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历史地图 育历史解释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其骧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度重视历史的地理舞台,把历史地图作为培育素养的重要载体。纲要上教材与配套地图册[1]共使用近150幅地图,其中约20幅同名地图,如教材P16与地图册P6均配有《秦朝形势图》(前者是正文辅助栏目,以下简称辅助配图,见下图1;后者简称地图册图,见下图2)。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是编撰者在专业历史地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增减而成,是为历史解释方式之一。两幅《秦朝形势图》即体现了绘制者对秦朝历史解释的差异。如何引导学生明了蕴藏在地图深处的解释异同,学会把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连接,认识历史解释的复杂,是历史解释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一、同名地图对比:发现地图释史的共性与个性
  培育历史解释素养首先要“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2],简言之“区分不同的解释”。两幅《秦朝形势图》主旨内容相似,侧重却不同,内蕴当代人解释秦史的共性和个性。为了引导学生寻找共性、区分个性,笔者在课前提供读图学案(见上页表格),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
  1.共性
  探寻地图释史的共性,可从解读配色开始。据图可知,两幅《秦朝形势图》均用四色区分秦、羌匈奴东胡、朝鲜和海洋。这种配色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中国历史地图学奠基之作,谭其骧先生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历朝政权范围、中国境内的其他部族政权和邻国。区分标准是设定1750—1840年间的中国版图为“中国疆域”,凡在这个疆域内活动的民族,都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力求把历史上这个范围内各个民族、各个政权的疆域画清楚[3]。显然,两幅《秦朝形势图》中,羌、匈奴和东胡都属于中国境内的其他政权,他们当时虽然还未纳入中央管辖,但属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种地图配色肯定了秦朝在中国疆域奠定史上的地位,这是地图释史的“疆域”共性。
  除了“疆域”共性之外,两幅《秦朝形势图》在郡县驻所、北部长城的绘制上也基本一致,说明两幅地图的绘制者都认为郡县制是秦朝管理地方的有效方式,也认可长城是抵御北部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屏障。
  由此可见,地图释史的共性是对该王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身份地位基本认同,这其中的肯定既包括其疆域开拓,也包括帝国管理。
  2.个性
  除了解释的共性,这两幅同名地图还存在解释的个性。用上表所列的比较项和思考点同样可以探究一二,具体有以下两个方向:
  图文主旨。辅助配图与正文叙述(阐述秦统一的原因、过程、国家管理与意义)相呼应,其主旨应当是注解“秦统一”。地图册图则在图下设置了“导引问题”:“观察《秦朝形势图》,图中哪些信息能反映秦朝对其统治疆域进行了有效管理?”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此图中的管理举措。与学生共读地图探讨可知,辅助配图侧重于秦朝开创统一大业,地图册图侧重于帝国有效管理。
  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指地图上表示制图对象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等特征的标志和信息载体,有线、点、图形和文字标注等形式。两幅《秦朝形势图》都标注了郡县驻所和长城。地图册图中,同一事物如郡级驻所和长城呈现不同颜色,表明同一事物存在前后变化,动态显示秦帝国的统治与管理。在标线方面,辅助配图中有一条紫色虚线,名为“公元前221年的秦朝边界”。这说明秦统一的时空演进是“六王毕”而后“四海一”。在地图册配图中,最明显的标线是“驰道、大道”,这是秦朝推行统一举措的缩影。
  引导学生从图文主旨和地图符号两个方向进行探讨,可知两幅《秦朝形势图》的绘制者对秦朝历史的解释侧重不同。对这些不同进行区分,学生可以与制图者对话,勾连历史史实与地图呈现,为理解历史解释之复杂奠定基础。
  二、地图符号分析:理解地图释史的史释勾连
  在地图绘制学中,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图例则是连结地图内容与地图符号的桥梁。在历史教学中,图例还是连接制图者(教材编撰者)与读图者(学生)的桥梁。在课堂上,围绕图例帮助学生连接历史事实与地图呈现(即历史解释),围绕某一图符进行拓展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地图释史的复杂,是借助历史地图培育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笔者在试教实践中,尝试了几种围绕地图符号展开素养培育的方法:
  1.以时空为基,解读图符之“线”殊
  “能夠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是历史解释的要求之一,能够勾连史实和解释是这一水平达标的前提。在解读历史地图时,可以利用地图时空要素去勾连史释。辅助配图的特殊标线“前221年的秦边界”就有这样的效果。在以往教学中,课堂会采用动态时空图演示秦统一过程,虽比较形象但也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简单。如认为秦东灭六国即大功告成,或认为东灭六国与开疆拓土齐头并进,这些认识都不能很好地展现秦开创大一统的历史功绩。若在秦灭六国之后围绕“前221年的秦边界”设置一问:“秦灭六国之后的版图是否与秦朝最终疆域图一致?”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时空观念,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秦帝国疆域远大于东方六国,很多边疆地区第一次纳入了中央管辖,强化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的认识。
