对性强的原则。例如,我们在一节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