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余华的《活着》都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作品,二者对人生之苦难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在表现人对苦难的强大承受力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以“生命的苦难”入手,比较两个主人公消解苦难的方式,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即索科洛夫一直在“抗争命运”,而福贵则持的是“顺从天命”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对两位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生命;活着;苦难;对比;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2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之一《一个人的遭遇》,描写了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的卫国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小说文本由主人公的回忆与讲述构成,仿佛索科洛夫在与读者面对面地倾诉自己的不幸,小说的基调深沉有力,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悲愤震撼的氛围。
  《活着》的作者余华一向擅长描写“人生苦难”这类题材,文字平实,却字字力透纸背,穿透人心。《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原是一个出身地主家庭的富贵少爷,但因其不务正业,日日吃喝玩乐,挥霍家财,最终家产被输得精光。父亲因家世的败落而心灰意冷,意外从粪缸摔下而亡,母亲病重卧床不起,很快也撒手人寰,女儿凤霞因没钱治病而耽误了病情,不幸成了哑巴,儿子为救县长夫人而被抽血过多致死,妻子家珍因病不治而死,女儿成了家却因难产而死,女婿在工地上又被水泥板夹死。最后竟连与他相依为命的外孙也离他而去,那个叫苦根的孩子是因吃豆过量撑死的,倒不如说是被饿死的。经历了这么多生命不可承受的苦难,福贵仍然选择了坚强地活着,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韧度。
  两者都讲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人生的劫难之后,依旧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普通人生命力的顽强,尽管他们平凡,但一直在最庸常的生活中证明着个体存在的意义,在背负着生活重荷的同时,依旧保持着人性的美好。但二者在“人生苦难”的表现方面有着不同之处,下面就针对这一点展开具体的论述。
  1、索科洛夫的“不认命”和福贵的“顺从”
  通过对文本仔细的阅读,就可发现,面对生命中沉重的苦难,索科洛夫一直以抗爭的态度来对抗,不服输,不顺从命运的安排。而福贵采取了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他一直以顺从的姿态去接受生命中的不幸。
  二者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差,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时代背景分不开的。索科洛夫生活的时代,是经历过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饥荒的洗礼的,尽管人生中磨难重重,他始终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与敌人周旋期间,索科洛夫表现得很勇敢,丝毫没有屈服和动摇,誓死捍卫民族气节和个人尊严。这种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一生,使他在那些非人的生存环境中,能够坚强面对,顽强地与死神对抗,才使他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的悲剧还没有停止,战后,至亲家人纷纷惨死,面对这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他充满了哀伤和愤怒,甚至他质问生活:“生活啊,生活,你为什么那样折磨我……”这一次,生活仿佛将索科洛夫逼入了绝境,但是他仍然没有屈服。他收养了因战争而失去家园的孤儿凡尼亚,决定将他抚养成人,这是他能够生存下去的一个慰藉,也是反抗命运的另一种方式。索科洛夫的一生都在抗争,像一个顽强地战士,与生命中的苦难苦苦周旋,他不认命。
  而福贵则不同,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位命运的顺从者。他的一生都在经历着苦难,这些苦难是当时社会悲剧在个人生活中的投射,但是他从未意识到悲剧的根源。面对无常的命运,他总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哪怕是家道中落,亲人渐次离去,原本的幸福圆满一点点瓦解,他都不曾抱怨和抗争,只是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默默忍受命运抛给的痛苦,并在这些苦难中走向达观和超脱,去领悟并接受宿命般的人生无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挣这个挣那个,挣来挣去赔了自己的命。”他不再为死悲伤,或为生而欢悦,仿佛参透了生死之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对他来说,亲人活在自己心里已是足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一古训,福贵对此坚信。晚年时的福贵,越来越知足,言语间透露出更多平和。
  2、作者的审美观和创作个性不同
  肖洛霍夫是苏联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是从历史的高度来审视革命、战争与个人命运的冲突,直面现实,内容以展示战争、革命给人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和带来的灾难为主,包括因此而造成的人性的压抑与扭曲,旨在引导人们痛恨战争、思考革命的意义,更多地唤起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活着》的作者余华在创作上,采取的是以同情的目光看待现实,正如《活着》所体现的,福贵的生命意识恰恰是作者认同的,那是古老中国生存智慧的一种体现。对于中国人来说,活着是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只有活着,只要活着,这种追求长久的生命和消解苦难的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命题。
  3、对当代学生的启示
