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检验画家的重要标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重,收藏界本月热点人物。
  任重是职业画家,1976年生于宁夏银川,祖籍河北。
  任重出生于书香门弟,父亲给他取名出于《论语—秦伯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并谆谆教导他:“汝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
  关于任重,最近的一条新闻是:2005年8月13日中贸圣佳十周年拍卖会上,任重的《雪竹图分,以35.2万元成交(见《美术报分8.13日报道,标题:中国当代优秀画家绘画专场成交率创出新高)。
  在近几年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拍卖会的中青年画家专场上,只要有任重的作品出现,就会成为这场拍卖会的一个亮点,不仅从未流标,且成交价屡创新高,可说是当前艺术品市场上的“绩优股”。所以,无论是嘉德、翰海还是中贸圣佳,在每次拍前宣传的新闻稿中都会提到这个年仅29岁的画家名字。
  
  从五六年前一平尺1千元,到目前拍卖会上一乎尺3万元。一份艺术类杂志在统计去年春秋两季大型拍卖成交记录时任重作品的价位甚至超过陈逸飞,排在第一位。有些收藏家在惊诧于任重画艺的同时,不相信任重仅有29岁,这被许多收藏家、拍卖行从业者,书画家称为“任重现象”。
  任重的画好在何处?收藏家们为何追捧任重的作品?3万元一平尺,贵吗?是炒作还是奇迹?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多位收藏家、拍卖行资深人士以及圈内的一些书画经纪人,也在网上几个艺术论坛中与同好进行讨论。有意思的是,聊及任重,无人不知,谈及其画,几乎众口一辞:“画的确实好”。但对于任重的作品为何在艺术市场上有如此好的表现,大家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为此本期特将任重先生介绍给大家,敬请诸公品评。
  
  任重的画好在何处?
  
  王锶珞:任重于花鸟、山水、人物、草虫,走兽、清供,楼台、舟楫各科各法皆擅胜场,且笔墨体势的典丽精髓,更有他画中的渊雅静穆、高古清逸,构图布局的匠心独运,空灵简静,诗跋题款的文采隽妙,处处体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书画的独特理解和自拓衢路的追求。他征服了的众多的观者,也赢得他在艺术领域的一席之地。
  诸文进:任重之画,其精丽处在设色,精辟处在笔墨,精到处在奇巧布置之中焉。笔墨首重线条,此吾国画之命脉所系矣,而任君尤精此道,操刀解生游见。观其笔绵绵若蚕吐丝,劲韧似琴弦铁线,回游流转,长抛激荡,此皆正传之法也,所谓出水曹衣,当风吴带,邈然高占神气,单此一法,自晚近任伯年,近人张大,千后无复传焉。今人专意于战颤之体,毂觫断续,夸饰取巧,实与任重舒展雍容之格有霄壤之别矣。
  
  为何收藏任重的作品?
  
  成都收藏家李先生:任重在我们那里成名很早,他经常往来于成都,成都画界的人很多都以为他是成都人,我看见他那幅《八十七神仙卷》上就有成都二字,其实他是宁夏银川人。我不会画画,但认识几个画得还不错的画家,七、八年前,任重就是他们谈论的话题,那时他只有二十岁左右。大家都很感叹他的精工和勤奋。曾有画家说他们组织笔会,别的画家都打麻将去了,他在画画,同室的麻将打完回来,他还在创作,睡完一觉醒来,他仍然在画:那个画家惊叹“怎么可能和他比啊!”早在五六年前,他的画价就不低,那时画好像还没有上拍卖行,也不存在炒作之嫌,我认识的两位画家给我们那里最高档的酒楼画画,十几张六七万元,说来也不低,但任重在那里一张就是三万元;他也曾说还有心认真学习古人十年,二十年,再说功到自然成的话,这点倒有点象大干先生:
  北京收藏家艾军:我有钱要买画,就买任重的-为什么?一,他的画好看:我虽不太懂,好不好看还是看得出来,陈逸飞画的就好看。二,非常精细:既然是工笔画就应该精细,就像雕琢一玉,雕工精美当然比粗制滥造的有价值:三,年轻,有升值空间,当然不是指到拍卖行去买;有人说他的拍卖行价格是因炒作虚高起来的,就算如此,但凭他年富力强、勤奋敬业的精神,相信虚高的那部分将来也可以弥补回来!任重年轻,再加上其画与现行的“学院派”标准相比有很大差异,当然会受到尤其是画界的争议:但画的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多画家不服气的是他的画价高,而不是他的作品不好。
  
