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教材的运用,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主要反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普通高中;新课改;数学课堂;有效性
因为我校学生底子都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方面,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优差分化较为明显.“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大家很困惑的问题,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偏重知识的传递,强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以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而新课改则注重在课堂中倡导以“创设问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课堂学习方法,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思想.通过使用新教材会发现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日常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新课程改革,改的中心问题是课堂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新课改下的热点话题.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12年了,但是新教材的运用才3年,虽说旧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但是在我的心里已经扎根了.起初在新教材的运用上总觉得没有旧教材顺手,殊不知新教材的好处.细细品味才发现新教材的味道.因此,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作为一名高中数学青年教师,首先应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教材必修4中为了探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研究三个参数A、ω、φ对图象的影响时,都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函数出发,通过具体函数的研究,抽象出一般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变换过程,使学生更容易观察各参数对图象的影响.从而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变换过程问题,在以后研究函数的性质时更轻松.课下也可以回忆课上的演示过程,心中体会A、ω、φ对图象的影响过程,不断地反思,记忆效果会非常好.
二、教师要吃透新教材,利用好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环节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是新、旧教材较为明显的一个区别,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归纳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我在备课时专门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力争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去设计“思考”与“探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教材必修1中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中,开始的“思考”: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公式求根,但没有公式怎样求所有方程的根.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能否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求它的根呢?那么在讲之前可以先提出一个和实际生活有关的“思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门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 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10 km内,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呢!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这样的思考问题对讲解这一课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能力
在讲完课后学生必须整理笔记,做好课后反思.我一直说,教师讲的知识好比你吃的食物,必须让它消化了,你的肚里才好受.学生必须总结,天天总结,周周总结,月月总结,把前面的知识不断的联系起来并融入到后面所学的知识中.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来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作为学生来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仅培养学生一题多解, 还要要求学生能够多题一解,即分析出问题的实质,找到某类题的通性,总结出通法.这样,可以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说我们在运用导数求给定区间的最值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含参数问题,这样我们都会要讨论参数是否在所给的区间内,有时候最值是可以定的,而有时候需要我们通过相等找到分界点,分开来说明.
总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适时地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传汉.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2] 钟美玲.谈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数学教学,2006(2).
[3] 吕世虎.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5).
本文旨在探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普通高中;新课改;数学课堂;有效性
因为我校学生底子都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方面,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优差分化较为明显.“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大家很困惑的问题,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偏重知识的传递,强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以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而新课改则注重在课堂中倡导以“创设问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课堂学习方法,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思想.通过使用新教材会发现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日常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新课程改革,改的中心问题是课堂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新课改下的热点话题.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12年了,但是新教材的运用才3年,虽说旧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但是在我的心里已经扎根了.起初在新教材的运用上总觉得没有旧教材顺手,殊不知新教材的好处.细细品味才发现新教材的味道.因此,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作为一名高中数学青年教师,首先应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教材必修4中为了探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研究三个参数A、ω、φ对图象的影响时,都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函数出发,通过具体函数的研究,抽象出一般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变换过程,使学生更容易观察各参数对图象的影响.从而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变换过程问题,在以后研究函数的性质时更轻松.课下也可以回忆课上的演示过程,心中体会A、ω、φ对图象的影响过程,不断地反思,记忆效果会非常好.
二、教师要吃透新教材,利用好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环节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是新、旧教材较为明显的一个区别,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归纳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我在备课时专门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力争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去设计“思考”与“探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教材必修1中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中,开始的“思考”: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公式求根,但没有公式怎样求所有方程的根.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能否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求它的根呢?那么在讲之前可以先提出一个和实际生活有关的“思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门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 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10 km内,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呢!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这样的思考问题对讲解这一课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能力
在讲完课后学生必须整理笔记,做好课后反思.我一直说,教师讲的知识好比你吃的食物,必须让它消化了,你的肚里才好受.学生必须总结,天天总结,周周总结,月月总结,把前面的知识不断的联系起来并融入到后面所学的知识中.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来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作为学生来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仅培养学生一题多解, 还要要求学生能够多题一解,即分析出问题的实质,找到某类题的通性,总结出通法.这样,可以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说我们在运用导数求给定区间的最值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含参数问题,这样我们都会要讨论参数是否在所给的区间内,有时候最值是可以定的,而有时候需要我们通过相等找到分界点,分开来说明.
总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适时地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传汉.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2] 钟美玲.谈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数学教学,2006(2).
[3] 吕世虎.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