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许多小型拍卖会上的艺术品都是来自于大型拍卖会,但有的成交价甚至超过了大型拍卖会。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把握其中哪些机会,并要警惕哪些风险呢?
2010年各大拍卖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虽然还没有拉开帷幕,但是小型拍卖会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小型拍卖会上的艺术品都是来自于大型拍卖会,而且成交价甚至超过了大型拍卖会,而这并非今年的先例。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把握其中哪些机会,并要警惕哪些风险呢?
瓷器拍卖现“黑马”
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素三彩花果暗刻龙纹盘,估价40万~6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28.8万元,成为了瓷器部分成交价最高的拍品。而在上一期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也有一款清康熙素三彩拍品——素三彩花蝶暗刻龙纹碗,成交价虽然也位居当时瓷器部门的第一位,但成交价却只有98.56万元。之所以此次拍卖的这件瓷器能够突破百万元,其中还有不少的故事。
素三彩创烧于明代,景德镇烧制,正德时期已极为精致,至清康熙年间则大为盛行。它的制作工艺与唐三彩、宋三彩十分相似,只是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以往的陶胎。釉色主要有黄、绿、紫三色,因不用红色,故称为“素三彩”。康熙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素三彩制作最繁荣的时代。这不仅表现在器物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此件瓷器在划有纤细云龙纹的图案上绘制花果,然后再罩低温透明釉二次烧成的品种始于康熙朝。这种器皿多为官窑器,制作甚是精美。此盘形制极为规整,刻纹精细绝伦,彩绘果实生动,色彩对比强烈,款识书写洒脱,具有康熙朝典型官造气质,可谓官窑瓷之佳作。除了瓷器本身的精美之外,它还有一个身价不菲的“双胞胎”,其就是被收录在1996年由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出版的《鸿禧集珍》中。
提起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以及其创办的鸿禧美术馆,在业界可谓是如雷贯耳,特别是目前拍卖市场上许多能够拍出高价的瓷器,都在这个基金会中有“双胞胎”。200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出2000多万元的清乾隆外粉青酱釉地描金银莲纹粉彩镂空六角套瓶,原本为一对。除了拍卖的这件之外,另外一只在1988年5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70万港元,被鸿禧美术馆购藏。2006年在苏富比秋拍拍出1.5亿港元的,清乾隆珐琅彩桃柳争春双燕图碗,据说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和台北鸿禧美术馆各有一件。
其实,综观近年来拍出高价的一些瓷器,许多投资者都是冲着其“双胞胎”而去的。2008年在北京保利拍出190多万元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壮罐,目前已知仅有五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大卫德基金会、美国佛瑞尔美术馆等。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要关注拍卖图录上介绍的信息之外,还要学会多收集资料,寻找自己的藏品是否有“双胞胎”,这无疑可以大大提升其市场价值。
书画精品屡“倒流”
除了瓷器之外,在四季拍卖会上的另外一个主角就是书画。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书画拍品中,精品屡屡出现“倒流”,即原本出现在大型拍卖会上的精品书画,现在却出现在四季拍卖会上,而且价格拍得比当初的大型拍卖会上还要高。
在今年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冯超然的《仿唐寅山水》立轴,成交价为80640元。这件拍品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是在2009年北京的一场大型春拍中,当时的成交价为72800元,而在2006年西泠印社的秋拍中,其成交价为49500元。在今年北京保利的小拍中,齐白石的《翎毛畜兽册》册页,成交价为112万元,而在2005年北京保利秋季大型拍卖会上,其成交价为82.5万元,再提前至2004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其成交价只有15.4万元。
综观这些能够拍出天价的书画作品,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曾经接受过大型拍卖会的考验,这无疑使得投资者对于其品质有了认可,这一点其实在业界成为了一个共识。在今年北京匡时春季大型拍卖会上,将推出一幅谢稚柳《东坡居士像》,其题识为:北宋人乔仲常有後赤壁图,予因效其写东坡居士。丁亥岁暮。稚柳居士记。在近现代书画赝品困扰投资者的尴尬局面中,权威的出版无疑显得更加重要,这幅作品就曾被1948年《美术年鉴》中收录。更有意思的是,这幅作品在2008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以33.6万元成交,但仅仅过了不到7个月,这幅作品就出现在了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会上,成交价为59.36万元。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之所以会出现大拍精品频频出现在小拍,主要的还是因为一些投资者因为资金周转的需要,来不及到下一次大拍中露面,只能通过小拍出手。而一些初涉艺术品投资的藏家,则想在小拍中试试身手,一看到著录清晰且被市场认可的书画作品,自然能够被拍出高价。
