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是学生思想启蒙和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德育在中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当前,德育工作普遍存在呼声高、实效低的问题,科任教师普遍只关注教学工作,较少关注对学生的德育引导。这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责任失衡的现状,大大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其次,班主任工作任务重、时间长,很少教师愿意担任班主任。因此,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措施、新手段已成必然。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中学最关注的是导师制的应用。本文从“全员育人”的角度入手,探讨在中学教育中应用导师制管理模式,提高德育管理效率。
一、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呈现不足
1.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责任失衡
我國中小学现行的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是班主任制,是由学校按照标准选择一名教师负责对某一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精神等进行管理、教育,并由该教师负责协调该班全体任课教师,共同管理学生行为、指导学生生活的制度。
一般认为,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任教师负责传授学科知识。对于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管理,大部分科任教师持“费力不讨好”的态度,有的教师无法高效维持课堂纪律,有的甚至需要班主任出面干预才能正常授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部分教师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的培养。
2. 班主任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科任教师往往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管理工作,这种“只管教不管导”的现象额外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班主任因为精力有限,无法全面顾及班级的所有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师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和职责产生畏难情绪,班主任也对教学任务和指导责任两者关系孰轻孰重产生迷茫。
在多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形成抵触心理,即便担任班主任后也很容易感到疲惫,缺乏回馈感。为此,不少学校硬性地将“班主任经历”和“职称评定”挂钩,很多资历较轻的年轻教师也成了该规定的主要实施对象。如果班主任以疲惫、厌倦的态度和心情面对学生,则会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并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提高德育管理效率,推行全员育人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导师制”德育管理模式
随着国家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行,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中学已率先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2018年起广东省也开始全面推行走班制教学管理制度。选课必须走班,走班产生导师制。新高考制度扩大了学生的考试选择权,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行政班里学习,而走班制的出现,使得学生得到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和空间。走班制的进一步推广将会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更多学生管理的创新和探索,而导师制的践行则是其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为适应高考改革新方案,提前探索“走班”教学管理制度,自2014学年起,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就已经开始试行部分年级的导师制,对学校更加有效地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向大学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产生积极作用。尤其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实施全员育人模式减轻了传统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德育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1. 角色分工,让管理责任更明确
学校在试行导师制的年级中取消传统的班主任编制,由三位科任教师共同承担一个班级的管理事务。班级管理事务分为“学习管理(A)”“纪律品行管理(B)”“文体管理(C)”三个类别,由三位教师各任其中一项管理工作。同时,每位教师担任班上三分之一学生的导师,在学习、思想品行、人生规划、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更细化的指导。原班主任待遇由三位导师平均享受,学校亦承认导师的班主任年限。如此,就较好地破解班主任独自应付多个学科管理的困局,从而有利于班主任利用更充足的时间去解决学生出现的情绪问题,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2. 分段管理,让坐班时间更灵活
导师制管理实行分段坐班模式。每天分上、中、下三段,由管理班级的三位导师分别值勤。具体值勤时间分配可以由三位导师自行商定,提前一周报送学部主任,并张贴于班级课室内。导师在值勤时间内要处理班级突发事件,填写相关记录,将后续工作移交给相应管理类别的导师,并完成学校的相关工作等。这样,就能大幅度减轻传统班主任每天的坐班压力。
3. 新型关系,让师生距离更接近
双向选择,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每班的三位导师分别直接辅导班上的学生,在学生个体思想动态、学习状况追踪、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新年级组建后,“导师—学生”关系分配由教导处根据男女生比例进行直接分配。一个月后,在师生双方有一定了解后,由学生与导师进行双向自由选择,再确定师生关系分配名单。
全员育人,学生受到足够重视。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制度下,班主任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一般情况是比较活跃或突出的学生容易受到关注,而较为内敛、不善表达的学生人数较多,他们一般较难受到教师的关注。导师制下,所有学生都拥有一位与自己直接对接的导师,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对接导师得到全面充分的思想引领、情绪疏导、生活帮助和学习辅导,避免了被忽视的情况,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导师制为学校教育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个个是重点”提供了保障。由于导师对每位学生的关心和思想上的沟通,使学生得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特别是部分较难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逐渐建立自信,逐渐树立学习自信心,重新唤起学习兴趣。
