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cSpace的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来源 :中国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ngtou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文献的学科属性主要涉及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高产出机构主要集聚在国家推进建设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一般是经济管理或城市规划设计类高校或科研院所;《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研究》等是主要支持期刊,北京市明显是高支持期刊的聚集地;研究热点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和产业结构等领域,研究热点演變历程划分为1998~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三个阶段,理论基础拓展、配套支持政策设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知识图谱;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694(2019) 06 - 0110-11
  [作者] 张美云 副教授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西安 710063
  王 慧 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 北京 100054
  2005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的最高层次,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并具有既定区域的国际性和国家层面的中心性等特征。2008年1 2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指出要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201 0年2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5个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5月至201 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规划[2016]91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6] 265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7] 15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通知》(发改规划[2018] 220号)等提出建设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4个国家中心城市。至此,国家明确推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一共有9个,如成都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及商贸物流中心、西安是丝绸之路国内起点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城市,各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聚带动等重要作用逐渐体现。
  文献计量学综合运用统计学、数学和文献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文献数量、题目、关键词、高产出作者、高产出机构、高支持期刊、被引用文献等指标,能够可视化呈现既定研究问题的发展现状和演化趋势。[1]目前文献计量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对某一期刊历年载文、某一研究主题、不同研究主题的比较等类型。[2-7]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但现有文献研究多是总结性的或主观判断性的,因此有必要采用较为精准的文献研究方法动态追踪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现状与热点。限于研究的阶段性目标,本文将基于软件Cite Space 5.1.R4解析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实际决策部门提供有益参考依据。①
  一、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国外没有国家中心城市的提法,较为接近的概念是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相关理论可以追溯至杜能以城市为中心的“圈层结构理论’’的区域发展思想,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空间经济结构思想、埃萨德及廖什基于现实情况的城市布局思想、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丰富并深化了中心城市理论。[8]进一步细分,国外对世界城市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世界城市的概念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城市的概念进一步完善,其特征和功能等得到学界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的研究逐步细化,学者们从财富创造力、就业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信息网络和知识经济等多个角度来展开相关研究。[9]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学者对中心城市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纯理论研究。如青舟(2009)、周阳(2012)等学者将国家中心城市界定为在经济和政治及文化等各个层面具有综合实力最强、技术创新和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能力最大等特征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国家级特大中心城市。[10][11]第二类是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许治(2013)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探讨了国家中心城市技术扩散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阳国亮(2018)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基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推动市场开放等途径对区域经济协同增长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12][13]第三类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影响因素探讨。如姜长云(2018)等基于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发展经验,总结出经济诱导、科技引导、地理先导等影响因素和区域带动、发展支撑、创新引领和服务枢纽等功能。[14]
  总体来看,国外着重世界城市的产生及其作用、世界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相互关系及典型个案等研究,形成了增长极理论等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区域发展理论。作为最早在国外产生的学说,国家中心城市同样适用于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国应适当借鉴并发展这一理论。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评价、发展路径等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观点,但缺陷表现在理论缺乏系统性和严密性、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较为匮乏等。
  二、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现状分析
  所有文献信息来自中国知网,详细检索路径如下:研究主题关键词为国家中心城市,起点时间不限、止点年份为2018,匹配方式是精确,未限制学科范围,检索日期为2019年3月10日,共得到1998~2018年原始文献2941篇,其中期刊论文1736篇、报纸发文826篇、硕博士学位论文286篇、国内外学术会议80篇和学术集刊13篇。基于研究样本可得性和代表性考虑,剔除会议通知、杂志年度目录、稿约、人物介绍等文献,本文选定364篇核心论文(北大核心+CSSCI)和286篇硕博士学位论文共计650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1.年度载文分布
