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VS心理危机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感是不是人生存的必须?
  金钱是不是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在这场经济危机里,我们如何才能打好安全感的保卫战?
  
  金钱保障安全感?
  
  钱,学名货币,我们用来交换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以及服务的一般等价物。事实上,从钱出现的那一天起,它就伴随着漫长的社会演变,逐渐超越了它本身的角色,而变成了人类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尤其现代社会,我们几乎将它看成了实现成就、价值和自信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从这个角度讲,没有第二个物种会像人类这样,如此冒险地将安全感建立在虚幻的货币上。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在当今社会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跟钱有关系。也不怪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任何一个时代,创造价值都是被鼓励的行为,而不幸的是,这种“价值”慢慢被“财富”所代替,大家似乎认为只有创造钱才是创造价值。社会对钱的认知逐渐内化到每个人的思想中,让钱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甚至是对自己的评价。金钱不再仅仅象征着经济上的安全感、社会地位,同时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成为自信和自我价值的来源,也是一个社会人成功和满足的重要途径。当然,教育、职业或工作能力都会带给我们成功和满足感,但钱往往是具体和直接的,因此冲击力也更大。从某个角度,金钱成了推动每个人发挥能量和潜力的动机和动力。因此,在自由经济时代,全世界都对掌握财富的人士极力推崇甚至模仿。
  但是,经济危机却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这一切。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公司垮掉,国际保险公司破产,一夜之间金领沦为街头艺人,这一切都让我们的生存安全感受到严峻的挑战。原以为可以依靠的“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变化超出预期和想象,而我们只能被动接受,无力、惊恐和失控成为内心的主题。事实上,经济危机带来的最大威胁就是破坏了我们的主观控制感,让我们感受到受挫、焦虑、抑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无可奈何,这样,人类内心的安全体系就土崩瓦解了。
  
  如何恢复控制感?
  
  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依然有一些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控制感,让我们随着各种指数上下扑通的心脏略略安适。
  首先,我们可以从简化生活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这并不是要你放弃一切物质享受,而是建议你将自己的需求列一个清单,选择最重要的,或相对代价最低的优先满足。同时,减少信用卡的使用,要知道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就来自不负责任的超前消费。
  第二,寻找社会支持,在就业面临挑战,职位朝不保夕的时候,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来自家庭的温暖可以提供无条件的安全感,而家庭往往也是我们通过积极行动可以影响和把握的。此时,朋友也显得更为重要,知道自己不是孤独地面对这一切将有助于心理健康。
  第三,专注于你可以控制的方面。要知道,生活中某一方面控制感的丧失可能会泛化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某个领域控制感的提升也可以在整体上改善我们对生活的掌控能力。所以不妨多从事一些在你控制范围之内的事情,比如你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创造性活动以及能够发挥你技能的体育运动。研究表明,运动本身也能舒缓情绪。
  第四,学会接纳当前的困境。接纳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坐以待毙,恰恰相反,接纳让我们不再纠缠于不能改变的现实,停止祥林嫂式的“十万个为什么”,投入到制定有效的策略和积极行动之中。往往当我们投入行动之中,恐惧、焦虑和失控的感觉都会随之减轻,这也是“接纳和投入疗法”的核心思想。
  
  “不安全感”是好事?
  