  3万元一平尺,贵吗?
  
  某知名画家经纪人:任重画的很好,我很喜欢:但他这么年轻,价格都已经3万元一尺了,那等他5u岁的时候,该是多少钱一尺?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市场炒作的嫌疑。
  
  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某画廊主持人:其实以一尺多少钱定价这种方式,忽略了作品各不相同的质量,几乎每个画家都有优质的.一般的,或是次等品-我不知道这3万一尺是画家自己定的润格或市场流通价?还是拍卖价?要我说,3万一尺不贵,关键是看他作品的好坏,据我所知,最近任重有幅精品拍出30多万,核算下来应是9万元一尺;
  
  某著名拍卖行艺品部经理:我们可以说是最早拍卖任重画作的拍卖公司,那时他的画价的确很低,而且只要上拍,肯定能卖出去,中青年画家里算是佼佼者-此后,跟他也一直有合作,他的作品价格一路走高,大家都有目共睹。现在征集他的画比较难,中青年画家的作品我们一般都是直接从画家手里拿,可由于各个拍卖公司都追着跟任重要画,他画的又是工笔,产量不高,所以每次拍卖会能拿到他一幅大画是比较不容易的。我们的买家里喜欢他的画的人确实不少,水涨船高,价格走高也是正常现象。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不少如:“任重,画的是大干早年,不过比那时候的大干画的好!”之类的评价。2005年,画廊杂志做了一期“任重专辑”,与任重就他的创作、市场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访谈,有些话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特摘录如下:
  秦岭(记者):从您的作品,您对于传统的学习好像不仅限于某家某派,任重:是,但是“取法乎上”是必要的,不能忽视渊源,溺于湫浍。我年少时,是以大干先生的工笔入手,喜欢他作品的气度,他的功夫,修养都太好。另外,两宋的花鸟在那个时候临得很多,勾勒,敷染,学到很多方法,尤其喜欢赵佶。
  秦岭:张大干是由石涛、八大渐渐上溯追根溯源的。
  任重:是,而且张大千是一个传统绘画的集在成者,也是拉近我和晋唐宋元之间距离的最好中介。
  秦岭:您的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任重:因为顶极的东西,在你没有真正明白或者完全理解的时候,会有很深的隔膜,大干先生的画是最顶极的“翻译”,可以拉近这种时空以及审美意趣的距离。但后来我开始掉头不顾地画晋唐宋元,开始是局部的临摹,然后是通篇巨细无遗的响拓,再到后来,又局部的对临,及至缩本背临、放大意临,象背古文似的,下过很多“死”功夫。
  秦岭:有没有听到过负面的批评,同行是怎样看待您的成功的?
  任重:肯定有。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有各自的好恶:有负面的批评,只要不是带什么 别的色彩的,自己还是能静下心去听。我接触的画家不多,这方面的批评也很少亲耳听到,但一般不外乎几种:一、没有自己的个性,或者说没有自己的人个风格。二,作品的语言太单一,太传统,缺乏时代感。三、题材虽然广泛,但都是传统的,可能有炒作之嫌等等。
  秦岭:那您是怎么看待这些意见的?
  任重:首先,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上穷黄泉下碧落”,只有阶段,没有止境,我自己很明白的一点是自己还是在学习的阶段里,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功到自然成,最后是会看到彼岸的。至于中间的过程,都不要去津津乐道地去多谈,我不想太早追求“个性”,那都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不经意哪一天来的东西。
  秦岭:您曾提到“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有人说您是最严谨勤奋的画家,请问您是怎样认识这种精神。
