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课程学习 助幼儿快乐成长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成长的路上,童年的记忆应以欢声笑语为主,欢声笑语的来源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快乐的学习。陈鹤琴的游戏理论主张以幼儿特点为前提,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以实现“做现代中国人”为根本宗旨,以游戏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能不能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到知识呢?陈鹤琴指出,“游戏是兒童的生命”,幼儿有“四心”:“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其中“游戏心”是幼儿的本能。要让他们玩得开心,才能学得更多,教师要把幼儿学习的教室变成充满知识和欢声笑语的“百草园”。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课程与游戏相结合,在本质上依旧是把课程教育放在第一位,是以幼儿为中心,尽量满足他们对学习和游戏的要求,让他们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学习新东西和游戏同时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在于,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喜欢上学习,避免出现因为学习占用他们的游戏时间而产生厌学情绪,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二、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以幼儿更“舒服”地接受教育为目的,归根结底也只是教育方法的一种演变,最终目的还是让幼儿尽可能多地学习新知识。
  1.创造游戏化的环境。课程游戏化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环境。幼儿园可以在资金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改变本园教室以外的活动环境,从多个方面入手去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环境。
  2.游戏化的活动区域。大多数幼儿园的游戏设备都是大同小异,比如滑梯组合、跷跷板、塑料跨栏以及一些数字文字图案拼图组合等。这些游戏设施单一,容易让幼儿产生固定思维,影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而课程游戏化,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把课程用游戏的语言和动作展现给幼儿,不再让幼儿三三两两地做游戏。
  【案例一】在教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两名教师,一名扮老鹰,一名扮鸡妈妈,规定10名幼儿一起加入游戏,由于“小鸡”不懂得跟着“鸡妈妈”保护自己,被“老鹰”抓走几只,教师此时可教他们计算抓走那些“同伴”后,还剩几只,如果必须10只“小鸡”才能一起游戏,那么还需要再邀请几只“小鸡”参加,这就是十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还有一种方式,“鸡妈妈”不在家,“老鹰”来抓“小鸡”,10只“小鸡”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和同伴不被抓走,那么他们就要背靠背,手拉手地围成一个圈,让“老鹰”无从下手,让幼儿懂得团结同伴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了师幼间的互动与感情。
  【案例二】积木搬家游戏,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引下在一片草坪上把一处积木搬到另一处再建好,他们要先把积木拆开,同时记住每一块积木的位置,再把积木送到另一边搭建起来,可以3人一组,一共3组一起游戏,可以借助小运输车、小型滑梯式的传送带,也可以三人站成一条直线,用手递手传递的方法。最后,让幼儿在看着图纸的前提下,再把积木搭起来,可以开发幼儿利用工具合作的思维,加强对图片知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案例三】理解“分分合合”的概念。教师可根据幼儿爱吃水果这一特点,设计吃哈密瓜游戏,四人一组分为两组,让幼儿合力去洗哈密瓜,再搬到桌子上,教师负责切成8块。提出问题:如果一人吃一块可以吃几次,每人最多可以吃几块?哈密瓜一开始是一个整体,切开后变成多个,是分与合的定义,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决定谁先谁后,发扬“孔融让梨”的精神。这个游戏让幼儿学习到分与合、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以及8以内的减法以及谦让的美德。
  幼儿园可依据自身条件,设计更多趣味性的游戏课程,春天可以让幼儿去“百草园”建造自己的小农场,在“百草园”植树,种植小草,并且教他们浇水施肥,教育幼儿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三、“百草园”的建立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特的幼儿乐园。但是其设计和布局都是大同小异,在游戏设施的四周是布满油画的围墙,让幼儿觉得自己与外部隔离。新一代的“百草园”围墙是透明玻璃的,不仅增加了透明度而且也让幼儿对外面的世界跟自己的“百草园”有了对比。比如,我们在“百草园”建立了“蔬菜大棚基地”“湘湘养鸡场”“聪聪花卉市场”。
  【案例一】“蔬菜大棚基地”是教师带领幼儿开垦的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并将其详细分为好几个模块,把幼儿分为数个小组,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种植蔬菜,自己的团队去浇水、施肥,教师负责把大棚外观建造完毕。蔬菜发芽后,再让幼儿一起去管理自己的蔬菜苗,教师可以适当放一些玩具害虫,每天让幼儿去管理一下自己的蔬菜,直到蔬菜收获。收获时,教师带领幼儿亲自采摘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实践教学,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让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知识,同时也知道了粮食从种植到收获的艰辛。
  【案例二】“湘湘养鸡场”是在蔬菜基地旁边的草地上让幼儿用教师做好的竹子围成的一块空地,在春暖花开时,把幼儿园买来的小鸡放到里面饲养,每名幼儿可以为自己养的小鸡起个昵称。上午由教师去喂养,下午让幼儿一起去照顾小鸡。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喂养小鸡的食物和水由教师做好后发给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为自己的小鸡搭建房子,让它们在里面休息。幼儿在照顾小鸡宝宝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地培养了对小动物的爱心,让幼儿懂得最美好的情感不是获得而是付出。
  【案例三】“聪聪花卉市场”只接受花卉订购的业务。花卉市场是“百草园”里占地最大的一个基地。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幼儿都是花农,大家一起去发现并培育不同类型的土壤,幼儿负责撒种子,教师负责种子发芽时期的管理,等小花苗慢慢长大以后,再让幼儿一同参与观察记录。给花朵浇水、捉虫、施肥……小花农们在花园里忙得不亦乐乎。等到花儿再长大一些,幼儿与教师一起把花朵移植到花盆里,生长一段时间再“卖”给预定的“买家”。通过参与种植花卉,让幼儿学会爱护花草树木。