师生平等,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并非以“高姿态”与学生沟通,而是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导师避免使用简单的教育方式,以全面掌握学生个性化特征为基础,建立起“倾诉和倾听”的良好关系,取代传统的“提要求,作评价”模式。这样一来,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就能得到很好的维护,从而改善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强化,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都会逐渐形成互相促进、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也能促进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辅导延伸,体现“教育生活化”。导师通过日常谈话、家访等形式,跟踪所属学生的学习、品行、身体成长等状况,并在人生规划、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更细化的指导,及时和其他导师与家长分享沟通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学生每周阅读并填写“幸福成长记录本”,记录自己每周的生活体验,如自我剖析、发展方向、个人需求(希望獲得的辅导与帮助)、幸福指数、自我小结、一周生活概况等。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反馈及时与学生交流,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同时,将导师制活动与家校沟通相结合,把导师制工作延伸到寒暑假,要求每个导师在假期至少与每位学生及其家长沟通两次,建立学生 QQ 群或微信群,定期上传作业并在线批阅、交流。开学后,每一位导师都要组织组内学生开假期生活总结会。
三、思考和展望
导师制在体现专业指导优势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暴露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高素质的导师队伍,缺乏专业的德育方法,导师分配制度不合理,导师间因欠缺配合而出现管理不同步、低效、无序甚至意见分歧等情况。为不断优化导师制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反思。
1. 导师工作制度化
学校应制定一套更完善的导师工作制度,如“导师工作指南”“导师工作考核办法”等,编印“导师工作手册”“心语交流卡”,规范沟通记录制度、家访联络制度、谈心辅导制度、汇报制度、个案分析制度、导师考核制度,使相关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
2. 提升导师专业素养
学校应引领教师成长为优秀导师,使他们“善导”“乐导”,这对发展和完善导师制非常关键。首先,应从教育理念上引领教师提升职业理想。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校本讲堂、德育研讨会等方式对导师进行培训。每年举行德育研讨会和导师经验分享会;聘请校外的专业团体为学校量身定制“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方案,为学校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的导师。学校还可以陆续选派导师到浙江、上海、北京等导师制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
3. 建立导师考核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导师之星”评选制度,对获奖的导师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激励导师积极承担导师工作并认真履职,充分发挥导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的顺利实施,不仅能使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育人的责任担当和教育智慧,而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思考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使教育活动充满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柳冰. 从牛津大学导师制看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15(05): 124-127.
[2]方艳芬,李嘉雯. 从细节管理窥探高职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方法[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5): 119.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走班制’的实施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201544225)成果之一。
一、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呈现不足
1.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责任失衡
我國中小学现行的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是班主任制,是由学校按照标准选择一名教师负责对某一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精神等进行管理、教育,并由该教师负责协调该班全体任课教师,共同管理学生行为、指导学生生活的制度。
一般认为,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任教师负责传授学科知识。对于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管理,大部分科任教师持“费力不讨好”的态度,有的教师无法高效维持课堂纪律,有的甚至需要班主任出面干预才能正常授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部分教师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的培养。
2. 班主任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科任教师往往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管理工作,这种“只管教不管导”的现象额外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班主任因为精力有限,无法全面顾及班级的所有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师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和职责产生畏难情绪,班主任也对教学任务和指导责任两者关系孰轻孰重产生迷茫。
在多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形成抵触心理,即便担任班主任后也很容易感到疲惫,缺乏回馈感。为此,不少学校硬性地将“班主任经历”和“职称评定”挂钩,很多资历较轻的年轻教师也成了该规定的主要实施对象。如果班主任以疲惫、厌倦的态度和心情面对学生,则会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并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提高德育管理效率,推行全员育人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导师制”德育管理模式
随着国家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行,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中学已率先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2018年起广东省也开始全面推行走班制教学管理制度。选课必须走班,走班产生导师制。新高考制度扩大了学生的考试选择权,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行政班里学习,而走班制的出现,使得学生得到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和空间。走班制的进一步推广将会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更多学生管理的创新和探索,而导师制的践行则是其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为适应高考改革新方案,提前探索“走班”教学管理制度,自2014学年起,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就已经开始试行部分年级的导师制,对学校更加有效地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向大学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产生积极作用。尤其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实施全员育人模式减轻了传统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德育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1. 角色分工,让管理责任更明确