  该指标能够量化反映研究时限内学者对某一研究主题的关注热度。基于图1,从1998~2018年,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历年载文数量增幅比较平缓,核心期刊论文的历年载文数量在2010、201 3和2017年达到了几个波峰点;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热度从2001年起在波动中呈现递增态势,这跟国家多次出台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背景有关。
  2.主要学科类别分布
  650篇历年载文的学科分布相当广泛,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地理、数量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商业经济、教育、国民经济和社会,其他还有交通运输、产业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详见图2)。从历年载文的主要学科分布看,国家中心城市的已有文献主要涉及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领域,体现出密切联系国家政策热点和整合多学科资源融合发展的态势。
  3.主要基金类别支持分布
  从1998~2018年,有基金支持的载文数量基本呈递增态势,且省部级及以上层次基金支持占比不断增加,体现政府部门和学者们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关注热度处于上升态势。由图3看,历年基金支持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还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和部分省市的软科学研究计划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较之各省市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学术研究支持力度更大,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具有较高的匹配度,也反映出各省市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学术研究支持力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4.高产出作者
  高产出作者是研究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学术力量。发文最多的作者产出为7篇,根据普莱斯定律可计算出产出量至少为2篇的高产出作者共31人,高产出作者和发文篇数详见表1。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产出至少2篇、采用LLR聚类算法生成样本文献的高产出作者共线知识图谱。①其中,图谱的密度值为0. 028,说明高产出作者之间合作度较低。
  对排名前列的高产出作者详细分析如下:第一,苗长虹发文7篇,第二作者5篇、第三及第五作者各1篇。7篇论文有5篇被引用,引用频次较高的3篇论文分别是2010年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37次)、201 6年的《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16次)和2013年的《中国中心城市的外向功能联系与时空格局》(12次)。第二,田美玲发文6篇,独立作者学术论文5篇和博士学位论文1篇。6篇论文均被引用,引用频次较高的3篇论文分别是2015年的《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29次)、2013年的《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及竞争力的时空演变》(22次)和2014年的《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19次)。第三,赵黎明发文5篇,第一作者4篇和第二作者1篇。5篇论文均被引用,引用频次最高的1篇文章为2010年的《中心城市粮食储备体系研究》(10次)。第四,高产出作者还有白永秀等12位作者均发文3篇和柯善咨等16位作者均发文2篇。高产出作者有多位同时也是高被引文献作者,如柯善咨和邓春玉等,因为高产出作者长期专注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一般具有较多的学术资源积累和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等。
  5.高产出机构
  论文产出数量是反映某一学术机构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学术机构偏少,且彼此间合作关系不够紧密。从表2看,高产出机构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从机构属性看,主要是高校、中国社科院及各省市社科院等;从学科分布看,主要是经济类、管理类、经济地理和规划设计类等院所;从地域分布看,主要位于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四川省、河南省、广东省等,以上区位与政府推进建设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基本吻合。
  6.高支持期刊
  排名前10位的高支持期刊共发文82篇,约占样本中364篇期刊论文的1/4和650篇总样本文献的1/8,其他高支持期刊还有《宏观经济管理》《地域研究与开发》《人民论坛》《区域经济评论》等(详见表3)。从整体上看,高支持期刊呈现以下特征:从学科分布看,主要是地理、规划设计和经济管理类;从地域分布看,主要位于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河南省等地,且北京明显是高支持期刊的聚集地。
  三、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热点及其演进与趋势分析
  1.研究热点
  高频关键词可以直观反映既定主题的研究热点。频次不小于2的关键词共1 23个,平均出现频次为4. 97。每年出现至少一次、频次不小于21的有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三个关键词。至少每三年出现一次、即出现频次小于21但不小于7的有区域中心城市、广州、都市圈、空间结构、重庆、武汉、郑州、城市化和新兴产业结构9个关键词。以上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出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年研究热点。其他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小于7。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关键词出现至少2次、采用LLR聚类算法生成样本文献的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详见图4)。从聚类图谱看,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密度值不足0. 0203,说明各研究主题处于低聚集低关联状态。
  但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其中介中心性未必正相关,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热点,还需要综合考虑中介中心性不小于0.1的高频关键词集合和高被引文献。表4显示了中心性较大的高频关键词,中心值大于0.1的仅有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重庆和主成分分析5个关键词,都市圈和产业结构两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值接近0.1,其他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值均小于0. 09。在样本文献中,被引用次数不少于21的有98篇和不少于7的有228篇。限于篇幅,仅在表5呈现前20名。兼顾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值以及高被引文献,进一步反映出國家中心城市历年载文的研究热点为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和产业结构等领域。
  2.研究热点演变
  关键词时区图谱反映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及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能够可视化呈现既定时段内研究热点的演变态势。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关键词出现至少2次、采用LLR聚类算法生成历年关键词共线时区图谱(详见图5)。伴随国家政策的演变,可将1998~2018年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热点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8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相关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如1 981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到要依托大中城市构建合理的经济网络,2001年颁发的“十五”规划着重提到要完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2008年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指出要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等。本时段样本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现代化、都市圈、空间结构、指标体系、因子分析、城市信息化、城市竞争力、对策等,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区域中心城市的概念界定、量化评价、竞争力提升路径和发展对策等层面。
