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与爱国情怀的培育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全国各高校正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活动,在实践中探求适应本专业的思想政治育人创新方式.本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英汉语言对比》课程为例,通过实践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文化底蕴.此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在教学的多个环节穿插思政育人教学点的方式,鼓励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和创新思考,通过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与教学成果探寻创新教育、爱国教育和语言类专业课程结合的新教学方式.
其他文献
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因素,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整理了信息素养概念和当前高职学生现状,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英语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方法和途径.
翻译能力是英语学习者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翻译不仅仅是词汇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原语言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本文主要谈论词汇衔接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对分课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注重在教学课堂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将课堂时间平均分配给教师和学生,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在教学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公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对分课堂无疑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文章就对此展开系统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在教育方面的广泛应用也在日益凸显,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进度.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信息网络社会和学生们的需求.因此,应加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扬长避短,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的阐述,探讨了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路径,使信息网络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思
当前“大思政”战略下,高校各学科积极践行“课程思政”,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作为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一环,成为了我国外语专业实行“课程思政”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代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其地位不容忽视.本文在“课程思政”的框架下,对我国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下高校日语人才培养中跨文化交际层面的问题,并就如何改善教学模式,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出了建议.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达到陶冶情操、怡情养性、塑造人格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而思想工作是集齐思想、道德、心理于一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抓好思想工作与美育均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美育与大学生思想工作的相同之处,从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美育的融入和提升方式.
高职教育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教育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转变高职院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模式.以新能源汽车驱车点击与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典型问题,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广大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课程中的切入点,深挖德育教学案例,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的知识点中,发挥课程教学的双重育人功能.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对时代重任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与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有利于解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根本性问题.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着缺少实践、注重形式以及缺少价值引领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应遵循的规律以及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期,民航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在教学目标、教材、教师思想政治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民航英语主干课程之一《飞行英语阅读》为例,探索解决对策,使民航英语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为建设民航强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