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uq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山水画在宋代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绘画理论与表现形式都已达到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其中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拓展了“点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使“点景”成为山水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宋代山水画为代表,梳理“点景”的类型,分析“点景”的表现形式以及探讨“点景”内容中的文化属性,希望能够从点到面拓宽对宋代山水画艺术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点景
  “点景”是中国画中特有的表现方法。明代袁宏道《答李酉卿书》中“丘大狼狈乃尔,恐阎罗亦用他不着,留与世间点景而已” 首次提到“点景”一词。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其下养苔如针,点以小石,谓之花树点景。”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点景”一般作为画眼处理,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对“点景”的表现形式进行总结发现,“点”在画面中常常处理为小;“景”在画面表现具有场景或情景的特性。“点景”在山水画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观念性、叙事性、时代性的特征,艺术表现中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视觉性。对“点景”的深入研究也是重新打开中国山水画研究的一扇大门。
  在汉代,山水画主要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画科,这一时期山水画处于稚嫩摸索时期;隋唐山水画开始兴盛并快速发展;宋代构建出山水画经典图式,形成山水艺术的高峰,对元、明、清绘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代山水图式中,“点景”表现元素极为丰富,既有单独人物或建筑作为“点景”,又有故事场景作为“点景”呼应画面的主题。本文以宋代山水画为研究范围,以《宋画全集》收录的作品为研究参考,梳理总结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的艺术价值。
  一、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分类
  宋代是山水画成熟时期,画面表现涉猎十分广泛,“点景”表现种类繁多。按“点景”特征可分为人物故事、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生活用具等;按“点景”题材可以分为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表现内容;按“点景”结构关系可以分为单一“点景”和组合“点景”。“点景”本身融于整个画面之中,为了便于深入研究“点景”在山水画中重要性,下面对单一“点景”和组合“点景”进行分析:
  (一)单一“点景”
  单一“点景”主要出现在宋代小品山水中,单一“点景”在画面中主要有:人物,如达官显贵、城市平民,也有文人墨客,更多的是乡野郊民,而其所画人物的神态、动作丰富精彩;建筑,如亭台楼阁、庭院屋宇传达人们对隐于林间的向往;飞禽、走兽、生活用具等,在画面特定场景中形成一种视觉的凝聚点,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组合“点景”
  宋代山水大多采用全景式、边角式、连绵起伏式、空旷平远式构图的方法,而“点景”往往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具有情节性的“点景”组合,常见的有社会风俗、历史题材及传说故事等内容,反映作者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同时,宋代经济发达,手工业生产能力提升,山水画中也出现精致细腻生活用具。例如“寒江独钓”“溪山行旅”“深山藏古寺”“山道盘车”等现实情境。宋代山水画中受宗炳提出“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等观念影响,主张画家或以情铸景,或见景生情,以创造情景交融的山水画。因此,组合“点景”往往呼应主题,对主题起到凝练升华的作用,强化作者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物我统一的艺术意象。
  二、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特征
  宋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人技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笔墨形式、空间架构、“点景”表现逐渐丰富,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图式风格。此时山水画中“拟真”的追求,更加注重空间和时间的表现,其中“点景”凭着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使得画面空间和时间更为明确和突出。
  (一)空间表现
  空间在中国山水画中采用散点的观察方式,宋沈括《梦溪笔谈》里曾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美皆仰画飞檐,其说以为自下望上,如入平地望塔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小观大如人观假山耳……自有妙理。”目前存世的宋代山水画主要采用全景式构图、分段式构图、边角式构图等,构图有着明显“以小观大”的视角,这些构图空间表现中受郭熙的“三远法”影响,“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受“以小观大”和“三远”影响下,通过“点景”在画面的中小将画面整个大的空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大的山水空间,强化画的“三远”比例关系。“点景”在空间中注重比例关系,采用“拟真”笔墨强化画面的真实感。
  马远的《踏歌图》(图1)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上部远山采用设色弱化处理,中部则以挺拔的高山立于画面左上角,山林中下部林中若隐若现的楼阁景色。下部则为近景描绘,翠竹垂柳,溪水石桥间,几个农民正结伴踏歌而行。中部楼阁景色和下部几个农民是画面精彩“点景”部分(图2),画面运用渲染的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楼阁,成为区分画面中景和远景重要媒介拓展画面的深度。近景中选取了左右两组互相呼应的6个人物,通过夸张的动作将踏歌欢乐的气氛表现得活灵活现,呼应了创作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增强画面整个空间的深度感。
  (二)时间表现
