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苹果iPad诞生以来,平板电脑给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冲击,“以PC为中心的时代将会结束”。在上述发展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平板电脑,以探索新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如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实际上,对于平板电脑,国际上一直在进行一对一教学应用的研究。研究表明,平板电脑在知识创建、思维训练、动手能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建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一些区域在近两年也开始了平板电脑进课堂的尝试。在北京,2010年9月,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率先和苹果(中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iPad用于未来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实验。2011年3月,NEC中国研究院与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就平板电脑教育应用研究项目开展交流合作,探索平板电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区县,包括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都在进行平板电脑进课堂的应用探索,其探索的规模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年级为单位,其设备管理模式也是多元化的,或厂家借用、或学校筹措、或家长支付。从全国来看,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建议一年级小学生统一购买苹果iPad平板电脑,以方便学生上语文读写课;在上海,在“电子书包”理念的驱动下,基于Intel 一对一解决方案、中国电信“电子书包”解决方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多所实验学校开展;在扬州、宁波等地,也正在开展相关的教学实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展平板电脑进课堂(含拟开展的)应用的学校有近百所。
研究表明,平板电脑进入课堂除了能够使课堂的交互性得到显著增强,使师生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以及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带来了以下变化:
1.网络化教材的研发使得平板电脑设备向着有效的学习设备方向发展。以创而新公司的网络化教材为例,经过对传统纸质教材及其相关资源的数字化深加工,数字化教科书呈现出智能化、立体化和互动化的特色(图1)。网络化教材不但原貌地呈现了纸质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出版单位可以分层级立体化地关联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使用的知识点资源、试题资源、扩展学习资源、有针对性的素材类资源,从而方便了教师的备课、上课,也满足了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学习能力对课程知识内容差异化学习需求的要求。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化教材阅读软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支持学生对网络化教材内容进行学习笔记、学习笔记分享、基于学习情境上下文需求的即时协作交互等。
图1 网络化教材
2.课堂教学模式向支持有效教学的方向变化。伴随平板电脑的教学应用探索,信息化教学应用面向主课堂、主课程的追求得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开始向着有效教学的方向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平板电脑,结合教学辅助系统,能随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并便捷地支持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随堂评价,确保学生百分百地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第二,通过平板电脑,结合教学辅助系统,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展形成性评价,并能够基于随堂的形成性评价调整教学策略,调控教学进度;第三,形成性评价的开展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诊断,有效地记录和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系统化地记录学生个体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从而便于建立全程化教学控制,实现从关注教学结果到关注教学过程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的集合与生成的及时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内隐的学习心理、不易直接观察的思维操作和显性反馈信息结合起来,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动态的学习表现。
上述功能在一些方案中得到了更加精细化的实现,如增加了学习档案功能,教师可随时了解包括听说次数报告在内的详细学习记录,方便对学生做形成性评价;通过平板电脑实现即时做答和答案收集统计,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全班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了同步练习与评价功能,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成绩,省去批阅作业、统计成绩的时间。同时,实现学生学业数据智能统计分析(图2)——由于系统资源库(习题、作业、考试资源等)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关性,使得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并据此出具学习建议,从而让教师轻松掌握每名学生学习情况的细节,实现个性化教学;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系统自动出具的学习建议,进行自主学习。
图2 数据智能统计分析
3.现实课堂开始向融合虚拟课堂的方向变化。伴随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的尝试,网络化教材、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等特征复合支撑下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现实课堂开始向融合虚拟课堂方向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交互活动过程及结果开始有效沉积在网络空间中,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支持;第二,课堂交互的知识容量开始向课前、课后及在线学习环境方向延展,学习活动不仅仅成为课堂讲授和知识传递的单纯教学活动,更能够演变为学生在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环境中进行知识探究和自主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线学习活动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一些解决方案除了供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练习外,还可以对学生在各个章节及单个知识点上的习题对错比率进行统计,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做教案,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或者手机终端实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基于平板电脑集成的多种功能,使用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构建出一个简约高效的课堂。该课堂受无线网络支持,从传统课堂迈入数字虚拟课堂,实现从环境(如设备、教室等)、资源(如书本、教案、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服务等)的全数字化。传统课堂的时空维度得以拓展,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核心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当前,平板电脑的课堂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要加强平板电脑设备在课堂教学应用支撑方面整体方案的完善与优化,为师生提供更加流畅的、高可用性的教与学的支撑环境;另一方面,要重视平板电脑进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设计研究,包括: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索,研究平板电脑教学应用中学科、学段及知识内容的差异性与适用性,研究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对学生生理、心理及健康的影响等。
平板电脑的课堂应用有可能改变先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形式上观摩和示范的境地,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够向“主课堂、主课程”常态化应用的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的平板电脑课堂应用,整体上还停留在发挥平板特色、带动课堂教与学模式的探索创新实践层面,在以平板电脑为载体,打通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课堂及课外学习这一核心教学主流程方面,仍然缺乏流程性、完整化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要加强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后有效教学应用的研究,加强各种力量支持下的协同行动研究。
