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中,生物课堂教学要突出形象性、趣味性、启发性,做到备课“三化”、讲课“三有”、启发“三练”,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联系学生实际,寓形象性、趣味性、启发性于生物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
形象性
形象性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使抽象理论形象化,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在生物教学中,备课做到“三化”,注重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知识的条理化。条理化就是把书本上的概念、原理、过程等,简要地疏理成纲目,写成要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要点,抓住关键,借题发挥,追根溯源。如在讲“基因”的概念时,课本的文字不多,但层次较复杂,含义较深,又是我们高考的常考点、易错点。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字面的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就很容易做错。鉴于这种情况,我把“基因”这个常错的、前后联系很多的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解:(1)从本质范围上讲,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DNA的特定序列。(2)从分布上讲,基因是DNA片段,所以也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且成线性排列。(3)从功能上讲,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4)从数量上讲,一个DNA有很多的基因。这样一讲,学生一听就懂,并能前后联系,因此容易理解和识记。
2 知识的系统化。系统化就是按照知识的结构、内在的逻辑、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系统地排列组合在一起,使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知识体系中,有些看上去不同的知识点,实际上从其内在关系来看是有联系的,在复习中,要善于把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找到,并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例如:N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以“大气中的氮气→植物体中N→人体中氮→尿素排出体外”为线条,把生物固氮、植物体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代谢、自然界中氮循环等知识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链。有些知识以小板块的形式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里,在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如课本中多次涉及水的内容,将该内容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关水的专题知识:细胞中水的含量及特点;生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散失及水分的平衡与调节;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水与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关系;生态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及其防治;与水有关的实验。以一个知识内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知识,形成知识间的多方位多角度联系,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像这些类似的知识,尽可能把它们联结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对比、联系,不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把生物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从而牢固掌握。
3 知识的图表化。图表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使知识层次化、系统化、条理化,能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记忆,从而增强记忆的持久性,如教材必修-P103图5~15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将光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要点化,且直观具体,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将整个图解概括为“两圆—椭弧”(即叶绿素分子一个“圆”,暗反应为一个“圆”,ATP和ADP互变式一个“椭圆”以及水在光下分解一条“弧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可充分利用图形记忆法,培养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牢固性。在复习“染色体”知识时,可把相关概念,如染色质、染色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染色体组、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多倍体、二倍体、单倍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DNA结构和功能串联起来,指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综合,使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在对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和逻辑性。
趣味性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非常重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去。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在生物教学中,认真备课,注意“三有”,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
1 言之有物,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习生物科学理论的根本方法,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想认识问题,学以致用,也是生物课的重大任务;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理论的重要作用,并在联系实际中体会其乐趣。例如,在讲授“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一节内容时,可设下列问题:(1)为什么向日葵向着太阳转?(2)风刮倒的甘蔗等植物为什么会弯着向上生长?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会集中精神听讲。又如在学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向学生介绍克隆羊是怎么回事、克隆技术的利和弊以及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对大熊猫的克隆情况;在学到“受精作用”时,引入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曼彻斯特郊外的奥德总医院里出生的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情况以及试管婴儿的现在和未来。新知识、新热点的引入,能使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生物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将趣味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就能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的质量,使学生感到听之有味,学之有用,想之有理,趣味无穷。
2 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学生是否愿意学,与他对这门功课是否信服是很有关系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认识,接受一种理论,改变一种观点?这只能是以理服人。道理讲透了,自然就使人信服,学生就愿意学。如,讲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时,会涉及如下问题:克隆人如果用于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工作等,比起直接用人来是不是没那么残忍?现在在一些大城市中,逐渐形成的克隆宠物以减少痛苦,那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来减少失去亲人的痛苦?在教学中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既不能空洞地讲克隆的好也不能过于去批判,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面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现象,更要看到本质。如果每个家庭都这样去挽留去世的亲人,那生物圈能承住吗?他们以后的所需应该怎样解决?假如克隆人跟你抢工作、饭碗呢?这一系列针对学生们的问题所发出的反问,既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又把选修和必修联系起来解答让 学生心服口服。
3 言之有趣,余味无穷。在上生物课时,我常常用有趣的事例、寓言、故事、成语、俗语、甚至本地的方言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本中的基本原理、概念,把概念、原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且听下回分解”的求知欲,由好奇心转化为学习上的兴趣,由兴趣牵引到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讲“内环境稳态”的水平衡调节时,我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喝得多拉得多”“人有三急”等很常讲的一些方言讲给学生听,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喝得多尿会多?冬天为了少上厕所不喝水行不?应该怎样喝水才算科学?因为这些在生活中就与每个人都有关,所以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思维,积极翻书,把老师讲的话与课本中的原理联系起来,触类旁通,便很自然地理解了水平衡调节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个原理去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因而越学越想学。
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在生物教学中,狠抓“三练”,对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在练习中体现,并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现场”,提出来问题,练习中精选习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去侦破,去解答,是加强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以“三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
1 单课练习。这是以课本为单位的基础训练,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及其运用上,使课本中的“双基”(基础知识、基础训练)得到落实。
2 单元练习。这是把一个单元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中档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使章节之间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 综合练习。这是难度比较大的错综复杂的练习,主要是通过引用当前生物的科技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来自书外,答案在课本之中,用书本中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形象性