  宋画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将不同时间段内山的自然变化总结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观察自然,画家注重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时间条件下的真实面貌,使观者具有亲历山川的时间和空间之感,最终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艺术追求。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图3)用“春山淡冶而如笑”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画面充分运用了他提出的三远法:远景峰峦婉转,逶迤连绵,中景和近景,奇峰怪石,表現出极具动感、生机勃勃的群山。画面中利用娴熟笔墨和时空结构再现出梦幻般的时间和空间,其中相呼顾盼的山头、奇峰怪石、枯木成林,形成画面的主体,或疏或密,或直或欹;“点景”亭台楼阁,显隐藏露,忙碌的行人,渐行渐远,表现出春雪已消、冬去春来的景象。画面中人物和建筑使观者达到看此画令人生此意的时空,如真在此山中畅游也。   三、宋代山水画中“点景”的文化性
  山水画早期发展过程承载对“道”的探索,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以形媚道”的观念逐渐发展成熟。宋代儒、释、道不断融入理学观念中,对当时山水画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宋代山水中注重对“拟真”的追求,注重观察自然强调画面的真实感,对不同的地域表现中采用“拟真”的笔墨表达现实中真实的景象,因此宋代山水中带有真实叙事性特征。“点景”却是直接受社会经济状况和绘画风格影响的产物,因此“点景”是叙事性重要载体之一。
  从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在布局、形式、内容以及画法的演变来看,“点景”的形式内容与当时社会状况紧密联系。“点景”不仅是作者的感情寄托直接再现,也是对现实生活、社会需求的直观映射,同时也是社会道德思想、生活状态及人生理想与抱负的反映。高居翰认为:“在山水画‘物化’过程中,使山水树木在素绢之上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观者心中能夠引起当他有异样的情绪,图画就有了取代实景的力量。”正是山水画中“物化”的过程中,作者的自身活动置于自然的景象之中,通过画面中若隐如现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安置的一些人物,达到以追求山水为理想的隐逸境界,“天人合一”的理想化的纯净和超越的高度。或者画面中以渔隐人物、寒江独钓以寄求“不谴是非”“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虚静、恬淡的老庄思想。再者呈现的是一种对现实华贵丰裕生活的歌颂。因此,画家利用山水画直接反映当时生活、社会背景,如南宋时期的“马一角,夏半边”就是直观地映射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居于江南一隅。
  宋代山水画自身带有一定的叙事性,画面中通过特定时间、空间和人物情节再现出一种具有动态的时空。例如范宽《溪山行旅图》(图4),作为宋代山水的经典图式,画面高耸的大山,近景则描绘湍急的溪流,有一队车将要小心翼翼地通过溪流,表现出一个静态时空,通过不同的人物动作,强化画面中紧张的动态与静态的山石形成鲜明的对比。画家通过巧妙构思,以其叙事性特征,对后世绘画,尤其是院体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画家通过“物化”将现实真实物象与画面完美结合,使得“点景”具有丰富同时期的文化属性,成为一个微观的宋代现实社会真实的再现。
  四、结语
  宋代山水画中“点景”以其独特的位置经营、丰富的表现技巧,不仅成为画面表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成为画家情感传达的路径。宋代山水画巧妙的构思及情感表达,通过“点景”将造化与心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映画家某种情感寄托及追求。同时“点景”以一种特殊笔墨符号流露出画家作品的象征倾向和审美概念,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宋画全集编辑委员会.宋画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沈括.梦溪笔谈[M].胡道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郭熙.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从教学思想、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过程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在可视化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应采取的教学方法.
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视野的角度讨论了二元人格对大学生选择体育选修课的影响。探讨在二元人格划分下,即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倾向区分在大学生选择体育选修课上的表现,以期为现有
2016年12月15日,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奖颁奖大会暨自治区社科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自治区社科联主席、
【正】今天,随着人们的住房面积不断扩大,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卫生间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种类繁多的电器进入了卫生间,给用电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卫生间的电气设计应该
纹理图像具有微观不规则但宏观存在某种统计规律性的特点.在图像分割中,为了捕捉此特性来改善分割效果,提出了EHMM-HMT(enhanced hidden Markov model-hidden Markov tree)和MSWHMT(multi-states weighted hidden Markov tree)模型的多尺度贝叶斯纹理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EHMM模型有效地描述了图像块间的相互
本文对直觉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直觉模糊集和直觉模糊数的概念及其排序的方法,引入了直觉模糊向量内积的概念,并由此提出了直觉模糊集的直觉模糊变
针对<机械制图>的特点,作者通过调整课程章节的结构顺序,加强直观教学;增加板图练习,展示学生作品;利用高新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创造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机会等教学方法
桥头跳车是公路建成通车后出现的通病,它不但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且也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公路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分析了桥头跳车的主要成
在当前绿色云计算的背景下,“软件”将需要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或承担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或角色。软件是硬件的绿色行为和规格的规范者,在硬件的设计和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角色。
提问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