  第二阶段:2009~2013年。2010年2月,国家住建部明确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5个国家中心城市。本时段样本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金融中心、总部经济、城市化、粮食安全、面板数据、产业化、广州、重庆等。相关研究涉及国家中心城市的量化评价、功能及作用、发展战略等多个层面。如李林(2012)认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筛选应满足国家安全和区域分工等必要条件,在功能定位层面应体现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等要素。[15]赵娴(2013)采用若干经济指标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广州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发现它们的经济辐射力具有共通性也存在层级差异,其中西北地区重庆的辐射力较弱。[16]
  第三阶段:2014~2018年。201 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和保持战略层面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态势,创新驱动和效率提升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内容,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需要明显上升,各国家中心城市的增长动力也需要转向创新驱动。201 6年5月至201 8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明确建设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4个国家中心城市。本时段样本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创新创业、区域合作、一带一路、京津冀、东北地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沈阳、武汉、郑州、提升路径等。相关研究涉及创新驱动视角下多个区域及国家中心城市的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区域合作、城市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等层面。如张占仓(2017)指出经济新常态下,以创新引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突出区域文化特质等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17]喻晓莹(2018)认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是通过建设物流枢纽和交通中心等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通过改革创新和夯实产业基础等优化空间格局等。18]胡凡(2017)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指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但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顺利实施,应该侧重从创新和转型等层面寻找破解路径。[19]
  3.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凸现度指标能够量化反映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趋势。历年频次至少为2的123个关键词中,凸现度值较大的只有广州和中心城市两个词,前者凸现度值4. 23、出现频次15、持续年份是2009~2012年,后者凸现度值3.76、出现频次132、持续时间为2005~2009年。结合高频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其中心性值及凸现度值等指标,未来载文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立足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时代背景,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第一,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理论基础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提出时间较短,目前成熟的理论解释框架较为匮乏。由于国家推动建设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法治建设水平等正式制度和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差异,仍需继续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基础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拓展和完善。
  第二,重视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配套政策的设计。应立足国情和已有的实践经验,针对财税金融、制度安排等具体领域,加强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配套政策的设计,避免政策的重复、冲突或执行效果不理想等弊端。
  第三,加强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有效发挥各个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及国家层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仅需要它们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支撑,还需要社会管理创新和精神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培育,需要探索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20]其中,需要重点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及各次级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出口质量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志华,林亚清,吴育辉,李常青.家族企业研究:一个文献计量分析[Jl.经济学季刊,2013,(04).
  [2] Chen C.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l. Journal of Data& Information Science, 2017, (02).
  [3]陈 悦.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l.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155.
  [4]马文博,陈占明.<经济研究》近十年载文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Jl.现代情报,2018, (02).
  [5]卢阳春,高晓慧,刘 敏.乡村振兴国内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实证分析[Jl.中国西部,201 9,(02).
  [6]洪 波,杨 柳.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意识形态知识图谱分析[Jl.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 (01).
  [7]张美云.中国< 21世纪资本论》与《资本论》比较研究的前沿动态追踪——基于CSSCI(2013~2017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l.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8,(04).
  [8]曾 冰.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6.
  [9]乔墩墩.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评价及路径研究[Dl.河南大学,2018.
