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业内人士估计,2008年中国竞争情报市场(包括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软件、竞争情报调研服务、竞争情报咨询和竞争情报教育培训)的市场规模超过10.7亿元,竞争情报软件(不包括知识管理)系统约5000万元,竞争情报调研服务约2亿元,竞争情报咨询服务约3亿元,商业情报(数据、报告)提供服务与销售约5亿元,竞争情报教育培训2000万元。
相对于全球市场,Gartner、Meta、Ovum等咨询公司把竞争情报系统(CIS)、内容管理(CM)产品和服务规模评估在80亿~120亿美元之间,对全球2000家规模最大企业的IT支出预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80%的用户选择了竞争情报系统相关产品和服务。据了解,目前已经配置和使用了CIS软件的企业,对于系统提供的竞争情报功能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提供的功能多集中在信息搜索和管理上,与一般MIS系统的差异不大。
企业竞争情报的数字化误区
信息特别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自动化采集和检索,甚至自动摘要、标引、分类等都是竞争情报系统必须的基本功能,但不是核心功能,因此不是竞争情报技术的核心。竞争情报技术的核心部分,如多元异构信息源的整合检索处理、非结构化信息内容挖掘和智能关联技术都还没有达到满意的实用程度。这些技术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恐怕还很难预测。
其实,市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应用的问题。企业竞争情报项目常常和其他企业信息化项目相提并论,这种提法实际上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对竞争情报系统的数字化预设。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很多东西是可以自动化、计算机化、数字化的,但是竞争情报不能,至少不完全能。因为竞争情报不同于信息,竞争情报的本质是数字/信息所代表的含义及其关系,这是需要人类独有的能力——理解、推理与联想来处理的,而计算机在这方面的能力尚不能与一个孩子相比。
因此,很多企业在实施企业竞争情报项目时,过分注重信息处理技术层面的东西,就陷入了数字化误区。企业竞争情报的另一个数字化误区是结构化数据误区。在企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中,80%以上的信息是文字文本类的非结构化信息,而竞争情报的本质在于信息的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大部分都是非结构化的,结构化的信息在上升为竞争情报时也需要“意义”的提取和表达,这些工作是自动化的形式化系统所不擅长的。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竞争情报是一个人机协作的工作体系,需要有人员、流程、制度、分析工具及支撑信息系统共同构成,而不能看成是一套软件系统或者网络信息系统。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竞争情报理论的不成熟有关。竞争情报的概念定义的模糊性,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和系统建设。当然,也严重地影响了竞争情报系统的研发和设计。
竞争情报软件和服务行业正处在“拐点”上
2008年的竞争情报行业发展,正像张左之先生在《盘点2008竞争情报》中所说的,是不平常的一年。系统软件乏善可陈,会议和培训比较活跃。但从整个行业角度看的话,会议和培训的那点明快的色彩立即被行业主体的沉闷所掩抑。2008年对于竞争情报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个人认为,2008年的竞争情报是震荡盘整的一年,是多方试探寻求突破点的一年。
笔者说竞争情报正处在“拐点”上,实际上是很容易产生误读的。因为拐点是一个数学概念,而在生活中,拐点多用来说明某种情形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或回落。遗憾的是,这样的解释是错的,其实应该被称作极值点、稳定点或者驻点。因此,通常所说的经济的拐点,如房地产的拐点、股市的拐点,其实是用错了概念词。本文所讲的竞争情报的拐点,指的也不是处在加速、减速或者极值点上,即不是确定地出现掉头或者转向,而是将要出现新的趋势。
实际上,考察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基本的框架——需求、供给、市场。需求是行业发展也是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供给则是行业向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和科学技术发展在该行业产生的价值体现。应该说在需求和供给的基本面都很强劲的情况下,市场就会有很好的发展。这个判断是没有错的,但这只适合宏观和较长周期的情况。
市场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供求的基本动力,还取决于供求的各种机构性因素,特别是局部和短期的市场发展更加取决于这些因素。这就像股市中有的股票怎么分析都应该是涨势,可就是不涨,怎么看都该调整的股票股价就是一个劲地往上蹿。竞争情报的情况就是结构化因素在起作用。
具体地说,企业对于竞争情报的需求无疑是强劲的,即便是遭遇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经济衰退,丝毫也没有降低对竞争情报的需求,甚至可以发现这种需求在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出现了分化和细化的趋势。从2008年及以前的情况来分析,这种分化和细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持续发展的进程。对于竞争情报界而言,这种进程值得高度关注,并应该采取行动重点应对。竞争情报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基本面还是好的,至少是在增长。
进一步讲,现有竞争情报技术、产品(包括竞争情报服务)还没有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甚至连高速增长期都没有达到。当然,竞争情报新技术、新产品(含服务)的研发和投放市场情况的确不理想。这一点,可以从张左之先生的分析结论得到佐证:竞争情报软件乏善可陈。的确,竞争情报技术和产品的供给缺乏创新,从而不能提供竞争情报市场新的增长点和放量增长的动力。但是,这影响的是增长速度和未来趋势,对当期市场的规模影响不会那么快、那么严重。或者说另有其他因素,对竞争情报行业市场产生了更加严重和更加直接的影响。竞争情报行业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恐怕已经是业界的共识,从之前的“竞争情报是皇帝的新衣”的讨论,到如今“竞争情报是不是穷途末路了”的疑问,以及知名的竞争情报网站和公司的关停并转,都在验证着一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结论——竞争情报行业市场处于弱景气状态。讨论到了这一步,我们不禁要问,竞争情报行业市场到底怎么了?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是资源配置、市场组织和市场营销出了问题。