  任重:当代中国画家从来不缺乏游山玩水,莳花养鸟、丝竹管弦的小情调,而恰恰缺乏米开朗基罗那样对待艺术的“殉道者”精神,我们看古人的绘画和流传至今的雕刻、瓷器、铜器,还有一切诗歌、辞章以及思想,一切最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却恰恰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了古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就是“用敬”之道。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画画是小技,画家是小人物,但是殊途同归,你欲成为典范,留下名字,艺进乎道,也必须和百工一样,有敬业精神,否则都是妄谈。画画因个人的目的不同,投入的热情也并不相同。有人当做修身养性,作为素质培养;有人当游戏,放松身心;有人当作工作,安身立命,而后视其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一而足:但作为画家,首先应把它视为工作,就是大干先生所提倡的“画家之画”。
  秦岭:现在艺术品市场以及收藏界在对您的作品追捧和认可的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您是怎样能保持一棵平常心,处理好艺术和市场的关系,又怎样认识这种关系呢?任重:市场是最实际的,它既残酷无情,又公平、公正、公开。市场对于艺术家来说,同样也是一种锻练和际遇,谁都无法预言中国当代艺术将会走向何方,但艺术市场将会对其前行方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则是不容质疑的。我作画的时间不短,20年了,但是出道是这几年的事情,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严格的说,自己对艺术市场里的规律不是很了解,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我的经纪人和朋友代为处理的,并没有直接接触买家和市场。毕竟画家自己并不擅长这些,而且浪费心智和精力:我倒觉得把画画好最重要。画家作为一个社会人,实际自己价值的途径是画出好的作品,能够积累,从而有长足的进步?这方面的压力,每个有责任心的画家都应该有。市场作为你艺术水准的一方面的判断,可以激励、鞭策、成就你,当然也可以诱惑你,打击你、毁灭你,这就要看画家自己的选择和你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应对能力。从某种角度去说,市场又是公正的,它可以抛开政治、意识形态,乃至文化差异等等各个范畴上的差异,做出它独有的取舍和判断,就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一部分画家,评论家,对一幅作品或某个画家的评价,通常和他自己的好恶,以及与他个人的修养与认识有极大的关联。他讲一个画家画的好坏,一幅作品有多少价值,基本上可以完全不负任何责任,更谈不上产生什么损失。但是作为艺术品买受方的收藏群体,他需要投入的恐怕不只是金钱,更需要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理解。从多个角度去印证艺术品和艺术家未来的发展,最后,再真金白银地去购藏、拥有。相比较而言,他们似乎较评论家和画家更加客观与负责。
其他文献
笔者收藏着一枚被泉币学家称为大字版的西夏国“乾元宝”汉文钱。此钱生坑出土,锈色佳美,楷书字体秀丽端庄,楷法合度,品相上佳。该钱币直径24.4毫米,厚度1.6毫米,重量4克。     西夏仁宗皇帝赵仁孝乾年间(公元1170-1193年)铸有铜、铁小平钱,马定祥批注本《历代古钱图说》139页:“‘乾元宝”,西夏仁宗乾年间铸,有真书、行书,铜、铁及西夏文钱。”唐石父著《中国古钱币》251
期刊
董大勇先生:  您好!  本人喜得古钱,上世纪80年代收集到一枚银质折十“崇宁通宝”,径3.28毫米,穿9毫米,重13.8克,含银量96%。此钱为传世品,面文为宋徽宗赵佶御书。铁划所钩的瘦金体,文字俊美,写法独特,包浆熟旧,正背面除传世中留下的撞击伤疤,还有许多刀划的痕迹。本人认为这是一枚雕刻的样钱。但由于知识浅陋,不敢妄下结论,特拍照片寄上,敬请指教。    山东 吴秉珍
期刊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附近的赣江两岸。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镇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是宋元时期独步一时的民窑。吉州窑釉色丰富多变,有黑釉、白釉、青釉、褐釉、绿釉、黄釉等;装饰工艺有洒釉、彩绘
