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德育的立交桥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诸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品行情操、意志品质等都属于德育的范畴。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德育工作应是立体的。
  一、占领阵地,纵向衔接
  每个教师不仅传授知识,也担负着育人的重任,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作为全班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班队会、晨(夕)会这些德育的重要阵地。
  主题性班队会、即兴式班队会、节日性班队会、庆贺式班队会等,可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在节日前后召开“劳动最光荣”之热爱劳动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之立志教育,“端午节里话屈原”、“我和我的祖国”之爱国主义教育,“敲响新年的鐘声”之综合性教育;针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偶发事件,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的养成教育;在平时思想教育系列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专题、主题教育。
  晨(夕)会一般只十分钟,思想教育有其简洁精炼的特点,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如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时事政策信息的交流;“名人名言”闪耀智慧火花,“新书介绍”推介精神食粮,“一周要闻”大至世界,小至班级……“晨会课上话热点”根据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或进行讨论,或进行采访,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涓涓思想的清泉润进学生的心田。
  二、学科渗透,横向沟通
  德育的渗透性,即隐性教育,是在有明确指导思想之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德育工作不只是一个人或一门学科的事,每个教师应树立全局观念,不能提到德育就认为是班主任的事。应该多学科渗透德育,在教学的主渠道中选准德育渗透点,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中德育教育的意图十分明显。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内含在经过组织的语言文字之中。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和艰苦朴素教育等内容,教师应适时、适度、相机渗透。
  数学让学生树立严肃的科学态度,音乐、美术使学生形成审美素养,体育课培养顽强的意志,劳动课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活动课中克服畏难情绪、骄傲情绪,发展兴趣、爱好、特长等非智力因素。这种多学科的渗透除了学科自身的特点,它们还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完全割裂开。
  三、三位一体、内外结合
  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课内外、校内外一切与教育学生有关的各种因素,积极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效果。
  因为德育的渗透型、分散性、经常性的特点,教师要课内外发现问题及时抓,发生在校内外的问题一样抓。毋容置疑,社会舆论导向、大众传播媒介、一些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极大的,那么让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加强对学生的调控,让德育延伸到社会,使这一系统工程更加系统化。比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希望工程”、“手拉手城乡助学活动”等,用更多的时间参加学雷锋活动、社区活动,远离“三室一厅”、网吧。
  四、方式多样,结构优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信、意、行的基本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实施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因而应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除借助语言进行行为指导外,还可将行为指导和训练寓游戏之中,创设情境,设计表演等。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信息量大,可视性强,易引起学生兴趣,可充分利用。如学习《太阳》一课,太阳的巨大能量到底有多大?人类在开发利用太阳上已取得了哪些成就?通过多媒体,清楚地告诉了学生。学生马上说:我知道了太阳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用文化科学知识让太阳为人类造福。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的思想性内容自然地被接受,不仅作用于学生的认识系统,还作用于情感系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另外,还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矫正和相互矫正。如学生每月进行“自我总结”,对每个月的优缺点进行纵向对比,看哪些缺点改得最好,哪些优点得到了发扬,一些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对自己是最熟悉、了解的,每月一次的自我总结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每个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是单一的,我们要寻求各种教育方式、结构的最佳组合,实现教育的优化。
  如此说来,教育者的立体化,教育结构的立体化,教育学科的立体化,教育方式的立体化,拓展了德育工作的空间,架起了一座德育立交桥,让德育驶入快车道。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我们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信息之网扑面而来。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而非为之所缚,而对于学生而言,掌握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社会所需要的。  作為信息技术课,它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这门课程
期刊
摘 要:这是一节巩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复习提升课,旨在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多数学生能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更加清晰、更加有信心。  关键词: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高效课堂  一、教學设计思路  离子反应贯穿整个高中化学,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化学用语。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大量离子反应的基础上的一节巩固复习课。既要起到复习纠错,又要引入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内容相对较枯燥,课堂容量较大。所以,教学
期刊
摘 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  关键词:学科特點;前提;主体条件;主导作用;发散思维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
期刊
摘 要:准确深入,多角度解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序列,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解读文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安排序列  一、培养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  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读书活动的前提,是内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积累、体会、领悟,读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解决问题,吸取力量。如何培养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呢?  在学习一篇课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成为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高效课堂主要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收获,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效率 ;重要性; 兴趣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感到历史知识离我们很远,学习历史毫无意义。因此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此情况之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意义,并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宽带网络象雨后春笋一样,仿佛一夜间就充斥着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时代”这些新词汇在人们的话语里也慢慢多了起来。这是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象征和标志。就象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两面性一样,电脑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中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它在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便利
期刊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出的教学预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教学设计。科学实施教学设计,必须有具体的方法,有效的途径,完整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效能。  一、备教学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首先,我们应对我们所教学
期刊
摘 要: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难以言语的地位,而育人的高校,更肩负着让学生拥有流利普通话的重担。本文主要浅述高校使用及学习普通话的现状、开展普通话教书的必要性以及繁荣普通话教育的几点措施。更提出,当代高校的普通话教育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教育  早在一九五五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普通话就被规定为汉民族的共同语,主张
期刊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古诗词的平仄韵律特点非常适宜于青少年诵读,通过诵读数量的积累和逐步的理解,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熏陶、引导,这对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乃至对青少年的
期刊
摘 要:我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摸索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情境策略的重要性。为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一些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来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情境不能拘泥于形式,要讲究实效;不能形式单一,要多元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深入掌握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