有机会也有风险
虽然,在小拍上似乎能拍出一些比大拍中更高的价钱,但是其中的风险也是值得警惕的。在今年北京保利的拍卖会上,一件铜象耳尊,估价20000~30000元,成交价为89600元。此尊器型古朴周正,包浆自然,宝光外现。“十二楼”应为当时官宦人家或富人自用的款识,也称“私款”。这种私款器物往往用料讲究且铸造精细,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通过查询,我们可以看到其在2009年秋拍时的价钱达到了17.25万港元。其中的投资损失,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
另外一个容易引起投资者误解的就是在四季拍卖会上,一些估价非常低的拍品,往往能够拍出天价,很容易引起买家的跟风,但仔细搜索一下相关拍卖记录,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低估价很多是“人为”的。像此次拍卖的一件铜三足香炉,估价8000~12000元,成交价为95200元,香炉唇口微侈、柬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双蚰龙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炉光素无纹,包浆清润,皮色古朴自然为枣皮红。底款篆书“玉堂珍玩”四字,字体规正,篆如铁线。“玉堂”相传为严东楼的字号,严东楼乃严嵩之子所建,为不可多得的私款佳器。配底座为整块乌木,包浆自然清润,线条层次清晰分明,下承三足,与炉相配更添古韵之美。文震亨著《长物志》器物篇有这样的记录:明炉炉座以乌木为上,更显此炉弥足珍贵。这件香炉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在2008年西泠印社的秋拍中,当时的估价为15万~18万元,虽然当时没有成交,但也显示出此次8000-12000元的估价,明显有“做秀”之嫌。这种现象在书画拍卖中也有所显现,程十发的《玉宇澄清》立轴,估价8000-12000元,成交价为98560元,而其在2005年北京保利秋拍中的估价就达到了8万至10万元。
随着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之间的小型拍卖会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藏家来说,机会选择多的同时,必然会面对优劣的取舍。而且在一些小拍中,有关卖家对于藏家心理的研究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价格上的策略。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识别其中的风险,才能把握真正的投资机会。
2010年各大拍卖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虽然还没有拉开帷幕,但是小型拍卖会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小型拍卖会上的艺术品都是来自于大型拍卖会,而且成交价甚至超过了大型拍卖会,而这并非今年的先例。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把握其中哪些机会,并要警惕哪些风险呢?
瓷器拍卖现“黑马”
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素三彩花果暗刻龙纹盘,估价40万~6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28.8万元,成为了瓷器部分成交价最高的拍品。而在上一期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也有一款清康熙素三彩拍品——素三彩花蝶暗刻龙纹碗,成交价虽然也位居当时瓷器部门的第一位,但成交价却只有98.56万元。之所以此次拍卖的这件瓷器能够突破百万元,其中还有不少的故事。
素三彩创烧于明代,景德镇烧制,正德时期已极为精致,至清康熙年间则大为盛行。它的制作工艺与唐三彩、宋三彩十分相似,只是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以往的陶胎。釉色主要有黄、绿、紫三色,因不用红色,故称为“素三彩”。康熙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素三彩制作最繁荣的时代。这不仅表现在器物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此件瓷器在划有纤细云龙纹的图案上绘制花果,然后再罩低温透明釉二次烧成的品种始于康熙朝。这种器皿多为官窑器,制作甚是精美。此盘形制极为规整,刻纹精细绝伦,彩绘果实生动,色彩对比强烈,款识书写洒脱,具有康熙朝典型官造气质,可谓官窑瓷之佳作。除了瓷器本身的精美之外,它还有一个身价不菲的“双胞胎”,其就是被收录在1996年由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出版的《鸿禧集珍》中。
提起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以及其创办的鸿禧美术馆,在业界可谓是如雷贯耳,特别是目前拍卖市场上许多能够拍出高价的瓷器,都在这个基金会中有“双胞胎”。200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出2000多万元的清乾隆外粉青酱釉地描金银莲纹粉彩镂空六角套瓶,原本为一对。除了拍卖的这件之外,另外一只在1988年5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70万港元,被鸿禧美术馆购藏。2006年在苏富比秋拍拍出1.5亿港元的,清乾隆珐琅彩桃柳争春双燕图碗,据说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和台北鸿禧美术馆各有一件。