  课程游戏化是否有教育意义,对幼儿教育至关重要。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游戏,教学的内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课程时,不仅要根据内容来选择游戏及方式,还应考虑游戏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否生动有趣、合理得当,有没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游戏课程当中,教师扮演的是辅助类的角色,不要过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要注重对整个游戏过程的调控与把握,只有生动有趣的游戏才能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王浩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执教公开课不多,但观摩公开课的次数不少,包括前段时间县教研室和进修校共同组织的“国培计划(2017)”送教下乡教学观摩活动。观课后研讨,大家多是对公开课上师生活动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而对参加观摩的领导和老师的行为,我们反思的又有多少呢?  上课铃声响过,随着值日班长的一声“起立”,学生全体起立向老师行礼问好,授课老师回礼致谢,随后就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而反观坐在教室后面参加观摩的各
期刊
岁尾将至,有心者盘点了下“教育批评”,认为有些“教育批评”属于忽悠人,认为那些但凡给教育扣上“应试教育、愚蠢教育、违背人性、反教育、反常识”等帽子的文章及其观点,言辞越激烈越能吸引粉丝点赞,故事越离奇越是流量汹涌。而此时,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教育的本质规律都无须顾及。  在有关教育的言说中,确实存在作者所说的情况,在传播学研究中,属于“舆论极化现象”或“网络舆论极化现象”。一些网民一事当前,不问青
期刊
我国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以减少家庭的学校教育支出。同时,还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家长合理选择培训班,降低非理性的校外教育支出。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就是给每个家庭发出“红包”。  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约19042.6亿,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这是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
期刊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以人文主题组构单元,并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加以呈现,同时强调语文方法策略的指导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策略与语文学习习惯都属于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科特点,探究教学训练要点,并根据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推动语文要素自然落地。  一、依循基础知识教学,实现语文要素自然落地  语文知识是语文要素最直观的体现,
期刊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教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和写字开始,不少的困惑总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原先,一直以为教学生写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渐渐地发现班级的学生写的字不尽如人意,写字的姿势更是惨不忍睹。写字课上,他们的头会不自觉地往下且越来越低,犹如一群士兵从写字擂台上落荒而逃,战败而归。作为教师,尽管我们不断提醒学生要把字写正确、写美观,要注意写字的姿势,而学生也可以把关于写字姿势的要领倒背如流,但是他们还
期刊
诗意的音乐中有着动人的旋律与美好的画面,有着琴瑟相知的韵味,有着灵动脱俗的气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地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以及鉴赏能力,却忽视了音乐如诗的特质。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着诗意的光华,需要音乐教师去挖掘,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多姿多彩。教师可以从歌词入手,找到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艺术品味上可以更上一层楼,也可以使音乐课堂呈现新气象。  一、体会音乐深远意境,感
期刊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描写了一件生活小事,故事很短却意蕴十足。从“萨沙把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我们看到,生命建设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得到了传承、唤醒和打开。那么,如何从教材人物的精神版图中找到最合适的楔入点,引领学生从“我不是最弱小的”角度引申开去,从而得到言语生命的润泽和锻造,同时也得到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呢?  听过不少教师执教公开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发现一个共同点,
期刊
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应通过“探究、自主以及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本文提及的探究式学习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形式,收获科学知识,对知识进行充分应用,并且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快乐  不管什么样的知识,只要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取的,他们必然能深刻理解。教师可利用较为合理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感悟探究活动带来的乐趣
期刊
曾几何时,微课在课堂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以此打造出一片开放、多元、灵动、厚重的课堂新时空。然而,并非所有的微课都能如此幸运。微课在课堂中的介入时机、方式和路径不同,其教学效果也就不尽相同。选择何时让微课介入与何时不介入,体现了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师要该出手时再出手,以期“新的希望与突围”能在微课中实现,这也应该成为教师在微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点。  笔者曾经执教过人教版六年
期刊
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要求教师将德育元素融入课堂中。体育课程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也是重要的生命课程,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将规则意识有效地渗透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规则意识的培养,开展体育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  一、在实践中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规则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规则意识的内涵和本质,我鼓励学生亲自体验,让他们在多次尝试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