  与“前221年的秦边界”类似的特殊标线还有地图册图的交通线,同样可采取时空辅助连接史释。在学习西南地区统一进程时,可引导学生阅读图例,勾画“五尺道”,并阅读材料:“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要求依据材料推测五尺道开辟的时间和结果。据材料可推测五尺道是在秦灭(前207)之前十余岁,即前227—前217年之间修建,结果是“置吏”。通过对“五尺道”时空的定位,便能理解为何“五尺道”的标线不像其他道路那样连接两个郡级驻所,而是一头连接蜀郡,一头深入西南夷的群山峻岭。经略西南夷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上与东灭六国并行,空间上显示疆域奠定之复杂。   2.以问题为链,解读图例之“色”异
  地图绘制学认为图例具有双重功能,在编图时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准绳,在用图时是理解地图的阅读指南[4]。历史地图中那些色、线和点,如何把它们与史事关联,图例分析是一条捷径。地图册配图的图例出现了同一事物颜色不同的现象,学生容易发现却难以理解。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问题链(问题1—6)引导,探究异色图例背后的史实。
  1.圖中哪些信息反映秦朝对其疆域进行了有效管理?(郡县制、修长城等)
  2.两种颜色的郡级驻所寓意有何不同?(初设郡、后置郡)
  3.从初设郡到后置郡说明什么?(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两种颜色长城寓意有何区别?(秦长城、战国长城)
  5.结合所学,推测秦朝会如何处理战国长城?(部分连接、部分拆除)
  6.综上,与战国相比,秦朝制度建设有何特点?(推广性、适宜性、开创性)
  通过问题链试图深化秦朝管理学习中的一些简单认识。比如,郡县制的推行不是一蹴而就,是从核心统治区域逐步向边疆推进,最终把战国已有的郡县制推广全国。再比如长城,学生知道秦始皇修长城、连长城,但认为长城仅在北部一隅。地图册图例用异色长城把长城从边防手段扩充为管理手段。对一个刚刚实现统一的帝国来说,通过拆长城,可以减少各区域之间的障碍,有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融。由此可见,秦制既有适宜制度的推广,又有管理方式的更新。
  3.以拓展为途,推究图符之“点”新
  在地图释史中,某一历史图符的增减蕴含着绘图者的历史新释,通过对新增图符的解读也可培养解释素养,笔者尝试以安陆县图标为个案进行探究。安陆县仅出现于地图册图,辅助配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现行人民版教材都没有绘出。针对这一新出现的特殊图符,可设计课后拓展题:查询资料(安陆县的重大考古发现),阐释新增图符的原因。
  学生通过查询可知,安陆县出土了云梦睡虎地秦简。这一秦简的出土为秦史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也直接促成了安陆县的标注。长期以来,史学界已知该县始设于秦朝,却无法确定其治所位置,正如大部分县级驻所一样,无法在地图上表达,直到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云梦简中有多次关于安陆的记载:(昭王)廿九年,攻安陆”;“(始皇)廿八年,今过安陆”;“(始皇)四年,喜为安陆御史”[5]。这些秦简以当地当时人记当时事的方法,明确了云梦城是古安陆县治所。学生依托查询所得感知制图者绘制安陆县的原因分析,通过这一看似游离于课标之外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体悟到历史解释的依据是多样的,呈现是复杂的。历史学习价值在方法,不在识记。
  综上,作为一种历史解释的载体,解读历史地图首先应重视地图的信息价值,对比教材中提供的各类地图,发现共性与个性,是为辨析解释。其次要以原因为导向,对相同主题不同地图进行个性分析,是为勾连史实与解释。再次要以问题为中心,抓住典型事物,对不同作者绘制地图内容取舍的原因进行探究,是为分析解释。这样的过程,呼唤着教师通过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提供方向、搭建台阶和总结升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是素养培育的方法引领者,而不仅仅是纲要知识的传递者。
  【注释】
  [1]本文涉及的配套地图册为鲍丽倩主编:《历史地图册·纲要》(上),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9年,第6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1页。
  [3]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第34页。
  [4]祝国端:《地图设计与编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4页。
  [5]马百非:《云梦秦简大事记集传》,《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2、83、92页。
其他文献
1. 阅读下面一段报道,续写几句评论。(不超过50字)  2007年暑假期间,香港嘉诺撒小学六年级学生覃婉琪,参加了香港小童群益会组织的第二届“我的祖国”征文比赛。比赛中致信国家总理温家宝,商讨改革中国“黄金周”的办法,建议多设立一些比“黄金周”时间短些的“小黄金周”。此信获得了征文比赛的大奖。后来征文组委会还在11月初通过有关机构把此信寄给温总理。无独有偶,2007年3月两会期间,江西赣州滨江第