形象性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使抽象理论形象化,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在生物教学中,备课做到“三化”,注重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知识的条理化。条理化就是把书本上的概念、原理、过程等,简要地疏理成纲目,写成要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要点,抓住关键,借题发挥,追根溯源。如在讲“基因”的概念时,课本的文字不多,但层次较复杂,含义较深,又是我们高考的常考点、易错点。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字面的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就很容易做错。鉴于这种情况,我把“基因”这个常错的、前后联系很多的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解:(1)从本质范围上讲,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DNA的特定序列。(2)从分布上讲,基因是DNA片段,所以也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且成线性排列。(3)从功能上讲,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4)从数量上讲,一个DNA有很多的基因。这样一讲,学生一听就懂,并能前后联系,因此容易理解和识记。
2 知识的系统化。系统化就是按照知识的结构、内在的逻辑、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系统地排列组合在一起,使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知识体系中,有些看上去不同的知识点,实际上从其内在关系来看是有联系的,在复习中,要善于把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找到,并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例如:N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以“大气中的氮气→植物体中N→人体中氮→尿素排出体外”为线条,把生物固氮、植物体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代谢、自然界中氮循环等知识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链。有些知识以小板块的形式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里,在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如课本中多次涉及水的内容,将该内容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关水的专题知识:细胞中水的含量及特点;生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散失及水分的平衡与调节;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水与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关系;生态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及其防治;与水有关的实验。以一个知识内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知识,形成知识间的多方位多角度联系,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像这些类似的知识,尽可能把它们联结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对比、联系,不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把生物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从而牢固掌握。
3 知识的图表化。图表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使知识层次化、系统化、条理化,能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记忆,从而增强记忆的持久性,如教材必修-P103图5~15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将光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要点化,且直观具体,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将整个图解概括为“两圆—椭弧”(即叶绿素分子一个“圆”,暗反应为一个“圆”,ATP和ADP互变式一个“椭圆”以及水在光下分解一条“弧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可充分利用图形记忆法,培养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牢固性。在复习“染色体”知识时,可把相关概念,如染色质、染色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染色体组、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多倍体、二倍体、单倍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DNA结构和功能串联起来,指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综合,使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在对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和逻辑性。
趣味性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非常重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去。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在生物教学中,认真备课,注意“三有”,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
1 言之有物,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习生物科学理论的根本方法,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想认识问题,学以致用,也是生物课的重大任务;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理论的重要作用,并在联系实际中体会其乐趣。例如,在讲授“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一节内容时,可设下列问题:(1)为什么向日葵向着太阳转?(2)风刮倒的甘蔗等植物为什么会弯着向上生长?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会集中精神听讲。又如在学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向学生介绍克隆羊是怎么回事、克隆技术的利和弊以及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对大熊猫的克隆情况;在学到“受精作用”时,引入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曼彻斯特郊外的奥德总医院里出生的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情况以及试管婴儿的现在和未来。新知识、新热点的引入,能使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生物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将趣味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就能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的质量,使学生感到听之有味,学之有用,想之有理,趣味无穷。
2 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学生是否愿意学,与他对这门功课是否信服是很有关系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认识,接受一种理论,改变一种观点?这只能是以理服人。道理讲透了,自然就使人信服,学生就愿意学。如,讲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时,会涉及如下问题:克隆人如果用于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工作等,比起直接用人来是不是没那么残忍?现在在一些大城市中,逐渐形成的克隆宠物以减少痛苦,那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来减少失去亲人的痛苦?在教学中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既不能空洞地讲克隆的好也不能过于去批判,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面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现象,更要看到本质。如果每个家庭都这样去挽留去世的亲人,那生物圈能承住吗?他们以后的所需应该怎样解决?假如克隆人跟你抢工作、饭碗呢?这一系列针对学生们的问题所发出的反问,既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又把选修和必修联系起来解答让 学生心服口服。
3 言之有趣,余味无穷。在上生物课时,我常常用有趣的事例、寓言、故事、成语、俗语、甚至本地的方言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本中的基本原理、概念,把概念、原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且听下回分解”的求知欲,由好奇心转化为学习上的兴趣,由兴趣牵引到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讲“内环境稳态”的水平衡调节时,我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喝得多拉得多”“人有三急”等很常讲的一些方言讲给学生听,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喝得多尿会多?冬天为了少上厕所不喝水行不?应该怎样喝水才算科学?因为这些在生活中就与每个人都有关,所以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思维,积极翻书,把老师讲的话与课本中的原理联系起来,触类旁通,便很自然地理解了水平衡调节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个原理去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因而越学越想学。
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在生物教学中,狠抓“三练”,对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在练习中体现,并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现场”,提出来问题,练习中精选习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去侦破,去解答,是加强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以“三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
1 单课练习。这是以课本为单位的基础训练,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及其运用上,使课本中的“双基”(基础知识、基础训练)得到落实。
2 单元练习。这是把一个单元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中档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使章节之间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 综合练习。这是难度比较大的错综复杂的练习,主要是通过引用当前生物的科技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来自书外,答案在课本之中,用书本中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