学校在试行导师制的年级中取消传统的班主任编制,由三位科任教师共同承担一个班级的管理事务。班级管理事务分为“学习管理(A)”“纪律品行管理(B)”“文体管理(C)”三个类别,由三位教师各任其中一项管理工作。同时,每位教师担任班上三分之一学生的导师,在学习、思想品行、人生规划、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更细化的指导。原班主任待遇由三位导师平均享受,学校亦承认导师的班主任年限。如此,就较好地破解班主任独自应付多个学科管理的困局,从而有利于班主任利用更充足的时间去解决学生出现的情绪问题,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2. 分段管理,让坐班时间更灵活
导师制管理实行分段坐班模式。每天分上、中、下三段,由管理班级的三位导师分别值勤。具体值勤时间分配可以由三位导师自行商定,提前一周报送学部主任,并张贴于班级课室内。导师在值勤时间内要处理班级突发事件,填写相关记录,将后续工作移交给相应管理类别的导师,并完成学校的相关工作等。这样,就能大幅度减轻传统班主任每天的坐班压力。
3. 新型关系,让师生距离更接近
双向选择,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每班的三位导师分别直接辅导班上的学生,在学生个体思想动态、学习状况追踪、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新年级组建后,“导师—学生”关系分配由教导处根据男女生比例进行直接分配。一个月后,在师生双方有一定了解后,由学生与导师进行双向自由选择,再确定师生关系分配名单。
全员育人,学生受到足够重视。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制度下,班主任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一般情况是比较活跃或突出的学生容易受到关注,而较为内敛、不善表达的学生人数较多,他们一般较难受到教师的关注。导师制下,所有学生都拥有一位与自己直接对接的导师,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对接导师得到全面充分的思想引领、情绪疏导、生活帮助和学习辅导,避免了被忽视的情况,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导师制为学校教育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个个是重点”提供了保障。由于导师对每位学生的关心和思想上的沟通,使学生得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特别是部分较难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逐渐建立自信,逐渐树立学习自信心,重新唤起学习兴趣。
师生平等,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并非以“高姿态”与学生沟通,而是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导师避免使用简单的教育方式,以全面掌握学生个性化特征为基础,建立起“倾诉和倾听”的良好关系,取代传统的“提要求,作评价”模式。这样一来,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就能得到很好的维护,从而改善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强化,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都会逐渐形成互相促进、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也能促进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辅导延伸,体现“教育生活化”。导师通过日常谈话、家访等形式,跟踪所属学生的学习、品行、身体成长等状况,并在人生规划、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更细化的指导,及时和其他导师与家长分享沟通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学生每周阅读并填写“幸福成长记录本”,记录自己每周的生活体验,如自我剖析、发展方向、个人需求(希望獲得的辅导与帮助)、幸福指数、自我小结、一周生活概况等。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反馈及时与学生交流,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同时,将导师制活动与家校沟通相结合,把导师制工作延伸到寒暑假,要求每个导师在假期至少与每位学生及其家长沟通两次,建立学生 QQ 群或微信群,定期上传作业并在线批阅、交流。开学后,每一位导师都要组织组内学生开假期生活总结会。
三、思考和展望
导师制在体现专业指导优势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暴露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高素质的导师队伍,缺乏专业的德育方法,导师分配制度不合理,导师间因欠缺配合而出现管理不同步、低效、无序甚至意见分歧等情况。为不断优化导师制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反思。
1. 导师工作制度化
学校应制定一套更完善的导师工作制度,如“导师工作指南”“导师工作考核办法”等,编印“导师工作手册”“心语交流卡”,规范沟通记录制度、家访联络制度、谈心辅导制度、汇报制度、个案分析制度、导师考核制度,使相关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
2. 提升导师专业素养
学校应引领教师成长为优秀导师,使他们“善导”“乐导”,这对发展和完善导师制非常关键。首先,应从教育理念上引领教师提升职业理想。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校本讲堂、德育研讨会等方式对导师进行培训。每年举行德育研讨会和导师经验分享会;聘请校外的专业团体为学校量身定制“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方案,为学校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的导师。学校还可以陆续选派导师到浙江、上海、北京等导师制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
3. 建立导师考核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导师之星”评选制度,对获奖的导师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激励导师积极承担导师工作并认真履职,充分发挥导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的顺利实施,不仅能使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育人的责任担当和教育智慧,而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思考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使教育活动充满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柳冰. 从牛津大学导师制看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15(05): 124-127.
[2]方艳芬,李嘉雯. 从细节管理窥探高职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方法[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5): 119.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走班制’的实施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20154422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