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型政府视角下的江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涵盖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其工作重心是全面改善民生,而就业问题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对于民生型政府的构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和经济大省,如何统筹协调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江苏省民生型政府建设效果。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省内区域经济、高校学科设置、毕业生就业意识等问题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民生型政府构建,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 民生型政府    就业    高校    经济建设
  所谓“民生”,最早的说法出现在《左转·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后来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一书中曾提到:“民生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这里的民生不仅代表人民的基本生计,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人民的社会权利。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本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民生型政府”的说法,根据十七大报告的内容,“民生型政府”包括全社会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保、分配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将全面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笔者认为就业问题作为构建民生型政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改善和解决。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出发,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结构不平衡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在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201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数53.2万人,初次就业率达到87.14%。从就业区域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江苏省内,省内毕业生则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北、苏中地区相对较少,毕业生去向呈现区域间不平衡现象。
  2.学历层次就业率不平衡
  一方面,学历与就业率的倒挂现象成为江苏省甚至全国性就业问题。据江苏省教育厅的通报,在江苏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率分别为86.37%、89.51%、91.34%,学历最高的研究生群体在三大教育层次中的就业率反而最低。另一方面,江苏省处于长三角地带,加工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外向型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因而更需要技能型人才。而高校教育尤其是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阶段,技能培训的缺失使得学历较高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存在不对称现象。如许多文科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由于偏向理论研究,缺乏实际实践经验,因而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
  3.毕业生预期与就业现实情况不平衡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很正确地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一部分毕业生对于当前学历教育过度信任,将学历等同于竞争力。在非名校毕业生中较为常见等级性思维,在求职过程中质疑自身学历背景和学校名气,高估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从而限制自身发展。上述两种错误的自我评估都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求职意愿与所获职位之间产生落差。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和“中庸”思想的影响,认为仕途是最好的归宿。“中庸”本义指适中和不偏不倚,反映在当下高校毕业生的思维中就是求稳与规避风险,认为公务员与事业编是“铁饭碗”。但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与录取比例使得绝大多数报考的毕业生事与愿违。
  二、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主观方面:毕业生自身素质欠缺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招生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但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学历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招聘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并且能迅速投入工作的应聘者,而非仅仅是专业对口或者名校毕业生。而高校毕业生中残留的“精英意识”造成了预期与现实之中产生巨大的落差,一定程度上造成自愿性失业现象。
  2.客观方面
  (1)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引发结构性矛盾
  如上文所说,留在江苏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大多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与苏北地区相对较少。从中观层面讲,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影响区域内各个行业的招聘行为,由于在交通条件、社会资源、薪资水平等方面的相对欠缺,对于许多专业性较强的企业来说,很有可能发生“无人可招”的情况,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这种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是造成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与社会的不对称
  这里所说的不对称主要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在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的内容中重视理论而不能有效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中存在窄化与过细情况,但社会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幅度较大,对多元化、跨学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三、解决现存就业问题的方法探析
  1.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江苏省目前已经实施了多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但同时要看到,许多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如2006年颁布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对于部分高校专业,如果连续三年就业率偏低,就要面临停止招生的危险。将就业率与招生资格挂钩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上造假埋下伏笔,一旦影响数据的真实性,进而就会影响相关政府决策。再如始于1958年的户籍制度,同样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的重要因素。户籍制度与住房、社保、子女受教育等问题息息相关,户籍制度引发的就业歧视对来源于农村及外地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树立了一道就业壁垒。   2.调整高校培养机制
  对于前文中提到的毕业生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课堂教育中偏重于理论教育,而由于各种原因忽视实践环节。将课堂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并且在高校学科设置方面,应该以培养跨专业、多元化人才为目标,防止出现学生知识面窄化现象。
  3.完善就业信息渠道
  通过笔者与毕业生的交流探讨,发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指目前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尚不健全,目前在省内尚未出现一个完整、权威的就业信息系统,因此造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群体信息传达存在障碍。虽然目前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担了较多的招聘信息发布职能,但是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仍然有待扩大。
  四、结语
  充分就业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充分发展的重要内容,民生型政府下的就业不是简单地追求社会劳动生产率,更多的是在执政中增加人文关怀,将民众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和经济大省,在构建民生型政府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协调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配置的关系,从宏观政策和区域行业及微观主体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和统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汤小松.江苏省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杜娇.我国民生型政府构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吴霖.“江苏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4]张卫,孙功谦.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需求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海学刊,2002:100-106.
  [5]蒋爱红,王大勇.经济增长与就业——江苏与全国的比较[J].中国商贸PKU,2014(17).
  [6]杜静静.江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4-76.
  [7]梁文凤,张融融.关于江苏就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D630027)。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成为实施高等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
<正> 添加剂预混料是饲料的心脏,畜禽生产的一项重大突破,成本低、用量少、作用大,被称作生物原子弹,亦是最理想的增产手段之一,为了探寻较好的增产效益,我们在自贡市五通农
摘 要: 时间与空间概念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历史与地图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深化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提高历史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历史地图 空间 课堂教学  构成历史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时间和空间。时间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脉络,空间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舞台与环境,时空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为主线,即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分析
设置过程报警和系统报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厂的过程操作高效进行,有时报警系统甚至可以拯救人员的生命。但是在许多工厂里,报警系统已经被荒谬的过度扩展而变得非常烦琐。本文
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大多谈"文"色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刻不容缓。注重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厚积才能薄发。本文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
根据“依法办矿、整顿煤炭生产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6月下旬,“四部一委一会”组成8个联合检查组共108人,由煤炭部部长、副部长、总工程师等领导同志带队,赴山西、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