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高职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为了提高该校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以及施行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希望能探索出适合该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实用型 体育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行业对劳动从业者的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该校作为高职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在以市场需求设专业,以就业核心能力设课程的高职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高职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好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的互促关系,把握好体育教育工作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有利方面,使学生学有所用,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一代实用型职业人才。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新挑战,也是该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发展的好时机。应该适时引入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趁势构建一套符合该校教育特点,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
2 职业适应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含义
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础性体育教学模式上,结合学生的专业及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体育技能。这种体育技能包括职业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预防保健、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专业或行业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准备好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快适应从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该校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该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年限是2年,采用的是以教学行政班级进行的普通体育授课方式。主要是以基础性教学为主开展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基本上都是常规的一些体育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学生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学习和应用的体育技能。学校体育部没有能够依据本校培养学生的总体目标以及各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只是一味的、单一的灌输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教学内容。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日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的体育锻炼内容与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关联度越来
越低,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校体育课程革新滞后。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学生对体育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式选择的余地非常小,无论是上体育课程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他们都只能被动机械地完成老师教授的一些基本锻炼任务,体育教学方式的传统老套,使体育课堂变得毫无生趣、枯燥无味。除此之外,学校的医学课程是学生整个高职教育生涯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使用价值不高,学生们的用心程度也就自然会减少,以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应付式地完成一点健康促进任务。这样一来,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便成了一个空洞的形式,在提倡全面發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像这样的高职医学院校中体育丧失了在培养职业人才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4 构建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教育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而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体育教育最基础的目标是使学生强身健体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恩格斯说“职业劳动的分工,使一切受到它影响的人变成残疾,使一部分肌肉发达而其他部分肌肉萎缩”。因为分工的不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有的还会导致职业病变的产生。因此在高职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出具备职业体能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更何况,体育除提高受教育者的体能素质之外,还具有德育功能。很多的调查研究表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协作意识差、抗压能力不足等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单位等就业部门需求的主要原因。要做好一个社会职业人,对职业的态度和观念、职业品质素养的重要性往往要胜过职业技能。比如该校的针灸推拿专业、护理专业等这些技能型的服务专业,要想让在这些专业学习的未来职业人能够改变传统医疗理念,更加以“人”为本的为病患服务,这既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操作技能,还要有吃苦耐劳、热忱服务、对强烈的市场竞争而不轻易言败坚毅奋发的职业素养。而这些素养是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来锻炼、培养出来的。
要改变偏向于培养体育技能的教学模式,积极借鉴素质体育教学模式和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些理念,探索出适合该校实际情况的实用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发挥好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革新后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还能让整个教学变得富有新意、富有价值,进而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5 该校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施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要对授课的学生进行分类
根据各个运动项目所具备的独特锻炼属性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两个因素,把学校里所有的体育授体进行一个分类。必要的情况下,可请就业部门对各专业的就业趋势、岗位特点等情况做出分析,从而进一步由体育部来结合体育项目的锻炼特性做出合适的授课群体分划。如有学者,就按未来岗位的特征大致分为三类,即“伏案型”、“站立型”、“移动型”。只有了解清楚未来岗位特点,才可能安排出适合分类群体科学合理的教学,同样,合理的授课群体分类有利于教学对象相对集中,可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职业实用性。才能有效地实行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实用教学的目的,针对性地培养出未来职业人才。 5.2 教学的内容要具有实用价值
5.2.1 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要有所帮助。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会需要条件来开展适合的教学。应加以选择和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学校各专业群体的校本课程,并进一步研发出体育校本教材,提供给新教学模式的施行使用。
5.2.2 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医体结合”的特色理念,真正实现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构想。其实“医体结合”在医学和体育这两个学术界早有大量的研究理论,比如,在中医养生、推拿、骨伤康复治疗、肢体器官功能锻炼等很多医疗过程中,就有很多运动生理学知识和人体运动参与到其中。
5.2.3 教学内容的动作结构要与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操作技能相类似。如:中医学、针灸推拿等专业,可以选择性地安排八段锦、太极拳、中长跑、五禽戏等项目来教学。
5.2.4 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业中预防职业疾病、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5.3 教学时间要做到合理安排
该校属公办高职高专学校,各专业学制均为3年,按规定医学类学生必须修满1年的医院教学实习,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由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不论是课程安排还是课外活动的时间相应其他高职院校都是十分紧张的。故此,要精确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授课时间,尽量把学生将来所需的体育能力培养好,使之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
5.4 要制定阶段性的培养目标
第一学期主要作基础体能素质锻炼的一些安排,培养、建立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意识和医体结合理念。第二、三学期开始选项参与4到6个适合本专业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项目,让学生熟悉相应项目的运动功效、运用的劳动环境、社會需求等,并能掌握相应选项的运动技能。第四学期,主要培养学生是在习得一定本专业职业技能的背景下,能自觉锻炼职业身体素质,巩固加强之前所学的运动技能。并且在最后这种总结性学习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相互协作指导,深入理解“医学为健康,体育为健康”的共同奋斗目标。为培养创新型医疗人才打下基础。
5.5 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
想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教师的技能就得“专而全”。该校体育工作现在正处于一个面临革新的好时机,应该把握机会,加强教师的培养。教师是整个教学模式实施的核心主体,如果高职学校缺少具备能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教学的教师,或是教师不能认识到实用型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对施行新的教学模式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乔伊斯.教学模式[M].荆建华(译者),宋富钢(译者),花清亮(译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杜凤鸣,李小玲,张亚飞.素质拓展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8).
[4]吕新.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道德的养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6).
