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和美学内容,并从朗读、想象等方面介绍了古诗词教学中美学任务的实施。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审美 语文
  
  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而古诗词则是语文中的一个奇葩,应该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必须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这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是一种美的体现、美的化身。古诗词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普希金说,“诗人,用言词把人心照亮”,唤起人们的“善良感情”。雪莱说:“诗人想象和热情启发人类向善,所以一切好诗都与卑鄙的情感不相容。”我国古诗词言简意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更具艺术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2.古诗词教学中的美学内容
  古诗词教学中的美学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要教师结合教材恰当加以点拨、讲解,就会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古诗词中,有长江的雄浑:“大江东去,浪陶尽,千古风流物”,黄河的壮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洞庭湖的壮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乡村的恬静;更有春的妩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夏的绚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的悲壮(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冬的宁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自然美的魅力无处不在。
  古诗词的自然美无处不入画,无处没有美,读这样的诗词,怎能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呢?学生又怎么会不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捕捉生活中的美呢?不仅如此,古诗词中的社会美、艺术美也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李白的“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博大胸怀;文天祥的“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崇高气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别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壮志难酬;屈原的“世洞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的伟大人格……这一个个崇高的伟大的形象,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哪一个不令人钦佩,不启人心智呢?
  3.古诗词教学中美学任务的实施
  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应该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并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从而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审美。
  3.1朗读
  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对于美育尤其重要。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炼概括,内涵极其丰富,但学生受语言文字能力的限制,阅读时对其艺术美的感受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把握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朗读还可以将书面语言转化成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另外,朗读还可以读出作品内在的神韵,读出作品流动的美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朗读有多种形式,或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或分角色读,等等。我国古代的文学人士都很重视朗读,对好的诗文更是反复吟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3.2想象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景象或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设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较快地进入美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道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富有画意正是诗词的特点之一。这种画意就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像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这个美妙的世界是古诗词美育中不可或缺的,如当我们读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句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天空,几点飘动的雨珠洒在山前,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意境,人们仿佛与词人一起沉浸于这清新宁静的乡村夏夜,我们的心都陶醉其中。
  3.3视听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视听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幻灯、图片等都可作为视听教学的辅助手段。视听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感其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举办朗诵会等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仁萍.利用古诗词进行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7):16-17.
  [2]范维胜.古诗词鉴赏三步曲[J].语文教学通讯,2003,(3):47.
  [3]周小雄.让古诗词走进中学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28.
其他文献
摘 要: 材料分析题是中学历史考试中学生失分的主要部分之一,除了材料题的材料来源广、内容新、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外,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熟练解题的步骤,也是学生丢分的一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历史学习 材料分析题 解题方法 解题步骤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越来越多,学生的得分情况也越来越不乐观,特别是材料解析题,有些学生的材料题基本上是
摘 要: 在授课的过程中如何贯彻课改精神,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关系与尺度是众多一线教师所面临的课题。本文是在一堂实践课中所引发的思考,是课改精神在课堂的体现。  关键词: 新课改 新教材 自主学习    从2007年起黑龙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A版,一线教师对该教材的应用可以说毫无经验而言,最直接也是最初的体验就是新教材与老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的对
目的:本课题运用针灸浅刺理论及现代技术,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检测血液中血栓素B2和六酮前列腺素F1α的变化,评价浅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探索出
影像的意蕴不仅在于观影者的理解。也在于拍摄者的表达。从初级层次的画面记录到进阶的意蕴表达,是一个普通拍摄者与优秀摄影者的区别所在。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有的感
摘 要: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受到严重的冲击。我们只有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学情;课堂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教学手段多样化,合理使用各类教学工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摘 要: 文章作者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阐述了对数控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具体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理论教学体系与内容、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数控技术专业 改革方案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
学位
摘 要: 二语习得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在此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人、中介语、学习环境等因素。关于人的研究,就要研究他的既有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人的智力因素、人的后天学习环境、人的情感因素、人的身体状况等,这就必然使我们在这个领域当中运用到社会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并借助母语的大多数词汇进行对比研究。因为在研究过程中,还要受学习者本身和其母语语言功底的制约,而且不一定母语和所习得语言之间就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月25日,睢宁组织了一次行政语言和行政行为改革动员会。在这次会上,每位干部发言不得超过6分钟,发言者发言时,会场屏幕就出现倒计时。说官话、套话、
摘 要: 渐江的画,并非一种作风,但有其典型面貌和突出风格。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渐江山水画独特美的根源有三个:传统、师造化、精神气质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渐江山水画 典型面貌 突出风格 美的根源    渐江,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后改名舫,字鸥盟。新安歙人。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早年尝师汪无涯,读五经,习举子业。后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最后皈依古航禅师,削发为僧,法号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