受篇幅所限,参考文献略。本文受北京市项目“北京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和核心问题研究”项目的支持(PXM2011_014257_00000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
在中国,一些区域在近两年也开始了平板电脑进课堂的尝试。在北京,2010年9月,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率先和苹果(中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iPad用于未来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实验。2011年3月,NEC中国研究院与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就平板电脑教育应用研究项目开展交流合作,探索平板电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区县,包括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都在进行平板电脑进课堂的应用探索,其探索的规模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年级为单位,其设备管理模式也是多元化的,或厂家借用、或学校筹措、或家长支付。从全国来看,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建议一年级小学生统一购买苹果iPad平板电脑,以方便学生上语文读写课;在上海,在“电子书包”理念的驱动下,基于Intel 一对一解决方案、中国电信“电子书包”解决方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多所实验学校开展;在扬州、宁波等地,也正在开展相关的教学实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展平板电脑进课堂(含拟开展的)应用的学校有近百所。
研究表明,平板电脑进入课堂除了能够使课堂的交互性得到显著增强,使师生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以及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带来了以下变化:
1.网络化教材的研发使得平板电脑设备向着有效的学习设备方向发展。以创而新公司的网络化教材为例,经过对传统纸质教材及其相关资源的数字化深加工,数字化教科书呈现出智能化、立体化和互动化的特色(图1)。网络化教材不但原貌地呈现了纸质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出版单位可以分层级立体化地关联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使用的知识点资源、试题资源、扩展学习资源、有针对性的素材类资源,从而方便了教师的备课、上课,也满足了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学习能力对课程知识内容差异化学习需求的要求。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化教材阅读软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支持学生对网络化教材内容进行学习笔记、学习笔记分享、基于学习情境上下文需求的即时协作交互等。
图1 网络化教材
2.课堂教学模式向支持有效教学的方向变化。伴随平板电脑的教学应用探索,信息化教学应用面向主课堂、主课程的追求得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开始向着有效教学的方向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平板电脑,结合教学辅助系统,能随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并便捷地支持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随堂评价,确保学生百分百地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第二,通过平板电脑,结合教学辅助系统,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展形成性评价,并能够基于随堂的形成性评价调整教学策略,调控教学进度;第三,形成性评价的开展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诊断,有效地记录和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系统化地记录学生个体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从而便于建立全程化教学控制,实现从关注教学结果到关注教学过程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的集合与生成的及时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内隐的学习心理、不易直接观察的思维操作和显性反馈信息结合起来,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动态的学习表现。
上述功能在一些方案中得到了更加精细化的实现,如增加了学习档案功能,教师可随时了解包括听说次数报告在内的详细学习记录,方便对学生做形成性评价;通过平板电脑实现即时做答和答案收集统计,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全班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了同步练习与评价功能,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成绩,省去批阅作业、统计成绩的时间。同时,实现学生学业数据智能统计分析(图2)——由于系统资源库(习题、作业、考试资源等)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关性,使得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并据此出具学习建议,从而让教师轻松掌握每名学生学习情况的细节,实现个性化教学;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系统自动出具的学习建议,进行自主学习。
图2 数据智能统计分析
3.现实课堂开始向融合虚拟课堂的方向变化。伴随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的尝试,网络化教材、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等特征复合支撑下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现实课堂开始向融合虚拟课堂方向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交互活动过程及结果开始有效沉积在网络空间中,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支持;第二,课堂交互的知识容量开始向课前、课后及在线学习环境方向延展,学习活动不仅仅成为课堂讲授和知识传递的单纯教学活动,更能够演变为学生在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环境中进行知识探究和自主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线学习活动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一些解决方案除了供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练习外,还可以对学生在各个章节及单个知识点上的习题对错比率进行统计,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做教案,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或者手机终端实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基于平板电脑集成的多种功能,使用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构建出一个简约高效的课堂。该课堂受无线网络支持,从传统课堂迈入数字虚拟课堂,实现从环境(如设备、教室等)、资源(如书本、教案、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服务等)的全数字化。传统课堂的时空维度得以拓展,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核心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当前,平板电脑的课堂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要加强平板电脑设备在课堂教学应用支撑方面整体方案的完善与优化,为师生提供更加流畅的、高可用性的教与学的支撑环境;另一方面,要重视平板电脑进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设计研究,包括: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索,研究平板电脑教学应用中学科、学段及知识内容的差异性与适用性,研究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对学生生理、心理及健康的影响等。
平板电脑的课堂应用有可能改变先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形式上观摩和示范的境地,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够向“主课堂、主课程”常态化应用的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的平板电脑课堂应用,整体上还停留在发挥平板特色、带动课堂教与学模式的探索创新实践层面,在以平板电脑为载体,打通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课堂及课外学习这一核心教学主流程方面,仍然缺乏流程性、完整化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要加强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后有效教学应用的研究,加强各种力量支持下的协同行动研究。
受篇幅所限,参考文献略。本文受北京市项目“北京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和核心问题研究”项目的支持(PXM2011_014257_00000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