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丹红杨(美洲黑杨)×通辽1号杨(小叶杨)422个F1代无性系叶的形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杨树派间杂交群体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其叶形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机 构】
: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杨属派间杂种苗期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及新品种选育”(3157066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速生人工林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2017YFD06002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丹红杨(美洲黑杨)×通辽1号杨(小叶杨)422个F1代无性系叶的形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杨树派间杂交群体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其叶形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Yaxin-1241便携式叶面积仪结合手工测量的方式,对杂交子代当年扦插材料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和最大叶宽距叶尖长度等7个指标进行测量,计算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最大叶宽位置和叶缘因子,利用SPSS软件完成相关、通径、遗传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两亲本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9个指标差异显著,子代变异丰富且呈连续的正态分布。在10个叶形指标间45对相关关系中,36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累计解释80.19%的叶形变异,子代第一主成分的标准化值全部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有64.69%与父本分布在同侧,第二主成分则均匀分布在中亲值两侧。对于表征叶片大小的2个指标叶面积和叶柄长,多数子代小于中亲值且其均值更接近父本,而表征叶片形状的叶柄相对长和最大叶宽位置与之相反,其余指标接近中亲值。除叶长宽比、侧脉夹角以及叶缘因子外,子代叶形指标大多介于两亲本之间。[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叶形性状差异显著,杂交子代叶形性状存在丰富的连续性变异,且性状间关联紧密,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叶面积、叶柄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偏向性,杂交子代叶片形状与丹红杨更为接近,呈较强的母本效应,而叶片大小则表现出偏向父本小叶杨的遗传效应。30.09%子代的综合叶形指标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其他文献
节点位置信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基于RSSI(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的测距技术因其低成本和低复杂度的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中。
刘艺良先生,现任澳门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br> 刘艺良先生祖籍广东潮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刘艺良来到澳门,在陌生的环境下决心从零开始开创一番事业。七十年代末,随
流经阳泉市中心的桃河,把城市分割为南北两个条带,河道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垃圾乱倾。耕地乱垦,既严重影响防洪,又污染城市环境,通过按本文所提方案治理后,可以充分利用河道,既能使防
<正> 有袋类的自然历史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但对于有袋类也产于南、北美洲以及有袋类的多样性,恐怕有印象的人就不太多了。据Kirsch和Calaby,现生的有袋
今年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潮阳区谷饶镇新坡村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于是着手对厦深铁路汕头市潮阳区路段新坡遗址、后沟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1000
简要介绍了顶板走向和倾向高抽巷在贵石沟矿井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推广采用顶板走向高抽巷抽放上邻近层瓦斯,并提出了合理的巷道布置和抽放参数。
为了更好实现光学自由曲面的有效加工,根据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型技术原理,将工业机器人与气囊抛光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光学自由曲面加工的新方法。本文首先建立了机器人抛
文章提出了运用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主要用来求解旅行商问题(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TSP)。实验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本的蚁群算法容易陷入收敛停滞的缺点,且更容易发现更好性质的解。
针对体域网在医疗监护领域中能源有限、数据保存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安全低耗的路由策略SACR,实现有限能源传感器在网络中的能源高效利用。为保证传输数据安全性,使用基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