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 科学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千村示范、万村提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镇赉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方针,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全面部署抓实施、攻坚克难抓落实、各方协调抓推进,注重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注重认识提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大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镇赉县已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高认识,全力组织,全力推进。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已把新农村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各部门配合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二是制定规划。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县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按照全县总体规划,任务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层层抓落实。三是会议部署。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研究和部署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召开调度会、汇报会,开展大检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解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顺利推进。四是明确责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乡直干部和村干部包项目的办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协调一致,共同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广泛动员全县上下力量参与帮扶工作,县直部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都落实了包保帮扶责任,解决了包保帮扶工作任务不明、责任不清、力度不大的问题,形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
  2.注重经济建设,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实施了“农业富县”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了粮食生产大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县、畜牧业产业大县。在建设粮食生产大县上,做好兴水增粮的文章,组织实施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抗旱水源井、节水灌溉等一批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避灾抗灾能力,镇赉县被确定为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做好整地增粮的文章,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结合“引嫩入白”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又新开发水田100万亩。做好科技增粮文章,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深入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高效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了20.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县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新建有机食品基地1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4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进一步扩大烤烟种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1.5万亩,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整体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在建设畜牧业产业大县上,抓住全省畜牧业“三年攻坚战”的有利契机,突出抓了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牧业小区发展到132家。特别是加快了世界最大的飞鹤欧美国际牧场建设,购进乌拉圭优良品种奶牛5130头,这些奶牛在今年7月末已产奶。 “三个大县”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注重环境整洁,打造宜居优美村貌
  优美的农村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直接的一项惠民工程。工作中,坚持把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着超前规划、美观实用、尽力而为的原则,着力抓好村屯绿化、亮化、硬化和美化工作,全面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是建立了定期例会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2011年县委、县政府召开新农村建设调度会2次,县委主要领导检查听取各乡(镇)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并由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各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同时县里确定2011年9月份“白鹤节”召开期间为“环境整治月”,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县里每半年组织2次由县委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对各乡(镇)场自选的2~3个村进行全面的环境卫生检查,逐步逐年推进各地村屯环境整治工作,使全县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场都建立了环境卫生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重点开展了垃圾堆、柴草垛、粪肥堆的清理工作。目前全县农村有固定环卫人员180人,垃圾清运车31辆;驻镇村都招用了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全天清理工作机制,主要进行街路卫生清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制定规划和方案。按照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要求,完善了17个省级示范村和30个县级样板村的建设规划和村屯建设改造方案,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县141个村全面开展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的“四清、四改、两化”为内容的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局面。加强了省级示范村和“三线一环”上的村屯的村容村貌改造,特别是在2011年“白鹤节”期间,县里专门制定了旅游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通过大企业援建和扶贫帮扶,哈吐气乡宝山村、建平乡大五家子屯、镇赉镇马力屯都实行了统一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新农房。去年以来,全县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达3.3亿元,改造泥草房5412户,修村屯公路67.9公里;结合开展的“举县三年大造林”活动,全县141个行政村进行了主街和环屯林绿化,植树95万株;新建卫生厕所2000个,清理村屯生活垃圾、柴草垛、粪肥堆40万立方米。通过综合施策,全县村容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4.注重科学管理,营造文明民主风气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践中,镇赉县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三项制度”工作,完善健全村规民约,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重大事项经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决定,强化村务公开工作,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真正实现常公开、全公开、真公开和深公开。以深化和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实践载体,扎实开展了“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使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完善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及“一事一议”制度,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扶持农村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590个,提高了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平安乡村”7个,评树“四保户”3000户,改变了过去不良的生活陋习,新乡风、新村风正在形成,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5.注重资金投入,整合多方推进建设