  随着股指跳水、基金缩水甚至连不动产都在折价,很多人都损失惨重,苦不堪言。那么,这些损失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心态呢?
  在一个经典的心理研究中,参加者被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有两种选择:100%概率获得500美元的礼物,或者50%的概率获得价值1000美元的礼物。第二组同样有两个选择,要么100%概率的损失500美元,要么50%概率的损失1000美元。其实每组的两个选项客观上是等价的。但在第一组中,有84%的人选择了500美元的礼物,而第二组中却有70%的人选择了赌一把。
  从1979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卡尼曼的初次尝试到今天,类似的实验以不同的形式被不停地重复,结果惊人的一致。基于此,卡尼曼提出了蜚声国际的“前景理论”:(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大部分人都想确定得到,因为我们渴望安全和稳定。而面对损失时,我们却总抱着“也许不是我”的侥幸心理,宁可冒险也不愿意面对必然的损失。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即便如此,我们也常高估了好消息对我们的影响力而低估了我们对坏消息的适应能力。多项研究表明,那些曾经认为获得彩票头奖就能改变一生的人,在真的获得幸运之神的眷顾后,很快就会从狂喜回到现实;而遭遇车祸的倒霉蛋大部分也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恢复到之前的幸福感水平。想一想,你还记得一年前让你幸福满满或痛苦难眠的事情吗?
  为了让我们对目前的困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心理学家建议大家花几分钟完成下面的练习:第一步,把你目前面临的损失或困难写下来,比如“我被裁员了,失业了”;第二步,写下你能预期的最坏结果,比如“我可能会露宿街头”;第三步,评估最坏结果的可能性,用百分数标出。然后,再从最积极的信念出发,比如“市场会在不久后稳定下来,我能够找到好工作”,按照上面的过程写出最好的结果,同样为可能性评分。从这两张图中找出那些可能性比较大的结果。通过使用这样的清单,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眼前的问题,并抓住关键,而且也能缓解我们的焦虑。
  无疑,今日全球的经济动荡让很多人寝食难安。追求安全感固然是我们的基本需要,但是正如作家海伦·凯勒所说,“安全感几乎是一种迷信,它在自然界并不存在。”拥有绝对安全感的人早就被进化淘汰了,因为他们不能感知危险,对危险也没有记忆和准备。
  幸好,我们不是。我们在“不安全感”中不断前行。
其他文献
经济危机令我压力倍增    Q:经济危机搞得人心惶惶,公司里天天都传着裁员、减薪的风言风语。我工作两年了,还算出色,所以还没到被裁的地步。但是因为平常不注意理财,去年又盲目地把仅有的两万元储蓄投到了股市里,被套牢。现在,每天我也很为经济感到紧张。我现在特怕裁员的大刀砍到自己头上,我该如何调节心情,好好工作呢?  A:第一条:没有经济危机。确切地说,这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一种正常波动。任何事情都会有周期
期刊
我国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匹配,为解决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时产生的资金缺口问题,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城投公司发行城投债融资。但是城投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隐患,其信用风险逐渐凸显。本文试图从城投债信用风险来源出发,检视现行城投债法律规范体系的不足,为加强我国城投债信用风险防控提出法律建议。
  本文梳理了城投债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认为我国在城投债信用风险法律防控中存在城投公司法人治理不完善,缺乏风险的内部控制,城投债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不完善,偿债保障
今年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推动各地完善应急准备,增强应急救援的合力和效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促进提升现代化抗震救灾能力水平,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于5月14日在四川省雅安市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这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三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实兵检验性演习.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近7万同胞罹难,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有人居的地区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北京、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将近半个中国有震感.四川省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阿坝、北川、青川、都江堰等地受灾严重.汶川特大地震,成为每个中国人记忆中抹不去的一道伤痛,无数的声音让我们铭记至今:女主播播报新闻时的哽咽、伞兵惊天一跳时的“灾情就是命令”、默哀仪式结束后响彻天空的“中国加油”……
期刊
期刊
青年心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人遭遇到了降薪、调岗甚至是被辞退,这样的遭遇势必会影响到情绪,而有些人会把这些情绪带回家,导致整个家庭氛围受到破坏。  吴娟瑜:是的。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某个人在公司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家,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着火,看见自己家的猫,就狠狠地踢一脚;猫疼了,抓伤了妻子,妻子一生气,又把丈夫骂了一通……负面的情绪,在家庭里很容易形成链条
期刊
“当时的灰尘很大,让人喘不过气来,楼上的师生还在往下跑……教学楼门厅塌了,整个教学楼瞬间倒塌……一下子变得好安静……”映秀小学的苏校长说到这里,哽咽着难以继续.rn这是发生在汶川地震十周年时本刊赴汶川采访的一幕,转眼又是3年过去了.时光的流逝难以抚平烙在心底的伤痛痕迹,对汶川地震亲历者来说如此,对每一位华夏同胞来说亦如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赋予“5·12”这个特殊的日子另一重含义——代表着不能忘却,代表着重振
期刊
人类每每打开一扇窗,无不都是从爱心开始,一个人在替别人打开一扇窗时,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你要是到了南京长江大桥,你就会看到矗立在大桥上的许多很不一般的版画,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标语,甚至你还会看到《南京长江大桥干预计划之一:庄子镇静剂》、《大桥、南京、天下》等大型艺术作品展览。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我脑子闪现出的就是“心灵之窗”四个字。是的,这一幅幅画,一条条标语,既是被死神困扰着的
期刊
我们常因害怕承担后果而放弃选择,随波逐流。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一种选择都蕴藏着机遇,选择的结果其实靠自己塑造。    人生无处不选择。  电影《猜火车》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吗要做这些?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
期刊
大家认识他是因为《武林外传》里的酸秀才,那句“子曾经曰过”的名言透着文人的酸腐与单纯。现实生活中,这种文人式的单纯亦可以在喻恩泰身上找到:他因为读书太久而被当成留级生,因为顾及学业而放弃了很多戏约。  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喻恩泰告诉我们:错过亦获得,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它无穷的可能性,只要你心态坦然地去发掘。    错过不等于没有机会    《青年心理》:演员的学历普遍不高,更别提读到博士了。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