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感染力和有效性,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尝试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改革,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政策的认识。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社会实践 课程改革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瓶颈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矛盾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模式大都是任课教师照本宣科,模式刻板,学生被动,缺乏互动交流。显然,这与现代教育倡导启发式教学,开启学生思路、自我解读政策、判断形势趋势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2.教师上课内容的滞后与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国内外形势与政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而教师上课常用的参考资料是教育部制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等,这些资料内容详实、丰富,但往往比学生们当下关心且喜闻乐道的形势问题、热点问题滞后,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所上的形势与政策和最新的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存在“时差”,难以吸引学生。
3.考核方式的单一与学生积极思辨能力的矛盾
目前形势政策考核方式多以考查为主,通常学生交一篇学习论文,由教师批阅给出课程学习成绩,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这样既不能充分体现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学形式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强,教学过程极容易形式化,学生难以学到为自身理解消化的知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班级甚至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间看作是有事开班会无事放假的机动时间,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削弱了主导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正渐渐丧失课程设置初始的宗旨。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校的社会实践是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拓展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各高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日益突出,这些成熟的经验也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优势,但仍然需要正视一些问题。
1.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泛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学分必修课,要求每位大学生必须完成足够的学时,而社会实践特别是“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往往受人力、物力的局限而不能覆盖到每一位大学生,这种情况下,“精英模式”比较常见,即组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代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把实践的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忽视了普通同学的实践需要,社会实践面的狭窄必然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既定目标的实现。
2.将社会实践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各个高校的“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服务西部计划”及各类社团活动结合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是两条并行的体系,都具有相对规范的制度机制,现若将社会实践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内容,则需要再拟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评估制度,规范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可操作性。
3.鼓励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须先受教育”的原理提示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个载体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作用,教师的社会实践是关键,教师不仅是学生实践教育的指导者,更是积极地参与者。只有亲自参加了,才能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分析情况、理清思路、认准形势,进一步增加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4.将社会实践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载体还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增强实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责任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实践的地点不仅包括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还应该涵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把地方建设发展的服务需求与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相结合,将形势与政策课的说教演化为学生切身体会的感受。
三、社会实践运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将社会实践运用于课程改革的探索也因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笔者仅就其共性略述如下:
1.高校要大力拓展相对稳定社会实践基地
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不仅可以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而且有利于社会实践的连续性和经常性,有利于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不断创新,更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
此外,高校还要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互惠双赢的社会实践模式。高校可以用有限的经费借助实践基地的支持,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实践基地可以借助学生的实践破解生产或发展中的技术、人力、信息等困境,这种实践基地与高校教育的互利双赢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深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关键。
2.科学规划形势与政策课程制度机制,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程从总体的授课内容而言,主要分为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专题教育两大部分,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主要包括“三农问题”、大国博弈、省情概况等,专题教育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三观”教育、经济形势等,这些具体的内容可以通过课时与实践按一定比例的方式授课,如在讲授“三农问题”时,可以将理论知识放在课堂上讲授,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去做“见习村官”,就是让学生深入到农村中去,通过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参与一定的农村建设,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从而增加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3.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实践报告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考量
以往通过小文章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学生易于应付,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成果难以检验,教学流于形式。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拉近了政策理论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提高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分析文章才更具有深度。此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也应该是一项重要的考量指标,它反映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的广度、对理论的理解程度、思考问题的角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成果是一个重要检验指标。
综上所述,只有课堂上的理论被社会实践所证明,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才能为学生所真正接受,形势与政策课才能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社会实践 课程改革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瓶颈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矛盾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模式大都是任课教师照本宣科,模式刻板,学生被动,缺乏互动交流。显然,这与现代教育倡导启发式教学,开启学生思路、自我解读政策、判断形势趋势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2.教师上课内容的滞后与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国内外形势与政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而教师上课常用的参考资料是教育部制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等,这些资料内容详实、丰富,但往往比学生们当下关心且喜闻乐道的形势问题、热点问题滞后,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所上的形势与政策和最新的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存在“时差”,难以吸引学生。
3.考核方式的单一与学生积极思辨能力的矛盾
目前形势政策考核方式多以考查为主,通常学生交一篇学习论文,由教师批阅给出课程学习成绩,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这样既不能充分体现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学形式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强,教学过程极容易形式化,学生难以学到为自身理解消化的知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班级甚至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间看作是有事开班会无事放假的机动时间,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削弱了主导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正渐渐丧失课程设置初始的宗旨。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校的社会实践是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拓展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各高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日益突出,这些成熟的经验也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优势,但仍然需要正视一些问题。
1.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泛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学分必修课,要求每位大学生必须完成足够的学时,而社会实践特别是“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往往受人力、物力的局限而不能覆盖到每一位大学生,这种情况下,“精英模式”比较常见,即组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代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把实践的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忽视了普通同学的实践需要,社会实践面的狭窄必然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既定目标的实现。
2.将社会实践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各个高校的“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服务西部计划”及各类社团活动结合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是两条并行的体系,都具有相对规范的制度机制,现若将社会实践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内容,则需要再拟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评估制度,规范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可操作性。
3.鼓励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须先受教育”的原理提示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个载体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作用,教师的社会实践是关键,教师不仅是学生实践教育的指导者,更是积极地参与者。只有亲自参加了,才能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分析情况、理清思路、认准形势,进一步增加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4.将社会实践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载体还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增强实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责任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实践的地点不仅包括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还应该涵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把地方建设发展的服务需求与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相结合,将形势与政策课的说教演化为学生切身体会的感受。
三、社会实践运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将社会实践运用于课程改革的探索也因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笔者仅就其共性略述如下:
1.高校要大力拓展相对稳定社会实践基地
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不仅可以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而且有利于社会实践的连续性和经常性,有利于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不断创新,更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
此外,高校还要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互惠双赢的社会实践模式。高校可以用有限的经费借助实践基地的支持,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实践基地可以借助学生的实践破解生产或发展中的技术、人力、信息等困境,这种实践基地与高校教育的互利双赢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深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关键。
2.科学规划形势与政策课程制度机制,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程从总体的授课内容而言,主要分为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专题教育两大部分,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主要包括“三农问题”、大国博弈、省情概况等,专题教育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三观”教育、经济形势等,这些具体的内容可以通过课时与实践按一定比例的方式授课,如在讲授“三农问题”时,可以将理论知识放在课堂上讲授,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去做“见习村官”,就是让学生深入到农村中去,通过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参与一定的农村建设,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从而增加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3.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实践报告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考量
以往通过小文章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学生易于应付,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成果难以检验,教学流于形式。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拉近了政策理论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提高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分析文章才更具有深度。此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也应该是一项重要的考量指标,它反映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的广度、对理论的理解程度、思考问题的角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成果是一个重要检验指标。
综上所述,只有课堂上的理论被社会实践所证明,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才能为学生所真正接受,形势与政策课才能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