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30 《环境保护》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读表完成1~2题。
  以色列1999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
  1.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 )
  A. 粮食种植业 B. 乳畜业
  C. 园艺业 D. 家禽饲养业
  2. 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
  ①大量引入水密集型的产品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大量生产水密集型的产品 ④大规模引用高山融雪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 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 人口数量的下降
  B. 环境质量的改善
  C. 科技创新与进步
  D. 资源质量的提高
  4. 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与人地矛盾最为激化时代分别是( )
  A. 狩猎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B. 生态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C. 生态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D. 工业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时代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碳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5~7题。
  5. 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 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 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
  D. 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6. 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 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 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 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 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7. 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A. 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 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 生产煤矸石砖
  D. 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岩成分
  读某地区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8~9题。
  8. 图中不能揭示该地( )
  A. 环境问题的表现
  B.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C.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D.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问题
  9. 该地产生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A. 人口问题 B. 粮食问题
  C. 资源问题 D. 发展问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0~11题。
  A. 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 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 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1.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实线单位是米,虚线表示某时段大气中SO2的当量浓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主要消费的能源可能是______;图中①、②、③三地中,最有可能为城市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内最有可能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①②两地中,该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是 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
  (3)当地为了根治上述大气环境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1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法”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 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末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N______。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材料2显示,此耕作方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和______,使大气中______减少,______增加。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
  (4)按科学发展观保护该地区的农业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其他文献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 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 河流众多 B. 科技发达  C. 地理位置优越 D. 交通发达  2. 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A. 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B. 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C. 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
期刊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中国最珍贵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分析下表回答1~2题。  1. 下列省区中,人均减少耕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内蒙古 B. 山东 C. 宁夏 D. 陕西  2. 下列省区中,主要因保护湿地而退耕的是( )  A. 甘肃 B. 四川 C. 内蒙古 D. 山东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第3题。  3. 两
期刊
“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图中F表示产业活动,G表示产品消费,H表示废物排放。  1. 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
期刊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1~2题。  1. 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
期刊
下图左侧为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右侧是以30°视角分别从A、B、C、D四点俯看本区的网面立体图,该地人口密集,是东南亚主要水稻产地之一,据此回答1~2题。  1. 左图等高线中A、B、C、D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2. 一般而言,热带雨林区因高温高湿,蚊虫滋生,土壤养分淋失,以致农业不彰(
期刊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回答1~2题。  1. 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 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 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 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 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2. 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期刊
下图甲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路图”,乙为“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丙为“长江流量图”,据图回答1~3题。  1. 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三个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陕西省外,另外两个是指( )  A. 湖北、河南 B. 河北、北京  C. 河南、河北 D. 湖北、安徽  2. 按照原计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本该于2007年年底通水,可是由于治污等多重因素影响
期刊
读欧洲某半岛图,回答1~3题。  1. 该半岛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时期应该是( )  A. 1、2 月份 B. 4、5 月份  C. 7、8 月份 D. 11、12 月份  2. P地为该半岛最高处,海拔2376米,有关半岛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多西少,西部降水大约900~1200mm  B. 西多东少,东部降水大约400~700mm  C. 东多西
期刊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2月1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1~2题。  1. “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  A. 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 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C. 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
期刊
在葡萄挂果、哈密瓜收摘的夏至日,某科考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面向东北方向拍摄到的景观。据此并读图完成1~3题。  1. 拍摄到此景观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6∶40 B. 8∶30 C. 15∶25 D. 18∶05  2. 从照片上的景观信息可知,此前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3. 从照片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