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丰谷德与矮壮丰对淮安市淮阴区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淮稻5号为材料,在水稻拔节期和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矮壮丰,研究其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调节剂都能提高水稻抗倒性,但矮壮丰在清水对照不倒伏的情况下,降低了产量,而劲丰谷德较清水对照增产达9.8%,因此劲丰谷德更适宜在淮安市淮阴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劲丰谷德;矮壮丰;抗倒性;产量;江苏淮安;淮阴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03-02
  水稻是淮安市淮阴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栽种面积在3万hm2左右[1]。近年来,随着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倒伏已成为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2-4]。为此,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荐了2个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化控产品,即劲丰谷德与矮壮丰,劲丰谷德是依据维生素物质和微量元素在水稻抗逆增产中的作用,通过减少基部养分向上输送,增强基部节间的充实度和膨压、提高根系活力,从而提高水稻抗倒性,通过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达到增產与抗倒的有机统一;矮壮丰主要成分为具有生化活性的腐植酸钾、抗倒酯等有氮素和钾素,其中钾为EDTA螯合的离子活性钾,活性钾和抗倒酯形成活性功能钾,喷施在作物上,吸收速度快,加快作物对钾的吸收率。通过提高钾的活性和含量,增加植物干物质积累,增强叶片光合功能,提高养分运转,并防止倒伏、抗早衰,增加作物产量。为探明这2种化控剂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在水稻拔节期和破口期喷施,以揭示 2种化控剂对水稻抗倒调控的差异。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杨庄村,试验田前茬为小麦,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地力基础状况好,土壤理化性状为有机质26.9 g/kg、全氮19.23 g/kg、碱解氮69.98 mg/kg、速效磷11.89 mg/kg、有效钾113.42 mg/kg、pH值8.0。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淮稻5号,由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市售。供试药剂:矮壮丰,由扬州春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劲丰谷德,由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生产,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在水稻拔节期用劲丰谷德1.50 kg/hm2兑水450 kg/hm2喷施;处理B:在水稻拔节期用矮壮丰1.35 kg/hm2兑水450 kg/hm2喷施;处理C:在破口期用劲丰谷德1.50 kg/hm2兑水450 kg/hm2喷施;处理D:在破口期用矮壮丰1.35 kg/hm2兑水450 kg/hm2喷施;CK:喷施清水作对照。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0 m2(5 m×60 m)。于5月20日软盘播种,6月19日插秧机插秧。栽培管理按高产技术要求进行。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观测记载水稻各阶段的生育期,并测定茎秆抗折力、植株形态、产量等指标。茎秆抗折力测定参考张丰转[5]和姜照伟[6]的方法,自行设计测定抗折力的简单器材。在齐穗25 d从田间取回茎秆,选取标记的主茎25个,分别测定茎秆节间的抗折力(g)。
  成熟期测量茎秆节间长度、株高等性状,并考察其产量构成,分小区实收进行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水稻拔节期喷施矮壮丰(处理B)、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处理C)都能降低植株高度,矮壮丰主要是降低了基部节间(倒4节、倒5节)长度,而劲丰谷德则是降低了上部节间(穗茎节、倒2节)长度,与CK相比,株高分别下降了5.21、4.94 cm,由于株高降低、重心下移,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在拔节期喷施劲丰谷德(处理A)、破口期喷施矮壮丰(处理D)与CK的株高、节间长度差异不大。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茎秆节间粗度是影响水稻抗倒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部茎秆厚度越大,截面惯性矩越大,倒伏力矩越小,茎秆越不易倒伏[7]。从表2可以看出,与CK相比,处理B水稻基部节间(倒4节、倒5节)的粗度增加,上部节间(穗颈节、倒2节)的粗度降低,而处理A对水稻茎节粗度无明显影响,但在水稻破口期处理C可使各节间粗度都能增加,对基部(倒4节、倒5节)粗度影响最为显著,而处理D各节间的粗度则无明显的变化,说明矮壮丰、劲丰谷德都能提高水稻茎秆粗度,但两者的应用时期不同,矮壮丰在拔节期效果较好,而劲丰谷德则在破口期最好。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A可使水稻倒4、倒5的节间壁厚度较CK增加,但穗颈节、倒2节的节间壁厚度较CK小,处理C则能使水稻各节间壁厚度都能明显增加,而在拔节期喷施劲丰谷德(处理A)、破口期喷施矮壮丰(处理D)对节间壁厚影响不大。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B、C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基部节间抗折力,而处理A、D对各节间抗折力大小变化不大。
