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沙区胡杨林健康序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sha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50个胡杨林样地调查资料对民勤沙区的胡杨林健康状况进行模糊判别分类,并以其中19个样地的土壤取样测定数据,分析胡杨健康指标及伴生植物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速效P以及土壤粒度的关系.模糊判别分类结果表明,健康序列1的胡杨无枯枝枯梢且更新苗相对最多;健康序列2的胡杨植株最高且龄级数最全,更新苗次多;健康序列5的胡杨过熟株、成熟株、中龄株和幼龄株均有枯枝枯梢,且样地上无更新苗.胡杨林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土壤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是靠近农田水分条件好的地块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好;土壤pH值在8.0左右时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土壤pH值>8.5胡杨林健康状况最差;胡杨林的健康状况与土壤有机质和全N及速效P含量正相关;健康状况较好的胡杨林地土壤中细砂、粉粒和粘粒含量较高.在民勤沙区,土壤干旱缺水是导致胡杨林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pH值在8.0左右的微碱性细沙地上的胡杨林相对较健康.对目前退化的胡杨林应适当补充人工灌溉,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5% 以上.营造人工胡杨林要选择靠近农田边缘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0~60 cm的土壤速效P和0~20 cm的土壤细砂含量较多的土壤胡杨更新苗相对较多,可作为选定胡杨造林地的依据之一.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油葵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玉米秸秆分别与尿素、褐煤基有机肥联施调控碳氮比还田后对土壤肥力及油葵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玉米秸秆(CK)相比,玉米秸秆+尿素(T1)、玉米秸秆+褐煤基有机肥(T2)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磷、钾含量,其中现蕾期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3.3%和5.6%,钾含量均提高了10.0%,T1、T2在现蕾期和收获期的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0.5%和12.4%,另外,T1、T2收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15.0%和31.0%;土壤微量元素中硼含量显著增加,而显著降低锌、铁含量;重金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陇中沿黄灌区胡麻宽幅匀播条件下的肥料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使宽幅匀播胡麻显著增产,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胡麻单株分枝数和单株果数,提高单株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量分别由75.0 kg·hm-2、37.5 kg·hm-2和22.5 kg·hm-2增加到225.0 kg·hm-2、112.5 kg·hm-2和67.5 kg·hm-2,宽幅匀播胡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由35.3%、26.6%和21.4%降低到15.8%、11.1%和9.5%;氮、磷、钾肥料农学效率分别由9.4 k
林分类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功能,是土壤质量评价及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的关键,然而,辽河上游尚缺乏类似研究.本研究选取该区域黑皮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等5种典型人工林进行野外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共测定了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对不同林分进行差异比较,并综合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樟子松林土壤最大蓄水量(36.6%)、毛管持水量(34.3%)和田间持水量(34.3%)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分类型,土壤物理
为探究不同钝化剂对潮棕壤镉(Cd)污染的原位钝化效应,选择Cd污染潮棕壤作为供试土壤,玉米为模式作物,分别用石灰、海泡石、有机肥、腐植酸和炭基蚕沙作为钝化材料,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土壤pH和有效镉含量、玉米植株(籽粒和茎叶)Cd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钝化剂均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Cd含量,石灰、海泡石、炭基蚕沙、有机肥和腐殖酸使土壤中有效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6.1%、22.7%、21.6%、18.2%和17.0%;同时显著抑制玉米籽粒对Cd的吸收,有机肥、海泡石、石灰、炭基蚕沙和腐殖酸玉米籽粒中C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ERI)已广泛用于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但以往采用了针对淡水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毒性效应因子.本研究基于上地壳、土壤、淡水、维管植物、人体中的元素丰度,参照瑞典学者H?kanson的方法,估算和建议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毒性效应因子.As、Cd、Co、Cr、Cu、Hg、Ni、Pb、Sb、Zn的毒性效应因子分别为15、30、12、10、6、40、7、7、15、1.提出了上述10种重金属土壤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分级体系:PERI<160、160≤PERI<320、320
以青海省祁连圆柏天然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全N(TN)、全P(TP)及化学计量比对海拔与土层的响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深入了解青海省祁连圆柏林土壤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土壤SOC、TN、TP、C:P、N:P随海拔与土层深度增加均呈现减小趋势;不同海拔与土层深度间C:N无明显变化.SOC与TN在不同土层深度与海拔梯度间表现出协同变化特征;TP的空间变异性小.2)土壤理化性质、气候、植被因素对土壤C、N、P化学计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土壤含水率是主要影响因素
利用CIRASⅡ光合测定系统对塔河中游不同生境下生长的中龄林天然胡杨林光合生理参数进行测定比较,探究天然胡杨林对不同生境适应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中生生境条件下的天然胡杨林最大净光合速率(P nmax)极显著高于其他生境下生长的胡杨林,旱生生境下天然胡杨林LSP、LCP和Rd显著低于中生和水淹生境.天然胡杨林除了Tr外,Pn、胞间CO2浓度、Gs和WUE对光强敏感,其中胞间CO2浓度与光强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不同生境下Tr、胞间CO2浓度和Gs之间差异极显著(P0.05),但其大小有差别.中生生境下天然胡杨
应用Simpson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对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植被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含水量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荒漠过渡带共有植物12科31属37种.灌木以红砂-珍珠猪毛菜为优势群落,草本以三芒草-苔草群落为优势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的特点.2)群落在植物生活型上以旱生、超旱生或盐生的小灌木和1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地位.3)灌木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和多
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及种子大小对梭梭种子萌发和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土壤含水量2%的处理时小粒种子不能萌发外,其他水分条件下大、小粒种子均可萌发,并均出现随含水量增加萌发率逐渐增大的趋势,含水量为30%时大、小粒种子均出现最大值.土壤水分含量>8%时,大、小粒梭梭种子均可实现快速萌发,萌发速率间无显著差异,但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大、小粒种子的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两者呈随含水量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含水量为15%时达最大值.土壤含水量为2%和30%的处理中梭梭种子即使萌发但幼苗也难
探索干旱区绿洲耕层土壤水盐空间分异规律对土壤盐渍化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反距离加权、局部多项式、径向基函数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土壤水盐含量的空间插值,并利用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决定系数对4种插值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分析不同海拔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水盐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层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总盐>电导率>含水量>pH值,pH值属于弱空间变异,电导率和土壤总盐属于强空间变异,土壤含水量为中度空间变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