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擎的苯断推进,很多思想品德教师正在努力探索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几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否则会适得其反,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放有余。控制不足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有的教师就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当起了“观众”,结果沦为“放羊式”教学。其实,教学是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道德修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而且是在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取决于把舞台交给学生,还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实现要经历三个基本过程:学生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动过程,学生积极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实现着主体性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构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过程,认真研究这些过程的基本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和发展。
二、满堂提问。限制思维
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多参加活动、多大胆发言,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就是教学的民主。因此,他们常用琐碎的提问牵引学生的思路,造成热热闹闹的“满堂问”的局面,实际上却忽略了提问和发言的质量,也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上,许多学生因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而没有机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恫题或不明白的问题,反复被提问的学生感觉很累,一些学生由于很少有机会回答问题而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的提问以回忆的内容为主,而高级的提问可以是理解式的、分析式的、评价式的、综合拓展式的等。
三、盲目分组。抑制个性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客观学习内容。常常很随意地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认为只有采取分组恬动,才是新型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以下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学生表演,多名学生观看;先做完的学生随意玩,不守纪律,而后动手的学生手忙脚乱,不得安宁。这种盲目的分组,非但不能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初衷,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助长了学生不良习惯的滋生。
笔者认为,通常适于分组的学习对象应具备下列几个主要特点:学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难度较大,一个人难以解决;学习任务可以分解为操作性较强、创意空间较大的几个部分;需要相互交流与讨论、相互激励与启发的学习活动等。对于具备以上几种特点的学习对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空间。在分组活动前,教师要确定组员,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和平时成绩等因素。另外,还应做好组织工作,明确组长及其职责,保证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四、误用竞赛。挫伤热情
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采用比赛的形式,即由教师提问,或由一名主持人出题,其他学生抢答,最后根据各人得分隋况确定优胜者。然而,每次的优胜者往往集中在班级中几个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身上。如果说这种教学活动最初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话,那么总是以少数人获胜为结果的竞赛活动会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这种教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会使许多学生失去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是不是在课堂上就不能用竞赛的方式呢?问题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处理比赛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将比赛形式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将失败归结为某一个体的不足;也可以将比赛、竞争建立在自我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这样就会让竞争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了鼓励那些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可多设一些奖项,如普通话标准、书写工整、发言有新意、表现有勇气等,从而保护孩子们心中的那份自信,让更多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滥用课件。华而不实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那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必须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多用。因此,他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将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花费很大气力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通过电脑课件中的一个卡通人物去说明。这些用课件取代一切常规教学的手段,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教师的基本功得不到展示,很多直接、鲜活的视觉感受学生难以体验。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该教学内容能不能用,应该在哪个环节使用;其次要考虑课件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要求。另外,还应注意教学课件的科学性、艺术性。这都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索。
一、开放有余。控制不足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有的教师就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当起了“观众”,结果沦为“放羊式”教学。其实,教学是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道德修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而且是在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取决于把舞台交给学生,还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实现要经历三个基本过程:学生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动过程,学生积极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实现着主体性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构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过程,认真研究这些过程的基本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和发展。
二、满堂提问。限制思维
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多参加活动、多大胆发言,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就是教学的民主。因此,他们常用琐碎的提问牵引学生的思路,造成热热闹闹的“满堂问”的局面,实际上却忽略了提问和发言的质量,也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上,许多学生因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而没有机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恫题或不明白的问题,反复被提问的学生感觉很累,一些学生由于很少有机会回答问题而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的提问以回忆的内容为主,而高级的提问可以是理解式的、分析式的、评价式的、综合拓展式的等。
三、盲目分组。抑制个性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客观学习内容。常常很随意地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认为只有采取分组恬动,才是新型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以下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学生表演,多名学生观看;先做完的学生随意玩,不守纪律,而后动手的学生手忙脚乱,不得安宁。这种盲目的分组,非但不能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初衷,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助长了学生不良习惯的滋生。
笔者认为,通常适于分组的学习对象应具备下列几个主要特点:学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难度较大,一个人难以解决;学习任务可以分解为操作性较强、创意空间较大的几个部分;需要相互交流与讨论、相互激励与启发的学习活动等。对于具备以上几种特点的学习对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空间。在分组活动前,教师要确定组员,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和平时成绩等因素。另外,还应做好组织工作,明确组长及其职责,保证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四、误用竞赛。挫伤热情
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采用比赛的形式,即由教师提问,或由一名主持人出题,其他学生抢答,最后根据各人得分隋况确定优胜者。然而,每次的优胜者往往集中在班级中几个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身上。如果说这种教学活动最初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话,那么总是以少数人获胜为结果的竞赛活动会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这种教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会使许多学生失去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是不是在课堂上就不能用竞赛的方式呢?问题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处理比赛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将比赛形式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将失败归结为某一个体的不足;也可以将比赛、竞争建立在自我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这样就会让竞争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了鼓励那些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可多设一些奖项,如普通话标准、书写工整、发言有新意、表现有勇气等,从而保护孩子们心中的那份自信,让更多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滥用课件。华而不实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那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必须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多用。因此,他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将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花费很大气力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通过电脑课件中的一个卡通人物去说明。这些用课件取代一切常规教学的手段,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教师的基本功得不到展示,很多直接、鲜活的视觉感受学生难以体验。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该教学内容能不能用,应该在哪个环节使用;其次要考虑课件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要求。另外,还应注意教学课件的科学性、艺术性。这都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