期刊
陶币: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流通使用的一种镁土所制辅币,中心圆孔,表面红褐色,有“一分”和“五分”两种币值。其他时期陶质币多为冥钱。   站人:英国侵华期间在印度铸造的一种银元,称“英国贸易银”,面值壹元,背有女人像站立,右手执戟,左手提盾。我国俗称“站人”、“站洋”等。   鹰洋:公元1823年,墨西哥共和国成立后始铸。鸦片战争后,逐渐流人我国,数量巨大。一面有飞鹰啄蛇图案,另一面似冠,放射光芒。我
期刊
众所周知,田黄属福建寿山石,它是田坑石的代表。约在距今2亿多年前,由于火山喷发,岩浆夹在石缝中,经过地壳变化、地层压力、温度的烘烤、水的滋润等多种地质演变的作用而形成。     田黄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整个地球上,只有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横阔凡数丈”、长约10余华里的狭长水田中才有出产,离开了这片水田,离开了那缓缓流过这片水田的寿山溪,也就没有了田黄。即便是这片狭长的水田,还被分为上
期刊
五年前某日上午,天阴。笔者去西安古玩市场,在自称为周至县人的两位中年男摊主的摊位上寻觅,购得一枚“咸通玄宝”古币,摊主说他是在本县市场购得的。笔者以前曾想过,唐代铸过咸通玄宝钱,但买过赝品,并无见过其真形。身处古都,应多加小心观察,留意该币踪影。真巧,终于在那天被我有缘相遇发现。  该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铜质、锈色:青铜质,面、背皆呈暗红紫黑色,肉部还带有些绿锈色。在正、背面(尤在背面)廓
期刊
编前语:三个月前,一件绘有鬼谷下山的元青花在英国佳士得拍出1400万英磅,折合人民币2.3亿元,创出中国艺术品有史以来的天价,令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之一震。倾刻,一件乾隆御制珐琅彩双耳瓶就以超出元青花拍卖估价8000万的天价在10月23日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场上亮相。这件仅有巴掌高的小小瓷瓶,是有史以来拍卖估价最高的中国瓷器。当时鬼谷下山元青花在拍前的估价仅为1000万港币,而这件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
期刊
读贵刊由袭迅先生所著《乾隆青花文房四件套瓶赏读》一文,就文章内容和套瓶实物图片,谈一点本人的看法与龚先生商讨。  乾隆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花样纷呈,各种奇巧之物,造型规整,精美华丽。就观赏的瓶类来说,创烧了转心瓶、转颈瓶、交泰瓶,这些瓶体的部分结构虽能活动,但不可分开。胎体之间能活动又可分开的瓶只有   “盒瓶”,造型为折沿小撇口,细颈,扁腹,腹部可分上下两节,上节有底呈瓶状,下节
期刊
北京永乐    470件近现代书画拍出9700万  11月3日,获得世界著名拍卖公司之一的“佳士得”公司商标授权的永乐国际拍卖公司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举行“中国近现代画”拍卖。这是永乐拍卖的首次拍卖活动。拍卖会中买家竞投踊跃,多件作品均以高价成交,总成交额超过9,700万人民币。拍卖会中最为瞩目的是吴冠中的《白杨林》,经过一番激烈竞投后,成交价高达672万人民币。会上另一焦点作品为林风眠《四美图》
期刊
古玩也称古董,古玩市场的开放、  关闭始终争议很大,有人赞同开,有人坚决关。一说古玩就和文物联系到一起,一和文物联系到一块就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多少人感到深不可测,玩古玩就得有钱,没钱还敢玩古玩,其实不见得,有大玩、有小玩,有玩宫廷的、有玩贵族的,也有玩民间民俗的,玩法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花钱多少也不一样。古玩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凝聚和反映了时代的历史痕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