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板需要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步以及全球经济企稳和复苏的进度,积极筹备择机推出,首先应抓紧时间准备相关制度
国际板将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又一个创新,它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其次,推出资本市场国际板有利于我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建设,资本市场的国际板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重要接口。第三,开设国际板也有利于完善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货币国际化前期的一个必经开放过程,即开通本国股票市场的国际板。第四,通过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我国境内资本向外流动,依此可调控我国境内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预期,有效地缓解我国资本、贸易和生产在全球经济中的不平衡。
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开通国际板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准备。从外部条件来讲,一个是要有本国良好的金融监管及资本开放环境,另一个要处于国际资本市场周期中良好的推出时机。进一步讲,国际板的推出要在本国资本开放或初步开放情况下实施,并应提前制定好外国企业在本国发行上市的规则,经过试点成熟后再行推出。
目前,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度来看,尚不具备马上开通国际板的条件,一是我们的资本项目没有开放,二是人民币没有真正国际化。我个人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需要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步以及全球经济起稳和复苏的进度,积极筹备择机推出。首先应抓紧时间准备相关制度,当前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讲,要积极研究并提前出台相关国际板发行的制度办法,以此为投资者和发行者提供市场教育和培育,以便在条件成熟时能够顺利推出。其次,在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资本市场国际板等金融工具和渠道的重要作用,使用好和利用好国际板的推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和资本流动的可控性。第三,要创新性地推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国际板创新产品,如采用人民币记价发行、红利发放人民币记价、国际板企业人民币可转债、国际板企业公司人民币债券等等。
关于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的首批发行企业的选择,我个人建议,首批国际板的试点上市公司门槛应是较高的,应优中择优,优先选择一些在中国有业务或业务往来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红筹股企业,在企业的行业选择上,应重点着眼于新能源、新技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高成长性高盈利能力的产业链高端行业,重点考虑该类企业是否有中国业务,对于只为融资而来的纯外国企业要尤其慎重,监管上要用上市条件加以控制。企业上市后,我们的监管除了要关心募集资金的使用用途,还要明确利润如何分配。应允许境外公司在境外将利润汇入境内,兑换为人民币并分配给国内的公众股东,使得我国国际板上交易的证券获得分红,具备投资价值。
此外,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上市的推进也要分四步走:一是优先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二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优质企业;三是开放欧美先进技术型企业,如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低碳经济等企业;其后,再全面开放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的准入。
总之,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的推出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板是大势所趋,当前在上述条件尚未完善之际,应积极研究探索并做好相关准备,待政策、制度和技术成熟后,配合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板。
国际板将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又一个创新,它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其次,推出资本市场国际板有利于我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建设,资本市场的国际板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重要接口。第三,开设国际板也有利于完善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货币国际化前期的一个必经开放过程,即开通本国股票市场的国际板。第四,通过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我国境内资本向外流动,依此可调控我国境内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预期,有效地缓解我国资本、贸易和生产在全球经济中的不平衡。
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开通国际板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准备。从外部条件来讲,一个是要有本国良好的金融监管及资本开放环境,另一个要处于国际资本市场周期中良好的推出时机。进一步讲,国际板的推出要在本国资本开放或初步开放情况下实施,并应提前制定好外国企业在本国发行上市的规则,经过试点成熟后再行推出。
目前,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度来看,尚不具备马上开通国际板的条件,一是我们的资本项目没有开放,二是人民币没有真正国际化。我个人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需要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步以及全球经济起稳和复苏的进度,积极筹备择机推出。首先应抓紧时间准备相关制度,当前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讲,要积极研究并提前出台相关国际板发行的制度办法,以此为投资者和发行者提供市场教育和培育,以便在条件成熟时能够顺利推出。其次,在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资本市场国际板等金融工具和渠道的重要作用,使用好和利用好国际板的推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和资本流动的可控性。第三,要创新性地推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国际板创新产品,如采用人民币记价发行、红利发放人民币记价、国际板企业人民币可转债、国际板企业公司人民币债券等等。
关于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的首批发行企业的选择,我个人建议,首批国际板的试点上市公司门槛应是较高的,应优中择优,优先选择一些在中国有业务或业务往来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红筹股企业,在企业的行业选择上,应重点着眼于新能源、新技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高成长性高盈利能力的产业链高端行业,重点考虑该类企业是否有中国业务,对于只为融资而来的纯外国企业要尤其慎重,监管上要用上市条件加以控制。企业上市后,我们的监管除了要关心募集资金的使用用途,还要明确利润如何分配。应允许境外公司在境外将利润汇入境内,兑换为人民币并分配给国内的公众股东,使得我国国际板上交易的证券获得分红,具备投资价值。
此外,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上市的推进也要分四步走:一是优先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二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优质企业;三是开放欧美先进技术型企业,如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低碳经济等企业;其后,再全面开放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的准入。
总之,我国资本市场国际板的推出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板是大势所趋,当前在上述条件尚未完善之际,应积极研究探索并做好相关准备,待政策、制度和技术成熟后,配合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