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科技创新篇章,引领石油物探方向——2010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

来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石油勘探类重要期刊之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的封面、版面设计清新,印刷、装帧精美,论文内容精炼严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内地球物理及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2010年该刊保持了原有的办刊特色,并在充实内容、扩大信息量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全年累计发表论文153篇,论文数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主要内容大致概括为九个方面:①地震正演模拟;②地震采集技术;③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技术;④地震综合解释与储层预测;⑤油气检测与四维地震;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⑦测井技术应用;⑧重磁电勘探方法技术;⑨软件
其他文献
本文用三次样条函数描述地层界面,用Thomsen参数描述速度各向异性,建立层状各向异性模型,采用经典的试射法实现VTI介质射线追踪。文中详细讨论了试射角估算,相速度及群速度计
裂缝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场所。在川东北TNL地区发现的天然气藏主要为深埋的裂缝性气藏。本文利用叠前保幅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在建立岩石物理正演模型的基础上,参考应力
以往基于水平层状介质的常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如今高精度油气勘探的要求。基于此,宜采用基于地震波照明度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然而目前的照明分析技术还仅限
四川盆地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珍珠冲组砾岩段气藏为构造—岩性气藏,受构造、储层、裂缝等多因素控制,并受地震资料品质和解释思路的影响,应用地震剖面、常规相干体切片不能对微
波形分类方法是现今比较成熟的地震相分析方法,此法已在岩性预测、砂体预测、裂缝性油气藏和隐蔽性油气藏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以往实际应用中采用输入层为二维Koho
南堡凹陷拾场次凹内大于1km2的构造圈闭都已钻探,寻找地层岩性圈闭必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勘探领域。本文融会了层序地层学、构造学和沉积学的相关理论对拾场次凹进行精细的构造
偏移速度建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成果的质量。本文以叠前深度偏移为基础,采用批量计算并结合计算机可视化交互方法做层速度分析。交互分析中能实时评判每个速度点
本文基于地质露头剖面、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分析了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史、构造层序特征、油气地质条件,得出以下认识:瓦石峡凹陷侏罗纪构造演化划分为早侏罗世断陷、
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应用初至和浅层反射时间的可形变层析方法(以下称联合可形变层析反演方法),用于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量计算。理论模型数据测试显示,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比初
这是作者李庆忠2011年2月在上海“石油物探技术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稿内容,是为庆祝我国物探事业光辉的六十年有感而发。文中归纳了我国石油物探六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