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mer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笔者在初中教学实践中设计课堂提问有以下体会。
  一、 激趣性提问,增加思维活动的愉悦氛围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抽象难懂、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如果处理不好,学生难免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愉悦的情景,使学生带有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寻求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枯燥无味的数轴概念时,一上课我就提出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带有香味的通俗问题:“谁吃过牛肉串?”牛肉串?难道它与今天所学的内容用什么联系?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提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好奇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再通过打比方,直线比作串,牛肉片比作数,这样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变得趣味横生,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 迁移性提问,拓展思维活动的空间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去。通过类比、对照更易于学生掌握。如:从列代数式迁移到求代数式的值,从代数式的值迁移到解方程,从解方程迁移到解不等式,迁移到二次函数等。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首先提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然后列在黑板上,接着问学生:“你们能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解不等式3x-5>2(x 9)吗?”于是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地解这个不等式了。这样提问能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对象迁移到未知对象上去,较好地把握思维的方向和改变思维活动的定式,拓展思维活动的空间,从而使问题得到灵活而圆满的解决。
  三、 铺垫性提问,解除思维过程的障碍
  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本课用到的旧知识,以达到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同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使思维活动易于过渡。例如:在讲授梯形中位线定理时,首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把一大一小两腰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倒放组合在一起。继续问:“能否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梯形定理的性质,并使本定理获证”,这样提问,就为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紧紧围绕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积极去思考,减少思维过程的障碍,从而探求本定理的证明思路。这样证明的主要特点——添加辅助线就显而易见了,难点也就解决了。这种提问能降低思维难度,分解思维难度,减少思维阻碍,顺利完成思维活动的过渡。
  四、 设问性提问,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经过一定的努力,从而得到解决问题思维途径。教师在讲课时采用设问、与学生一起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设计的思维情景,探究问题的奥秘。例如,在讲“圆”的概念一课时,教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可不可以做成别的形状。比如三角形、四边形?学生答:不行。教师问:为什么不行?学生答:因为三角形、四边形的车轮不能滚动。教师问:你们说三角形、四边形的车轮不能滚动,那好,做成椭圆的吧,可以滚动了,行吗?学生笑答:不行,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像骑马那样。教师问:为什么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原因在哪里?生答:椭圆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不等。教师问:什么样的图形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呢?这样一番问答,学生很容易想到,圆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样终于找到了开始时提问的答案。通过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很自然地突出圆的本质属性,最后引出圆的概念。教师通过设问,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问题的设计要使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又说不出,处于欲答不能,欲罢不得的状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强课的吸引力。
  五、 激疑性提问,培养思维活动的深刻性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也。”又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至此方是长进。”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学习中很少发现问题,教师若能在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及时提出问题或疑点,然后与学生共同设疑,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平行线定义时,学生并不难理解,但要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不妨这样问学生:“平行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一限定呢?”能不能举出一两个“两直线不相交”的其他不同例子呢?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产生疑点,必定深入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思维活动和记忆也显得深刻了。
  六、 析误性提问,培养思维活动的批判性
  数学知识除了应从正面讲解以外,还应做一些反面文章,即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提问,让学生从正确与谬误的对比中明辨是非,以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和批判性。如:学生对等式的变形,经常忽视必要的条件限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出如下问题:下面让我们来证明两个数字相等。学生看到结果后,感到惊诧,思维发生冲突:2=1,竟有此事!这时,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错误必定被揭穿,而留下的印象必定深刻。
  七、 发散性提问,培养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交错地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大,必须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在讲解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提问,或题目引申性提问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常见的“对不对”“是不是”“能不能”等显得过于简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讲究提问艺术,把握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欲、竞争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遵义市遵义县平正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患者男,74岁。因左下肢活动不便伴记忆力下降5个月于2007年6月7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曾因左下肢活动不便于我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示语言欠流利,双眼向右侧凝视,左侧鼻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真正地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唱主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说读"就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方法。"说读",是教师仿效教学"说课"的形式,引导学生
目前,关于HI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报道较少。我科对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采用此疗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基本功是指学习专业的基本技能,是提高专业能力的技术保证,这一点所有搞专业的人都很重视。但是它与音乐关系是怎样的?相当一部分不清楚。有些同学整天为技术而练习像个“匠人”,还有的人好高骛远不肯作细致的基本功练习,还有的是作品合成后才想到音乐。专业学习中只重视技术练习,不注意音乐表现的问题。不管是那种现象,再现音乐时出现的技术与音乐表达不准确的问题,直接影响专业的学习与提高,影响学生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的
患儿男,12岁。因反复咳嗽,喘憋,意识不清1月余,发热2 d入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反复喘憋,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后病情再次加重,于2007年3月14日9 pm急来我院。
前不久,笔者去一所学校参加座谈会。座谈会请来一批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大学招生宣传提出建议。大学这种做法令笔者兴奋,因为了解学生想什么,对做好招生十分重要。在以前。大学是不太注重学生想什么的。  但是,听完大学生们的发言,笔者却兴奋不起来。  二十多个前来参加座谈的学生,有一半提到的建议是。大学在招生宣传中,要多介绍校园有多么美、多么大。以及学生的住宿情况、校园生活情况;还有的建议,应着重介绍学校的院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庭开始加大了对儿童艺术教育方面的投资,钢琴以它丰富的表现力和系统的教学手段而受到家长们的欢迎。许多家长为孩子购买钢琴,聘请钢琴教师,让孩子踏上了学琴之路。其实,让孩子从小接受音乐教育,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目的,那就是并非让他们将来成为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以钢琴为途径与音乐交朋友,从而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
大运动量训练后血红蛋白、血睾酮及相关指标低下一直是困绕运动医学界的热点问题,其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营养、运动负荷、休息、自身体质等有关。近年来,我们根据中
GPS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
程序设计语言是各类学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程序设计是一种构造性的技术。在日常的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怎样开展这种构造性的又具有创造力活动的教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