  [10]青 舟,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Jl.城市观察,2009,(02).
  [11]周 阳,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特征、功能及其评价[Jl.城市观察,2012,(01).
  [12]许 治,焦秀焕,朱桂龙.国家中心城市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增长——以北京、上海为例[Jl.科研管理,2013,(04).
  [13]阳国亮,程 皓,欧阳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促进区域协同增长吗[Jl.财经科学,2018, (05).
  [14]姜长云,姜 江,张义博,邱 灵.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战略路径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04).
  [15]李 林,赵文丹.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功能定位[Jl.学术交流,2012,(04).
  [16]赵 娴,林 楠.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Jl.經济与管理研究,201 3,(12).
  [17]张占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与推进对策[Jl.中州学刊,2017,(04).
  [18]喻晓莹,喻新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与主要任务[Jl.区域经济评论,2018, (06).
  [19]胡 凡,陆建猷.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推进[Jl.河南社会科学,201 7,(04).
  [20]刘士林,盛 蓉,王晓静,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承担国家战略使命[N].经济参考报,2018-05-02 (06).
  (责任编辑 王 娟)
其他文献
《天府学》,一本有深度、有思想,审视历史,展望未来,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地方学创新著作。该书从时间、空间、结构三个维度切入,综合地质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全面阐释四川(天府),谋划发展。  逻辑严明,论述紧凑。“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该书开篇阐明创立《天府学》的必要性,最后道出“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回到“把握省情特点,推动治蜀兴川”的起点。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是其中路径之一。文章以国内典型资源型城市——广东省韶关市2013~2017年数据为例,构建了“交通一生态环境一旅游产业”三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三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2013~2017年,韶关市交通一生态环境一旅游产业三大系统综合发展程度指数总体呈现“先
期刊
〔摘要〕 文章从城市和行政大区两个角度出发,使用熵权法建立评估城市创新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二者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城市创新指数方面,深圳、北京、广州最高,华东地区最高;在产业发展指数方面,上海、北京、深圳最高,东部地区最高;在两者协调性方面,太原、宁波最好,东部地区最好。以上三个指标按照4∶4∶2的比例加总得出的城市创新与产业协同指数,前三甲的城市为深
期刊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的治理主体单一,仍未形成具有合力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仅靠基层政府和村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难以应对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要求。文章从公共管理学科的“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出发,通过以其经典模型——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困境进行剖析,力求更高效的乡村治理路径。研究发现,广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部分治理主体协同能力及动力不足,基层党政力
期刊
〔摘要〕 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人才强国战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四川省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但相比沿海发达地区,仍存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政策落地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顶层设计、构建“技术经纪人”人才服务体系、优化科技创新人才机制体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开放、合
期刊
〔摘要〕 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发现:贺州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认知困惑、能力困扰、效力困境等突出问题。因此,应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机制创新,着力强化主体作用实现、发展要素集聚、发展环境优化、工作推进等机制,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让村级集体收益成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
期刊
[摘要] 产业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和“+旅游”的生动实践。文章基于北京市和贵州省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间两个产业耦合协调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旅游和体育两个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在北京市和贵州省存在明显差
期刊
[摘要] 依托2003~2019年CNKI的核心期刊文献,基于年度载文分布等指标的统计描述,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国内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进展。主要结论如下:现有文献主要归属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国家政策性基金支持力度较强,学界研究热度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产出学术力量和高支持期刊主要集中于北京市等直辖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各研究力量间合作关系网络初步形成;公共危机管理、风险社会、网络
期刊
〔摘要〕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实践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依托CNKI数据库1994~2019年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3绘制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相关研究的热点、变化趋势及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在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分析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期刊
[摘要] 发展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是我国财政转移支农政策的重要创新,也是完善城乡金融体系的现实要求。国家自2015年开始在全国布局建设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体系,优化政策性涉农信贷融资服务供给。但就当前实际来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及财政转移支农服务在发展中普遍面临包括市场、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困境,表现出服务供需衔接失准、担保政策扶持不足、技术平台发展滞后等问题。对此,文章围绕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