  2.2 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在拔节期使用劲丰谷德(处理A),破口期使用矮壮丰(处理D)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大,因而产量增产幅度较小,而在拔节期喷施矮壮丰(处理B)在CK未发生倒伏的情况虽然有效穗数、穗实粒数较CK有所增加,但因降低了千粒重,产量因而减产4.09%;在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处理C)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分别较CK增加2 400穗/hm2、1.85粒,千粒重增加则更为明显,较CK增加2.13 g,增产率达9.81%。由此表明,要使水稻增产,应在破口期喷施化控剂,在拔节期喷施则有减产风险。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劲丰谷德与矮壮丰都能降低水稻株高,而在与水稻抗倒性有关的诸多因素中,株高是影响倒伏的最重要因素,株高越矮,重心越低,抗倒伏能力越强。劲丰谷德在破口期应用,通过缩短穗下节和倒2节来降低株高,矮壮丰在拔节期应用,主要是缩短倒4节、倒5节来降低株高,茎秆粗度、壁厚与抗倒伏存在密切关系,劲丰谷德在破口期应用,矮壮丰在拔节期应用都能增强茎秆粗度、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说明2种化控剂都能显著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通过试验发现,劲丰谷德在拔节期施用增产不明显,破口期施用可显著提高水稻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8];而矮壮丰在前拔节期施用则会降低产量,虽然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有所增加,但千粒重下降显著,因而降低了产量,在破口期应用增产效果不明显,从增产的角度讲,应在破口期施用劲丰谷德。
  以上结果是在喷清水对照未发生倒伏的情况下获得的,在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使水稻的产量增加与提高抗倒伏达到有机完善统一,而矮壮丰在拔节期施用提高了水稻抗倒性、保证了水稻的稳产性,但降低了水稻的产量,这与在水稻生长前期(拔节期)使用调控手段不能使增产与抗倒达到有机统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而劲丰谷德值得在淮阴区的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陈宗明.淮阴区水稻塑盘旱育精确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43-44.
  [2] 王勇,向波,冼季夏,等.水稻抗倒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2):141-144.
  [3]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等.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1):88-90.
  [4] 赵黎明,萧长亮,顾春梅,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倒伏上的研究进展[J].北方水稻,2009(39):114-117.
  [5] 张丰转,马国辉,金正勋,等.立丰灵对粳稻抗倒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0,25(4):78-82.
  [6] 姜照伟,李小萍,赵雅静,等.立丰灵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3):355-359.
  [7] 杨波,杨文钰.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11(2):1-5.
  [8] 杜小凤,吴传万,杨文飞,等.“劲丰”对超级稻淮稻9 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65-66.
其他文献
农药中毒是家蚕中毒症最常见的一类,可造成蚕大面积死亡。本文分析家蚕农药中毒种类与症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探讨了影响苯乙烯悬浮聚合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温度、分散剂用量以及水和单体的比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20mL;7水/单体=5:1;分散剂(0.0
针对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估计中存在信息不完备、致使运用参数方程求解很困难的情况,提出了运用改进后的信息扩散方法对客流分担率进行估计,又用数据验证了改进后的估计精度有
通过在景观实习周的考察,着重分析景观设计中空间的组织手法.通过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形式与现代的公园、街道和广场的空间布局形式的对比,重点分析中山岐江工业遗产公园的空间
本文结合海晏县气候概况与降水量变化,对干旱胁迫下海晏县牧草适宜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海晏县牧草种植、合理布局和退耕还草生态工程、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在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中,有效复合模量是很重要的因素.工程计算中,一般采用经验公式,但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支持.本文基于Eshelby等效夹杂原理和Mori-Tanaka方法,分析
三亚市解放路城市信用社是1989年6月成立的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过去,由于经营思想不正,管理混乱,该社曾一度陷入困境。据1992年3月统计,该信用社全部存款余额仅385万元,而净
面对能源和环境这威胁人类发展的两大危机,节能减排己经成为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建筑能耗占整个社会终端能耗的比重较高.是节能减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陕南山区概况和小龙虾的生态习性,阐述了陕南山区水稻—小龙虾种养技术要点,包括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稻田的选择、稻田的改造、合理投喂饲料、驱捕敌害、科学捕捞。水稻—小龙虾种养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可实现水稻、小龙虾兼收,并起到改良土壤和增加土地肥力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小龙虾;种养技术;陕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