[5]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4-75.
关键词:职业实用型 体育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行业对劳动从业者的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该校作为高职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在以市场需求设专业,以就业核心能力设课程的高职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高职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好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的互促关系,把握好体育教育工作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有利方面,使学生学有所用,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一代实用型职业人才。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新挑战,也是该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发展的好时机。应该适时引入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趁势构建一套符合该校教育特点,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
2 职业适应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含义
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础性体育教学模式上,结合学生的专业及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体育技能。这种体育技能包括职业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预防保健、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专业或行业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准备好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快适应从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该校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该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年限是2年,采用的是以教学行政班级进行的普通体育授课方式。主要是以基础性教学为主开展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基本上都是常规的一些体育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学生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学习和应用的体育技能。学校体育部没有能够依据本校培养学生的总体目标以及各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只是一味的、单一的灌输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教学内容。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日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的体育锻炼内容与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关联度越来
越低,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校体育课程革新滞后。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学生对体育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式选择的余地非常小,无论是上体育课程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他们都只能被动机械地完成老师教授的一些基本锻炼任务,体育教学方式的传统老套,使体育课堂变得毫无生趣、枯燥无味。除此之外,学校的医学课程是学生整个高职教育生涯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使用价值不高,学生们的用心程度也就自然会减少,以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应付式地完成一点健康促进任务。这样一来,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便成了一个空洞的形式,在提倡全面發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像这样的高职医学院校中体育丧失了在培养职业人才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4 构建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教育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而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体育教育最基础的目标是使学生强身健体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恩格斯说“职业劳动的分工,使一切受到它影响的人变成残疾,使一部分肌肉发达而其他部分肌肉萎缩”。因为分工的不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有的还会导致职业病变的产生。因此在高职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出具备职业体能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更何况,体育除提高受教育者的体能素质之外,还具有德育功能。很多的调查研究表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协作意识差、抗压能力不足等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单位等就业部门需求的主要原因。要做好一个社会职业人,对职业的态度和观念、职业品质素养的重要性往往要胜过职业技能。比如该校的针灸推拿专业、护理专业等这些技能型的服务专业,要想让在这些专业学习的未来职业人能够改变传统医疗理念,更加以“人”为本的为病患服务,这既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操作技能,还要有吃苦耐劳、热忱服务、对强烈的市场竞争而不轻易言败坚毅奋发的职业素养。而这些素养是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来锻炼、培养出来的。
要改变偏向于培养体育技能的教学模式,积极借鉴素质体育教学模式和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些理念,探索出适合该校实际情况的实用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发挥好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革新后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还能让整个教学变得富有新意、富有价值,进而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5 该校实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施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要对授课的学生进行分类
根据各个运动项目所具备的独特锻炼属性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两个因素,把学校里所有的体育授体进行一个分类。必要的情况下,可请就业部门对各专业的就业趋势、岗位特点等情况做出分析,从而进一步由体育部来结合体育项目的锻炼特性做出合适的授课群体分划。如有学者,就按未来岗位的特征大致分为三类,即“伏案型”、“站立型”、“移动型”。只有了解清楚未来岗位特点,才可能安排出适合分类群体科学合理的教学,同样,合理的授课群体分类有利于教学对象相对集中,可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职业实用性。才能有效地实行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实用教学的目的,针对性地培养出未来职业人才。 5.2 教学的内容要具有实用价值
5.2.1 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要有所帮助。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会需要条件来开展适合的教学。应加以选择和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学校各专业群体的校本课程,并进一步研发出体育校本教材,提供给新教学模式的施行使用。
5.2.2 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医体结合”的特色理念,真正实现职业实用型体育教学构想。其实“医体结合”在医学和体育这两个学术界早有大量的研究理论,比如,在中医养生、推拿、骨伤康复治疗、肢体器官功能锻炼等很多医疗过程中,就有很多运动生理学知识和人体运动参与到其中。
5.2.3 教学内容的动作结构要与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操作技能相类似。如:中医学、针灸推拿等专业,可以选择性地安排八段锦、太极拳、中长跑、五禽戏等项目来教学。
5.2.4 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业中预防职业疾病、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5.3 教学时间要做到合理安排
该校属公办高职高专学校,各专业学制均为3年,按规定医学类学生必须修满1年的医院教学实习,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由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不论是课程安排还是课外活动的时间相应其他高职院校都是十分紧张的。故此,要精确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授课时间,尽量把学生将来所需的体育能力培养好,使之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
5.4 要制定阶段性的培养目标
第一学期主要作基础体能素质锻炼的一些安排,培养、建立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意识和医体结合理念。第二、三学期开始选项参与4到6个适合本专业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项目,让学生熟悉相应项目的运动功效、运用的劳动环境、社會需求等,并能掌握相应选项的运动技能。第四学期,主要培养学生是在习得一定本专业职业技能的背景下,能自觉锻炼职业身体素质,巩固加强之前所学的运动技能。并且在最后这种总结性学习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相互协作指导,深入理解“医学为健康,体育为健康”的共同奋斗目标。为培养创新型医疗人才打下基础。
5.5 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
想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教师的技能就得“专而全”。该校体育工作现在正处于一个面临革新的好时机,应该把握机会,加强教师的培养。教师是整个教学模式实施的核心主体,如果高职学校缺少具备能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教学的教师,或是教师不能认识到实用型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对施行新的教学模式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乔伊斯.教学模式[M].荆建华(译者),宋富钢(译者),花清亮(译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杜凤鸣,李小玲,张亚飞.素质拓展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8).
[4]吕新.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道德的养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6).
[5]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