  县委、县政府逐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重点发挥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和集体资金的作用,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县政府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切实加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将新农村办公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拨款10万元,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二是加大表彰奖励。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县政府拿出100万元对“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三是部门项目投入。发改、财政、扶贫、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都能够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新农村建设。据统计,今年共申报项目59个,计划投资4.1亿元,其中:基础类大项目3个,投资1.3亿元;生产类项目35个,投资1.6亿元,民生类项目4个,投资1.02亿元。省级示范村项目17个,投资680万元;四是企业参与建设。2010年5月份,协调大连毅腾公司为哈吐气乡宝山村捐助资金400万元,对两屯进行了整体合并,对88户泥草房进行新建,目前群众已搬入新居。现正在对新村配套设施进行规划建设。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协调白城丰盛米业有限公司投入300万元,对建平乡大五家子屯65户泥草房进行了异地重建,群众已经入住。今年,借助“一汽”集团帮扶外力,对镇赉镇新立村马力屯进行整体改造,建设“解放社区”。到现在“解放社区”住宅建设进展有序,在建住宅已达到20栋(40户),其中:已完成住宅主体并上瓦的6栋(12户),垒平口的9栋(18户),挖完地槽开建的5栋(10户)。今年年底,农户可以全部搬入新居;五是发动群众参与。今年坦途镇特立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双榆树屯实施了总投资500多万元的村屯整体改造项目,目前已筹集资金173万元,统一建设铁艺围墙2800米,栽种绿化树木1万棵,改造泥草房43户,安装路灯64盏,投资130万元的屯内水泥路和休闲广场在8月底全部完成建设;六是帮扶单位支持。去年以来,镇赉县积极对接省、市帮扶单位,争得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省民政厅、省社保局、中国人寿吉林分公司、省外事办、白城师范学院的领导,先后到所帮扶的示范村指导帮扶工作。省民政厅投入40万元,为宝山村建设了农村社区;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先后为谢台岗子村投入帮扶资金9.69万元,为该村安装饮用水净化设备一套,并给村小学微机室购买了5台电脑;省社会保险局为新力村提供了价值5万元的电脑10台;白城师范学院为英华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帮扶资金2万元。通过全社会的大力投入,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步顺利开展。
  虽然镇赉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上级要求及群众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把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已初见成效。我国企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技术、设备等优势,在非洲、拉美等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开发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今后农业“走出去”,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以外补内”、“以外促内”,抓住“两端”,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农业“走出去”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对缓解我
期刊
前郭县鑫泰养殖有限公司于2007年初成立。企业位于松原市西南,距市区20公里,距203国道线2公里,交通便利。场区三面水渠,一面鱼塘,形成了天然的防疫屏障,无污染,环境优越,是生态养殖的最佳场地。公司主营业务为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及销售。2008年被松原市政府认定为“松原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列为松原市种猪繁育中心,吉林省养猪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经理于涛同志2008年被评为松原市劳
期刊
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养牛能手孙桂珍是一位真正的创业女强人,因为从创业之初,她心中装着的就不只是自己的“小利益”,还装着乡亲们的“大利益”。  创业伊始,孙桂珍看准了养牛是能够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好途径。但在资金和场地面前,她犯了难。前思后想,她去请教了兴林村的老书记曹发。老书记告诉她:“只要你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带领兴林村的百姓富起来,我将为你提供一块废弃地作为养牛的场地!”老书记的支持与鼓励使
期刊
吉林省三星禽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公主岭市102线999公里处,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越。公司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拥有9栋鸡舍,现有员工3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人。公司现已形成一条龙连锁式服务,并先后被省级管理部门命名为4星级企业,多次被评为质量诚信单位。  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从北京峪口引进种鸡,购置孵化设备10多台,育雏器4台。在蛋鸡养殖方面,公司注重绿色、生态标准,饲料选用
期刊
国营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林场始建于1964年10月,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东与伊通镇相邻,西与二龙湖接壤,南靠东辽县,北至伊公公路,交通便利。总经营面积562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980公顷,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1500公顷。现有职工108人,其中管理人员10名、工程技术员8名(工程师以上5名)、护林员16名。场内设7个办公室。  2010年,场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本着团结、务实、发展的
期刊
大安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于2005年5月破土动工,2006年10月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新建成的大安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位于大安市城南近郊,远离喧嚣的城市,毗邻长白公路,公交专线经过门前。院区占地30000平方米,主建筑“益寿楼”(高3层)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整体布局与周围村落、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俨然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   福利中心由生活区和生
期刊
8月11日,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在南湖宾馆会见前来参加第十届长春农博会的俄罗斯奔萨州农业部部长沃尔科夫·弗拉基米尔·费得洛维奇一行。  任克军主任首先对萨州农业部部长沃尔科夫·弗拉基米尔·费得洛维奇一行表示了欢迎,并重点介绍了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近几年,吉林省在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业农村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畜牧业发展迅速;长白山特色资源比较丰
期刊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实到村、到户的重要环节。农经工作以“三大管理”“三项指导”为主导,维护好、实践好、发展好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其根本职责。多年来,我省农经管理工作为全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近日,本刊记者就我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采访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管理总站站长左愚。 
期刊
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几年来,长白山管委会把“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和有效载体,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大推进力度,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池西区东参村、西参村相继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新农办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确定了“产业强基、民生惠农、合力贡献”的工作思
期刊
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沙河子村坐落于市区北出口,属于城乡结合部,交通方便,优势明显。全村幅员面积8.92平方公里,11个自然屯,1453户,5031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5982万元,每年村集体收入为3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7500元。该村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村集体经济的积累和发展一直走在船营区各行政村的前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更是步子迈得大,成为全区的示范村典范。  几年来,沙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