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学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理解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植民族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统编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中,对民族关系史的有关内容叙述做了较大调整。中学历史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叙述变化的背景和意义,并在教学中准确解读相关内容,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民族团结观念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一、教材民族关系史内容调整的背景 
春节期间,我回了一趟桑植老家。  桑植,位于湖南西北边陲,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从我现在居住的小区到老家屋门口,刚好整整500公里。如果路上不超速、不堵车、不停留的话,自驾回家需要8个半小时。  这次回去,当汽车由乡道拐入村道后,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原来3.5米宽的村道已经拓宽至5.5米,不仅硬化成了水泥路,而且还在道路沿线加装了防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立夏以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水宽乡100名乡、村、组三级“田长”,一边巡查耕地,一边帮扶留守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户复垦抛荒耕地。截至目前,全乡共整治抛荒耕地170多亩,复垦率达100%。  水宽乡位于芷江县东部山区,有耕地1.9万多亩,其中水稻1.1万多亩。为加强田土管理、确保粮食安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今年初,水宽乡作为芷江县“田长制”
[真题再现]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
正确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具体教学内容的旨趣,是开展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和基石,而要真正“读懂教材”,领悟教学内容密码又绝非易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的教学,多是从“民族关系”视角切入,然后从政治变迁到民族战和,再到价值讨论,基本出不了政治交往、战争交合、经济交流的范畴。但部编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将这节课置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之中,单从单元标题已经透露出从“
近期,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侵袭,诸多大江、大湖已处超警戒水位,防汛救灾形势骤紧,全国同胞为之揪心。当此之时,更需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保一方安澜,保百姓安宁。  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一直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势平缓,降水集中,受灾尤为频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汛情、灾情异常严重。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了暴雨预警;7月12日,鄱阳湖
新世紀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019年9月,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在6省市试用,到2020年9月,广东等十余省市加入,目前已有20个省市的高中采用新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确实做到了微言大义,但如何在课时有限、而内容庞杂中突出主题,如何深刻理解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历史学专业内容,相信老师们还有很多困惑
在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思想史是一门需要更多理论思辨的学科。但受制于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和教材体例,教师在讲授思想史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从固有模式出发,以概念解释概念,思想史教学很可能是索然无味、乏善可陈。如何化解思想史教学中的教条化、简单化倾向一直是一些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些一线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部分教学案例为
2020全国Ⅰ卷的第42题再次打破常规,呈现出了生动的情境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此题没有延续过去围绕材料自拟论题、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等考查方式,而是以更加明確、更加生活化的任务情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随之以深深的震撼。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强调的“情境,是高考评价的考查载体。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42题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