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12铝合金高速铣削切削速度对前刀面磨损的影响

来源 :粉末冶金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DC12铝合金凭借良好的塑性,较高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由于该铝合金较软、易粘附在前刀面,造成刀具磨损,本文对ADC12铝合金进行了高速铣削实验,研究了切削速度与切削力、前刀面粘结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刀具的粘结磨损机理.结果 表明: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切削力和粘结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铣削速度为600 m/min时切削力最大,前刀面粘结量也达到最大,切削力对前刀面粘结量有明显的影响.前刀面主要磨损形式为粘结磨损,在刀具表面氧化膜被破坏后,前刀面快速形成粘结层,粘结层在“负载-卸载”力的冲击下,先产生裂纹,随后脱落形成新的粘结层,粘结层的脱落带走了刀具的表面材料,使刀具发生粘结磨损.
其他文献
在铁基预合金粉中加入不同含量的CeO2粉末,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金刚石工具胎体,对烧结胎体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进行表征与检测.结果 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胎体硬度、抗弯强度与其致密度相关性很高,当CeO2的质量分数为0.5%时,烧结胎体出现了CuNi2Sn相,此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致密度达到最高0.9584,硬度达到最高值320.75HV0.3,比未添加CeO2的增加了16.83%,抗弯强度此时也达到最高值1515 MPa,胎体断口韧窝变深,晶界明显,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晶内和晶界处分布着CeO2颗
本文为解决钽钨合金(Ta-10W)在500℃时出现“pest”氧化现象的问题,采用料浆熔烧法在钽钨合金(Ta-10W)表面制备高温抗氧化涂层,通过在Si-Ti-Hf料浆中掺杂Mo元素对涂层进行改性,调整了涂层的热膨胀系数,制备出更均匀致密平整的涂层.研究掺杂不同含量的Mo元素对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Mo元素掺杂越多,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与基材越接近,涂层的微裂纹越少,抗氧化性能越优异;而与此同时,涂层中形成的MoSi2含量也越高,氧化成气态的MoO3含量也更多,不利于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当掺杂2%Mo元
本文采用真空热压烧结+热挤压+退火工艺制备细晶TC4钛合金,对制备过程中钛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热压烧结态TC4钛合金主要由α和β相组成,α相以等轴状分布,而β相则以细长片层状/针状分布于α相晶粒内部或晶界处.热挤压可以使合金中的α和β相尺寸明显降低,形成板条状细晶,从而使TC4钛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从热压烧结态的837MPa提高至983MPa,但此时TC4钛合金的断后伸长率最低,为9.6%.进一步的退火能够使热挤压态TC4钛合金发生回复和再结晶,β相由片层状/针状向颗粒状转变
以高纯SiC粉、Cu粉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SiC颗粒弥散强化铜基(SiCp/Cu)复合材料.采用SEM、XRD等方法,研究了球磨粉末形貌、粒度及成分均匀性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真空热压烧结SiCp/Cu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结果 表明:球磨转速为250 r/min、球料比为10∶1(质量比)时,球磨10h获得的SiC/Cu复合粉末成分均匀,无团聚现象;真空热压烧结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2%以上,SiC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热导电性能;其中,烧结温度85
采用电磁场与激光原位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得到具有网状TiC/TiB2组织的熔覆层,实验测试分析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及其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场实施前后熔覆层均形成了α-Ti、TiB对应的衍射峰.受到电磁场作用后,形成了只包含TiB的熔覆层,形成了更长的针形组织,没有生成颗粒结构.熔覆层达到了比基体组织更高的硬度,设置朝上的洛伦兹力时,得到的熔覆层显微硬度为620HV;当形成向下的洛伦兹力后得到的熔覆层显微硬度为550HV.受到稳态磁场作用之后,在熔覆层中只生成针形与棒状形态的组织,在稳态磁场作用下获得
运用铜模喷铸制备得到ZM5镁合金,在合金中添加SiC颗粒机械压实制备SiC/ZM5镁合金,采用高温固溶法对其进行加强.测试分析镁合金中加入SiC颗粒引起的晶粒细化效果与组织演变,对不同固溶温度条件下得到的组织特征及SiC颗粒的晶粒细化作用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C/ZM5镁合金中α-Mg具有HCP的晶体结构,当添加SiC后有助于获得大量的形核点,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晶界区域聚集了大量的Al,同时还有部分Si存在.固溶工艺可以使晶界部位形成的离异共晶[3-Mg17Al12组织与合金基体发生互溶.在第
本文介绍了稀土元素在钛合金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主要概述了稀土元素Nd、Y、Gd、Er、La对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蠕变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就稀土元素在钛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添加量、添加方式进行分析,并为实现合金性能最优化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立足于含稀土元素钛合金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限制因素,分析其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钛合金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FeSiAl合金粉末因具有较高的磁导率、饱和磁化强度及低成本的特点,在微波吸收领域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FeSiAl合金粉末的特点,阐述了微观结构调控、合金成分优化对其电磁性能的影响.针对片状FeSiAl合金粉末介电常数较高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表面包覆、微氧化、复合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对其微波吸收性能的调控机理.最后,展望了FeSiAl粉末未来的研究方向.
钛合金粉末冶金热等静压技术的出现,打破了钛合金原有的铸造、锻造的技术路线,进一步提高了钛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加快了产品生产周期.本文系统的介绍了钛合金粉末冶金热等静压的技术特点、粉末制备、致密化过程及模拟现状,并对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采用水气组合雾化工艺制备了高球形度的非晶软磁合金粉末,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的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金成分和粉末粒度对非晶粉末球形度和非晶形成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算了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矫顽力.将非晶样品粉压制成粉心,对粉心的磁导率、直流偏置能力和损耗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非晶磁粉的粒度、非晶化程度、饱和磁化强度以及矫顽力等对粉心的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