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学有所得。学生学习中给予不同的反馈既能推进学习,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新的课程标准将“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在学习中乐于探索、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作为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生成要合理利用,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呢?
一、期待生成,预设中发现“生长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以期待学生思维的花朵随时绽放。
1.钻研教材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各地出版了适合自己地区的教材。不管是何种教材的使用,教师都应该深入梳理、取长补短,思考每节课切入点、取舍点、渗透点,避免撞车。
2.体恤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群体层面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氛围、男女比例、前期基础;在个体层面上,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经验困难、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结合某阶段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需求,为学生服务。
3.适应环境
在不同的场合,学生有不同的反应:上公开课会紧张,换个教室会感到新奇,鸟儿进教室更是炸开了锅……教师不能主观地强制苛求学生的思维,而要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因素,有多重弹性的设计,以备不时之需。
二、酝酿生成,选择中挖掘“价值感”
教师设计自然清晰的导入语,给出开放真实的话题,进行充分多样的示范都能激发学生调动内存,促进生成。教师在设计问题、任务、话题、练习时首先要明确任务目标,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中哪些资源是本课的重点,哪些资源与目标相逆,即多种答案对目标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有价值的答案推波助澜,充分利用;其他答案则简略带过,延时利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披沙拣金,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一概不理。例如,在教学5B Unit 3 Hobbies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四会单词stamp造词组开火车。起先几个学生说的是a flower stamp, a plane stamp, an animal stamp, 此时一位学生说出了 buy a stamp,这一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马上评价“ Wonderful!”并鼓励学生从多种构成角度组词,于是学生后面的答案就很丰富了,有 how many stamps, collect stamps, put a stamp in the book等等。
三、回收生成,多媒介投射“创新处”
经历了甄别的过程,教师还要对生成资源有所整理,重新呈现给学生,为后续教学服务。
1.板书
板书的大致框架是可以提前设计的,但是填充的内容需临时生成。例如,在6A Unit 5 On the farm教授动词过去式一课中,我提前设计了本课的板书,左边写主要句型What (else) did you do last...? I...(ed)... 在谈论话题时进行书写;右半边则留白,用于摘录学生谈论话题过程中涉及的动词过去式。书写时,我有意识地进行归类书写,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分两块书写,规则动词中ed发/t/的作为一列,发/d/的作为另一列,发/id/的再分为一列,为后边学生发现整理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做铺垫。
2.笔记
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板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对于板书不需机械照抄,要选择语法规则、特例举例、个人难点、拓展语汇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这样,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才能被学生个性化地保留下来。学生记笔记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概括能力、整合能力的提高。
3.反馈器
投票反馈器是新兴的事物,它具有某些回收生成资源的独特功能,能从公平、互动层面上解救了大班教育,能真实地调查学生的意愿,采集学生资源。例如,猜测词义时,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选择,教师可以立即看到不同答案所占的比例,甚至还可以知道哪些学生猜错了词义,进而调整后续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第二课时中What can you do? I can….句型时,我提供多个动词原形让学生选择,几秒钟后,全体学生的信息采集完毕,然后用反馈器统计的名单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后续表达:“... can play the guitar and ...” “I can play the guitar, too.”“... can make a model plane but ...”“I can't.”等等。学生有话可说,表达过程真实自然。
四、运用生成,作业中检查“达成度”
对于生成的积极资源,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层次设计成作业,这样一方面能检查资源的吸收率,另一方面能鼓励学生继续生成。例如,6A Unit 6 Holidays第一、二课时教授的是国内外节日习俗。课上,有学生拓展到We usually make eggs with chocolate at Easter. Children usually put their socks near the bed and parents put some presents in the socks at Christmas. We usually go travelling in May Day holiday.等文化知识,教师立即板书这些知识,学生笔记摘录。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为下节课准备5个节日谜语的作业,并鼓励学生对笔记资源进行运用。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弹性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例如,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出题,既检查了本课的目标达成度,又为学生的再度生成创造了舞台。例如,学完了4A Unit6 Whose gloves后,有一个学生出了一道阅读题:My name is Amy. I'm a Chinese girl. I'm from Changzhou. I'm ten. I'm tall and thin. My jeans are too short. I'd like a new pair. My mother will take me to the shopping centre. I like blue. I'd like a blue pair of jeans. 接着后边有四道选择题。文中Shopping Centre, a blue pair of jeans这些表达都是课堂中学生对话时的笔记信息,该学生能将其写进作业,另人赞叹。
五、沉淀生成,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
精彩过后,需要沉淀。教师应及时地对某堂课、某阶段的学习进行整理,反思失之交臂的有用资源、捕捉不当的负效生成、过度开发的累赘资源,思考每个环节开放的范围、深度、对象是否合适以及今后调整的措施。长期坚持,积累经验,今后类似的问题就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只有充分挖掘、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营造真实、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才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学生的智慧是美丽的风筝,需要微风的托动。希望我们的课堂风筝齐舞!
