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可夫曾说过:“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标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 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首先要弄清学困生的类型及成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转化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类型及成因
学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一定的差距,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广。从现实情况来看,学困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比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困生。第二种是思想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外,大多数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家庭的不良影响。现在“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学校教育不当。如教育者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学困生时缺乏正确的方法和耐心等。第三,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网吧的诱惑等。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措施
不论属于哪一种情况的学困生,作为教师,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们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学习,还要使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1.排除学困生心理障碍,促其转化
学困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抬不起头来,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戒备心理、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让学困生体会到做人的尊严、成功的喜悦。给学困生多一点信任、关爱,少一些责难、嘲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学生戒备心理、逆反心理,让他们能与老师情感相融,“亲其师,信其道。”学困生大都有厌学心理和惰性心理,要排除这些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爱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教师首先要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有没有把他们当作累赘,认为拖了班级的后腿,从而对他们没有好脸色,伤其自尊。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学困生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生生互助。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配”的方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不仅达到各学习小组成员学习水平均衡、男女比例适当、性格互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还能够达到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小组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的的职责,对“小老师”层面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确定“一帮一”的学习对子。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学困生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只有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以对的局面。汇报时,鼓励学困生积极汇报,正确的,给予奖励,不正确,由组内同学耐心帮助纠错,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在小组内给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在组员的督促、帮助下渐渐地进步。分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更好地发展的同时,也使“学困生”得到更具体有效的帮助,促进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2)加强各任课教师间的配合,给学困生吃偏心饭。把学困生的情况介绍或印发给各学科任课教师,使各任课教师加强配合,课堂上,多提问学困生,提问问题不要太难,最好是他们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教师根据他们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积极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成功感,享受春风般的关怀,渐渐地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
(3)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父母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及成长的情形。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做好榜样,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敦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养成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措施;我们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萌发,出现多次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争取有所进步,成为一名好学生,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打开门窗,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阳光,给学困生多一些关注,让他们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我坚信“精诚所至”,总会 “金石为开”。
一、学困生的类型及成因
学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一定的差距,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广。从现实情况来看,学困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比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困生。第二种是思想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外,大多数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家庭的不良影响。现在“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学校教育不当。如教育者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学困生时缺乏正确的方法和耐心等。第三,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网吧的诱惑等。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措施
不论属于哪一种情况的学困生,作为教师,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们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学习,还要使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1.排除学困生心理障碍,促其转化
学困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抬不起头来,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戒备心理、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让学困生体会到做人的尊严、成功的喜悦。给学困生多一点信任、关爱,少一些责难、嘲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学生戒备心理、逆反心理,让他们能与老师情感相融,“亲其师,信其道。”学困生大都有厌学心理和惰性心理,要排除这些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爱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教师首先要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有没有把他们当作累赘,认为拖了班级的后腿,从而对他们没有好脸色,伤其自尊。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学困生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生生互助。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配”的方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不仅达到各学习小组成员学习水平均衡、男女比例适当、性格互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还能够达到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小组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的的职责,对“小老师”层面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确定“一帮一”的学习对子。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学困生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只有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以对的局面。汇报时,鼓励学困生积极汇报,正确的,给予奖励,不正确,由组内同学耐心帮助纠错,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在小组内给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在组员的督促、帮助下渐渐地进步。分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更好地发展的同时,也使“学困生”得到更具体有效的帮助,促进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2)加强各任课教师间的配合,给学困生吃偏心饭。把学困生的情况介绍或印发给各学科任课教师,使各任课教师加强配合,课堂上,多提问学困生,提问问题不要太难,最好是他们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教师根据他们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积极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成功感,享受春风般的关怀,渐渐地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
(3)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父母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及成长的情形。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做好榜样,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敦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养成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措施;我们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萌发,出现多次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争取有所进步,成为一名好学生,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打开门窗,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阳光,给学困生多一些关注,让他们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我坚信“精诚所至”,总会 “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