竞争情报行业市场趋势推测
对于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要是想做出预测的话,最简单稳妥的方法是趋势外推。但这种方法最不适合的就是处于拐点上的事物。如果一定要做的话,就会冒很大的风险。这就难怪有人说,经济预测其实是个屡战屡败的悲壮工作,当然不排除有时误打误撞可能碰上一次准的。
客观地讲,中国竞争情报行业市场的预测具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我们严重地缺乏统计。首先是缺乏数据,其次,很多研究在使用概念上非常随意,大量的数据未经严格定义,甚至定义都没有。同样一个数据,各家研究机构和学者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比如,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软件。许多研究报告在这些定义上不统一,当涉及到产品市场数据的时候,这种差异非常大。有的研究报告甚至自身都不对数据做出详尽的统计解释,这样的数据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可比性。
有鉴于此,笔者也不去冒险预测2009年的竞争情报市场数据,而只对中国竞争情报行业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趋势做一个粗浅的推测,希望对于竞争情报技术、产品和服务厂商、企业用户以及竞争情报研究者、工作者有一点参考意义:
随着大量企业逐步导入竞争情报,初步具备了竞争情报功能,大量的企业将开始采购情报源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会给竞争情报服务商带来新的机会,特别是经济贸易数据、行业数据、市场数据、媒体监测、消费者调研数据的提供商,将会获得扩大用户规模的机会。过去很多企业由于没有规制化的情报职能设置,从而造成情报功能缺失,或者将情报功能简单外包直接购买有些研究分析报告,自身并不使用这些原始情报数据。
多样化的情报分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工具需求。必须看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在迅速提高,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正稳步地进入到企业日常运作之中,各种信息、数据需要进行“意义”的抽取、关联分析,形成情报以支持商业决策和市场行为。由于行业和市场的差异,需要各类的情报分析工具,特别是适合专业的情报分析软件。比如,新闻和媒体行业的话语分析、电子商务方面的网络行为分析等。很多分析工具和软件可能不再(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冠有情报的字眼。这是竞争情报分化、细化趋势的具体体现。这也会导致大量的分析软件公司、市场和行业研究机构进入竞争情报领域,虽然他们可能并不是打着竞争情报的招牌。
更多也更理性的情报外包。作为竞争情报厂商,总是希望企业用户能够把竞争情报任务外包给自己,无论是培训还是咨询。企业用户同样有这样的要求,但这中间有一个矛盾:企业在不知道自己如何做的时候,可能会采取外包的策略。但是这样的市场不会太大,因为这样的外包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是不得已的选择。在企业知道如何做,而自己做的成本(机会成本)高于外包的时候,企业也会选择外包。此时的外包风险就容易控制,且更加经济。因此,这是更加理性的市场,也更有持续性和发展的空间。
竞争情报服务市场开始挤压泡沫,企业竞争情报的导入、实施、工具产品购入、情报源内容采购开始追求实用化。必须承认,竞争情报在很多企业的效果不明显,有很多竞争情报软件系统被闲置,培训咨询像是看了一场电影,并没有为企业留下什么。这与企业用户对竞争情报技术、产品和服务(特别是竞争情报软件)抱有过高的期望有关。随着企业用户对竞争情报认识的深化和正确认知的建立,企业对情报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开始追求实用化,对竞争情报培训和咨询也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
竞争情报培训出现结构性分化。部分开始引入理念培训,特别是针对企业高层,部分开始更加专业化、行业化,深入到行业和企业内部。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竞争情报的导入期已经过去,理念宣传、意识培养已经完成,开始进入到技术和操作层面。这是一个市场营销方面的误区。这只考虑到了现有用户(installed base),而没有考虑到潜在用户。当然,这要求采取营销方面的创新。
情报监测服务将出现巨大增长,连带情报监测工具软件和系统的销售出现较强劲的需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话语传播对企业运营和营销的影响,已经到了怎么描述也不过分的地步,网络信息情报的监测对企业非常重要,无论是自身还是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公众效应、消费者态度和偏好,都已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竞争情报。2008年,企业用户对竞争情报监测的强烈需求已经显现,在三聚氰胺事件期间达到一个高峰。除了情报监测外包,许多企业将建立情报监测控制系统,情报监测和预警软件的销售必将得到发展。
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商业智能在各有侧重和分工的情况下,将进一步互相渗透和融合。融合的方式和主体架构尚不明确。
依据个人对近年特别是2008年竞争情报行业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监测研究,认为2009年在竞争情报技术和产品方面很可能将会出现实质性的进展,做出这样的推断有三个理由。
第一,语义分析和搜索正在酝酿新的突破,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和语意搜索已经推出一系列实用系统,并在向情报收集监测和分析处理领域推进,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商用试验系统;第二,网络营销在各个行业全面展开,信息量爆炸性增长,信息因素对商业的作用变得超乎想象的大,企业掌控信息情报的需求达到了空前的关键点;第三,竞争情报界持续努力寻求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突破,该是到了有所收获的季节。2009年的情报行业市场也许还到不了高速增长期,但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会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基本成型,完成增长前期的准备,接下来的市场快速增长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但完全可以预期。当然,要完成技术、产品的实用化和商业模式的有效调整和构建,还需要竞争情报界整体的努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些还是实验探索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