其实,综观近年来拍出高价的一些瓷器,许多投资者都是冲着其“双胞胎”而去的。2008年在北京保利拍出190多万元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壮罐,目前已知仅有五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大卫德基金会、美国佛瑞尔美术馆等。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要关注拍卖图录上介绍的信息之外,还要学会多收集资料,寻找自己的藏品是否有“双胞胎”,这无疑可以大大提升其市场价值。
书画精品屡“倒流”
除了瓷器之外,在四季拍卖会上的另外一个主角就是书画。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书画拍品中,精品屡屡出现“倒流”,即原本出现在大型拍卖会上的精品书画,现在却出现在四季拍卖会上,而且价格拍得比当初的大型拍卖会上还要高。
在今年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冯超然的《仿唐寅山水》立轴,成交价为80640元。这件拍品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是在2009年北京的一场大型春拍中,当时的成交价为72800元,而在2006年西泠印社的秋拍中,其成交价为49500元。在今年北京保利的小拍中,齐白石的《翎毛畜兽册》册页,成交价为112万元,而在2005年北京保利秋季大型拍卖会上,其成交价为82.5万元,再提前至2004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其成交价只有15.4万元。
综观这些能够拍出天价的书画作品,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曾经接受过大型拍卖会的考验,这无疑使得投资者对于其品质有了认可,这一点其实在业界成为了一个共识。在今年北京匡时春季大型拍卖会上,将推出一幅谢稚柳《东坡居士像》,其题识为:北宋人乔仲常有後赤壁图,予因效其写东坡居士。丁亥岁暮。稚柳居士记。在近现代书画赝品困扰投资者的尴尬局面中,权威的出版无疑显得更加重要,这幅作品就曾被1948年《美术年鉴》中收录。更有意思的是,这幅作品在2008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以33.6万元成交,但仅仅过了不到7个月,这幅作品就出现在了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会上,成交价为59.36万元。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之所以会出现大拍精品频频出现在小拍,主要的还是因为一些投资者因为资金周转的需要,来不及到下一次大拍中露面,只能通过小拍出手。而一些初涉艺术品投资的藏家,则想在小拍中试试身手,一看到著录清晰且被市场认可的书画作品,自然能够被拍出高价。
有机会也有风险
虽然,在小拍上似乎能拍出一些比大拍中更高的价钱,但是其中的风险也是值得警惕的。在今年北京保利的拍卖会上,一件铜象耳尊,估价20000~30000元,成交价为89600元。此尊器型古朴周正,包浆自然,宝光外现。“十二楼”应为当时官宦人家或富人自用的款识,也称“私款”。这种私款器物往往用料讲究且铸造精细,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通过查询,我们可以看到其在2009年秋拍时的价钱达到了17.25万港元。其中的投资损失,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
另外一个容易引起投资者误解的就是在四季拍卖会上,一些估价非常低的拍品,往往能够拍出天价,很容易引起买家的跟风,但仔细搜索一下相关拍卖记录,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低估价很多是“人为”的。像此次拍卖的一件铜三足香炉,估价8000~12000元,成交价为95200元,香炉唇口微侈、柬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双蚰龙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炉光素无纹,包浆清润,皮色古朴自然为枣皮红。底款篆书“玉堂珍玩”四字,字体规正,篆如铁线。“玉堂”相传为严东楼的字号,严东楼乃严嵩之子所建,为不可多得的私款佳器。配底座为整块乌木,包浆自然清润,线条层次清晰分明,下承三足,与炉相配更添古韵之美。文震亨著《长物志》器物篇有这样的记录:明炉炉座以乌木为上,更显此炉弥足珍贵。这件香炉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在2008年西泠印社的秋拍中,当时的估价为15万~18万元,虽然当时没有成交,但也显示出此次8000-12000元的估价,明显有“做秀”之嫌。这种现象在书画拍卖中也有所显现,程十发的《玉宇澄清》立轴,估价8000-12000元,成交价为98560元,而其在2005年北京保利秋拍中的估价就达到了8万至10万元。
随着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之间的小型拍卖会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藏家来说,机会选择多的同时,必然会面对优劣的取舍。而且在一些小拍中,有关卖家对于藏家心理的研究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价格上的策略。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识别其中的风险,才能把握真正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