学生个性千人千面,课堂生成旁逸斜出。如果教师信马由缰,教学目标势必流产。生成随机产出,选择可以谋略。
一、期待生成,预设中发现“生长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以期待学生思维的花朵随时绽放。
1.钻研教材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各地出版了适合自己地区的教材。不管是何种教材的使用,教师都应该深入梳理、取长补短,思考每节课切入点、取舍点、渗透点,避免撞车。
2.体恤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群体层面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氛围、男女比例、前期基础;在个体层面上,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经验困难、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结合某阶段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需求,为学生服务。
3.适应环境
在不同的场合,学生有不同的反应:上公开课会紧张,换个教室会感到新奇,鸟儿进教室更是炸开了锅……教师不能主观地强制苛求学生的思维,而要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因素,有多重弹性的设计,以备不时之需。
二、酝酿生成,选择中挖掘“价值感”
教师设计自然清晰的导入语,给出开放真实的话题,进行充分多样的示范都能激发学生调动内存,促进生成。教师在设计问题、任务、话题、练习时首先要明确任务目标,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中哪些资源是本课的重点,哪些资源与目标相逆,即多种答案对目标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有价值的答案推波助澜,充分利用;其他答案则简略带过,延时利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披沙拣金,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一概不理。例如,在教学5B Unit 3 Hobbies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四会单词stamp造词组开火车。起先几个学生说的是a flower stamp, a plane stamp, an animal stamp, 此时一位学生说出了 buy a stamp,这一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马上评价“ Wonderful!”并鼓励学生从多种构成角度组词,于是学生后面的答案就很丰富了,有 how many stamps, collect stamps, put a stamp in the book等等。
三、回收生成,多媒介投射“创新处”
经历了甄别的过程,教师还要对生成资源有所整理,重新呈现给学生,为后续教学服务。
1.板书
板书的大致框架是可以提前设计的,但是填充的内容需临时生成。例如,在6A Unit 5 On the farm教授动词过去式一课中,我提前设计了本课的板书,左边写主要句型What (else) did you do last...? I...(ed)... 在谈论话题时进行书写;右半边则留白,用于摘录学生谈论话题过程中涉及的动词过去式。书写时,我有意识地进行归类书写,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分两块书写,规则动词中ed发/t/的作为一列,发/d/的作为另一列,发/id/的再分为一列,为后边学生发现整理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做铺垫。
2.笔记
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板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对于板书不需机械照抄,要选择语法规则、特例举例、个人难点、拓展语汇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这样,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才能被学生个性化地保留下来。学生记笔记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概括能力、整合能力的提高。
3.反馈器
投票反馈器是新兴的事物,它具有某些回收生成资源的独特功能,能从公平、互动层面上解救了大班教育,能真实地调查学生的意愿,采集学生资源。例如,猜测词义时,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选择,教师可以立即看到不同答案所占的比例,甚至还可以知道哪些学生猜错了词义,进而调整后续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第二课时中What can you do? I can….句型时,我提供多个动词原形让学生选择,几秒钟后,全体学生的信息采集完毕,然后用反馈器统计的名单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后续表达:“... can play the guitar and ...” “I can play the guitar, too.”“... can make a model plane but ...”“I can't.”等等。学生有话可说,表达过程真实自然。
四、运用生成,作业中检查“达成度”
对于生成的积极资源,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层次设计成作业,这样一方面能检查资源的吸收率,另一方面能鼓励学生继续生成。例如,6A Unit 6 Holidays第一、二课时教授的是国内外节日习俗。课上,有学生拓展到We usually make eggs with chocolate at Easter. Children usually put their socks near the bed and parents put some presents in the socks at Christmas. We usually go travelling in May Day holiday.等文化知识,教师立即板书这些知识,学生笔记摘录。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为下节课准备5个节日谜语的作业,并鼓励学生对笔记资源进行运用。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弹性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例如,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出题,既检查了本课的目标达成度,又为学生的再度生成创造了舞台。例如,学完了4A Unit6 Whose gloves后,有一个学生出了一道阅读题:My name is Amy. I'm a Chinese girl. I'm from Changzhou. I'm ten. I'm tall and thin. My jeans are too short. I'd like a new pair. My mother will take me to the shopping centre. I like blue. I'd like a blue pair of jeans. 接着后边有四道选择题。文中Shopping Centre, a blue pair of jeans这些表达都是课堂中学生对话时的笔记信息,该学生能将其写进作业,另人赞叹。
五、沉淀生成,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
精彩过后,需要沉淀。教师应及时地对某堂课、某阶段的学习进行整理,反思失之交臂的有用资源、捕捉不当的负效生成、过度开发的累赘资源,思考每个环节开放的范围、深度、对象是否合适以及今后调整的措施。长期坚持,积累经验,今后类似的问题就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只有充分挖掘、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营造真实、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才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学生的智慧是美丽的风筝,需要微风的托动。希望我们的课堂风筝齐舞!
学生个性千人千面,课堂生成旁逸斜出。如果教师信马由缰,教学目标势必流产。生成随机产出,选择可以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