  现在,在教育系统中全面推行的就是素质教育,使得身处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收到一定的教育,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学生的表现欲也有很好的效果。当然,其中有一种方式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之一,那就是通过阅读名著,通过阅读适合学生的名著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交口才能力,还可以间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名著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本文介绍的就是学生通过阅读余华的《活着》和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可以得到的启示,通过上文对两篇著作的叙述,可以看见:在读余华的《活着》时感受的最深的应该就是感动,福贵老人这半生的遭遇正是对“从普通人的类乎灾难的经历和内心中,发现生活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最好的解读,整个文章的叙述风格非常的朴素、冷静,并且非常的具有控制力,更是使文章融入了含而不露的温情与幽默。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解读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索科洛夫以及他的一家人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让人们看见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也从中感受到了经历深重灾难的苏联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勇敢精神,整片文章的创作风格和美学风格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一篇瑰宝。从这两篇中外文章中,从文章的叙述手法和写作手法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讲解材料,从文学的方向和创作的方向向学生解读提升自身社交口才能力的方法。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之上,对文章的叙述手法做仔细的研究,加以分析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以为社交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帮助。   4、影响和借鉴
  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品读,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主人公带来的,还有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的创作手法。
  4.1首先就是文章运用了人称交互的叙述方法。所谓叙述,就是把任务的经历以及发生事件的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根据作者立足点的不同,可以将叙述分成两种形式,分别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前者可以产生更加亲切、真实、感人的文学效果,不过对于叙述人的主观立场来说就会比较容易受到限制,还会受到时空、客观处所的限制,不可以写“我”以外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独白;和前者相比,后者的叙述就不会受到这么多方面的限制,但是很难将文章写得亲切和感人。
  《一个人的遭遇》和《活着》这两部作品都是很巧妙的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使用的方式进行叙述,采用这样的方式就很好地避免了自身的缺点。当然,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使用的方法是比较传统的,因此不能仅仅从这一点就说明两部作品的影响力,但是这种方式可以在社交能力提交方面提供一个借鉴。
  4.2人物与细节的相似。索科洛夫和福贵在生活方面都有过比较放荡的行径,前者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改好了,后者是在败家之后才有所悔改,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对家的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
  4.3悲剧一样的美学风格。在主人公失去亲人的状况下,那种感觉如同失去人生的希望,正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带着希望勇敢的生活下去。《一个人的遭遇》作者肖洛霍夫对战争一直是持有否定的态度,所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宣扬的都是在战争的情况下家破人亡和流离失所的恐怖情节。《活着》也是这样的,在开始不幸短暂的休止,迎来的就是新的不幸。余华正是以这种比较冷静的笔调来描写死亡,还有对暴力和血腥的描绘,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对人性的残酷进行了揭示。总体而言,两者都是对于人生悲剧的一种描写。
  5、创新之处
  《活着》作者余华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上立足开始创作的,他将民族历史、个人体验与外来的借鉴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给人印象深刻难以忘记的人物形象。但是不得不要指出的是,余华写到的这些故事内容都是中国特有的,这些渗透了他对人生的一些感想和思考,同样也可以看出他的创新精神。
  首先,这两部作品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以此创作出了这两部现实主义作品,不过在主题方面还是有差别。《一个人的遭遇》讲述了战争灾难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描写了普通人的精神与美德,其主题正是歌颂平凡的俄罗斯英雄和反法西斯战争。《活着》相比而言,着重写到了个人命运,写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经历,福贵也许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但是在人格方面却表现出了不一样的魅力,这就要归功于他震撼人性的命运。
  其次,从一个人的命运写到了多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在叙述中,主要着重的描写了索科洛夫的形象,写到了他是怎样浪子回头,成家经历磨难的过程。《活着》在描述上,几乎写到了所有出场人物的一生,作者为此都给出了很多的信息,这样就帮助了读者更好地去想象人物的命运如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余华描写了在这些人物生存的舞台上各自属于自己的剧情,这样就更能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和当时整个社会的风貌。
  最后,对于抗争和对立的矛盾也有效的消除。死亡和求生是对立的,还有生存和贫穷的对立,面对这些和人相对的力量,和它进行抗争的人,必须要掌握更加强大的力量才能战胜它,这样才能做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立的情境中才产生了艺术的美感。如果缺少了这样的一种矛盾冲突,那么就不会产生人性的一种升华,那就不会给心灵以震撼。余华保持的是在理解之后的一种超然,他诠释出的更是活着的一种意义。
  6、结语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苦难是伴随生命的永恒存在。尽管两部作品表现方式不同,但都彰显了主人们面对苦难表现出的,顽强、坚韧、乐观、厚重的品格,这种精神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也给人们以力量和战胜困苦的勇气,这也是作家创作的意旨所在。当然,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从文学叙述手法方面还可以掌握到提升自身社会交际的能力,两篇文章在叙述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很多文学手法,对于理解故事情节有着很好的帮助,同时将这些手法加以理解和吸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两部作品都有着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曾雪雨.对苦难的抗争与忍耐——比较《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117~120.
