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癣与Terbinafine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皮癣菌引起的甲癣是一种常见病,念珠菌属及短帚毒亦可侵犯甲板。Goodfield等报道用一种新的丙烯胺药terbinafine治疗甲癣,其真菌治愈的时间约为临床时间的1/2(治疗趾甲癣约为24~44周),故较早即可清除真菌;而用其他治疗时真菌及临床治愈可同时发生。这些结果表明terbinafine对甲板的穿透性比目前公认的快得多。且对20例作1年随访,各例真菌检查仍阴性,这是其他治疗所不能达到的。在体外低浓度的ter-binafine可杀灭真菌,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其可杀灭真菌而不是抑制其生长。即使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亦无副作用。

其他文献
杆菌性血管瘤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BA)又称上皮样血管瘤病,是新认识的疾病,最常见的特征为血管源性红色丘疹的皮肤感染。病原菌为反应弱的革兰阴性杆菌,经Warthin-Star-ry(WS)染色的组织切片易于证实。
近年来随着强力霉素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两种少见的副作用――光敏和食管炎,值得注意.本文对160例患中度和严重痤疮的门诊病人,给予强力霉素100mg/d口服,加局部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或四环素,4个月复查1次,进行疗效和副作用观察.
期刊
本文首次报道了患瘤型麻风九带犰狳的脑膜脑炎。作者对10只瘤型麻风九带犰狳的脑组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其中有8只系用2.3108~2.3109麻风杆菌静脉感染的犰狳,另外2只是在野外感染了麻风。取10只瘤型麻风九带犰狳的全脑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固定4周以上。分别在大脑、小脑、中脑取材,石蜡包埋,制成切片后用苏木素、伊红和改良的Fite法染色。肉眼所见,10只犰狳的脑组织均无任何明显的改变。未
期刊
为确定多菌型麻风接触者的接触程度,作者对印度麻风病人家庭成员和麻风高流行区的学校儿童进行皮肤试验,重点观察可溶性麻风菌素A和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研究对象分为正在接受化疗或细菌阴转后完成化疗的多菌型麻风密切接触者和偶尔接触者,大多数年龄在25岁以下.
近年来,在有免疫受损的个体中皮肤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的频率增加,患者可因免疫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型,本文报告1例呈孢子丝菌病样表现的病例。患者女,61岁,因多囊肾,接受肾移植,术后一直使用强的松龙和硫唑嘌呤。因左腿出现皮疹6个月而就诊。
本文描述了1例阴囊舌病例,病理及免疫荧光发现该例为增殖型天疱疮.患者女,63岁,口腔内出现水疱及舌部皲裂3年.于1980年4月发现舌部肿胀并有麻刺感,舌部肿胀持续存在并出现明显裂纹,无皮肤损害.体检:舌部肿胀、有裂纹及触痛,舌背表面为脑回状,即“脑形舌”.下唇内侧发现一些半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损害处培养未发现病毒及真菌.活检显示表皮内水疱,有棘刺松解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舌部组织病理为角化过度,棘层
莫匹罗星(mupirocin,MPC)又名假单孢菌酸A(pseudomonic Acid A)、bactroban、BRL4910A,是一种天然产生的广谱抗生素,由荧光假单孢菌浸没发酵后产生,在结构上较特殊,与其他抗生素无关联[1]。由荧光假单孢菌产生的这一类物质包括有假单孢菌酸A、B、C、D。假单孢菌A,代表其活性的主要部分,占90~95%。该药作为一种新型的唯一专供局部应用的抗生素,1985年
期刊
作者报告1例伴轻型肾小球肾炎的Behcet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了结节性红斑,左肾静脉血栓形成和右侧脑血栓形成。患者男,35岁。1974年起患复发性口腔和阴囊溃疡。1986年2月开始发热、寒战、排尿困难,随后足及小腿呈进行性肿胀,面浮肿并再次发生阴囊溃疡。
色素沉着是抗癌化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作者在临床观察抗癌化疗的皮肤出现并发症的过程中,发现5-FU治疗的病人掌跖出现暗褐色色素斑。
期刊
作者采用4种技术分析了11例假性弹力纤维黄色瘤(PXE)病人的真皮及血清中一些微量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