  [2]刘亚丁.《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或默示录[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4):21~24.
  [3]孟繁红.《一个人的遭遇》艺术创作视角的转换与生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1):61~64.
  [4]范小青.简论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5~6.
  [5]冠荣波.向死而生,为活着而活着——《活著》的存在主义解读[J].青春岁月,2012,(13):45~46.
其他文献
摘 要:20世纪80年代,维吾尔族的诗歌领域在内地汉族文学以及周边地区文学的影响下不断吸收新因素,朦胧诗的出现及其发展是最为典型的表现。本文利用丹纳提出的文学决定三因素理论评析维吾尔朦胧诗的代表人物阿迪力·吐尼亚孜的《在喀什的地球》一首诗,以便解释特殊时代对维吾尔朦胧诗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维吾尔朦胧诗;丹纳;种族;环境;时代  作者简介:阿丽耶·如苏力(1992-),女,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
摘 要:中国文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很多作品中都有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和分析,其中著名作家矛盾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中的很多内容都饱含着对社会现代性的追求。该小说几乎是用写史的方法向人们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展示了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文章主要对《子夜》一文中所体现的现代性追求以及多重缺失进行分析。  关键词:《子夜》;现代性追求;缺失分析  [中图分类号]:
2019年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个与南京相关的喜讯:南京申报“世界文学之都”成功了!从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到鲁迅、巴金……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家,都和南京这座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城市的每一隅留下了文学的踪迹。  据悉,早在2016年,南京就提出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的目标,此后矢志不渝地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摘 要:新世纪以来,文坛中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在作品中以“疯子”“傻子”的非常态形象作为主要叙述人物,这种现象的出现一直以来都饱受议论,也因其功能的复杂而见仁见智。《秦腔》和《尘埃落定》两部小说都曾获茅盾文学奖的殊荣,贾平凹与阿来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非常态人物来叙述故事,借此使作品承载了深刻的主题。  关键词:尘埃落定;秦腔;非常态形象;叙事策略  作者简介:刘牧宇(1996-),男,汉族,江苏连云港
作者简介:刘红(1967.10-),女,汉,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人,小学一级教师,1985.9-1988.8锦州市第二师范学校大专就读,1988.8至今在钢屯小学任教。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今天,天气晴朗。学校决定进行冬季体能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一至二年级的坐位体前屈,三至六年级的仰卧起坐、50米跑。我负责仰卧起坐项目。  我裹紧大衣,将脖子上的红色围巾调整了一下,面朝南,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備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
摘 要:《特里斯坦与伊索德》是典雅之爱的代表作之一。典雅之爱被学者普遍认为是浪漫爱情的源头,也是最早产生人文主义萌芽的文学题材之一。本文将通过研究《特里斯坦与伊索德》中的爱情故事,探索典雅之爱中的人文主义光辉,揭示十二世纪欧洲精神解放的过程。  关键词:特里斯坦与伊索德;典雅之爱;人文主义;精神解放  作者简介:王宇晨(1995.8-),女,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海伦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法国文
摘 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参与式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探讨仪式化元素在参与式纪录片中的作用及规律。实施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对参与式纪录片与传统的观察型纪录片的对比和研究,从而知晓参与式纪录片中突显出的仪式化元素。最终的结论是两者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参与式纪录片中的仪式化元素更为突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只有不断探寻其中的规律和元素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和运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下班时间,北国齐齐哈尔市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匆匆。  位于城市CBD商圈爱格广场大厦七楼的黑龙江铭吴律师事务所依然灯火通明。办公室里紧张忙碌,律师们加班加点,为第二天的诉讼工作做着各种准备。  站在落地窗前,铭吴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健陷入沉思,他无暇欣赏窗外都市夜空的美丽景致,“事情太多了,千头万绪的!”  25年公众维权守初心  张健大律师,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法律系,20
摘 要:近代汉语上承上、中古汉语,下启现代汉语,具有重要的语学研究价值,此阶段频繁出现逆序词,如“管情”与“情管”。明代中叶的《金瓶梅词话》中“管情”出现32次,然而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中却只出现一例,反而逆序语“情管”出现65次。两者出现交替原因与双音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语义扩大相关,即“情”这个单音词在《醒世姻缘传》时代语义扩大,使用功能增加,组合形式丰富易产生逆序现象。  关键词:“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