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课程思政是现今高校教育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案例是其核心部分。而工科与课程思政相关联较少,探究如何在工科课程中设计并实施思政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为例探究在工科课程中思政案例的设计与实施,为培养正确价值取向且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工科;课程思政案例;授课内容
1 引言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高校课程都应与课程思政相向而行,而思政案例是课程思政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如何寻找思政案例,在课程中融入案例以及怎样在课堂上安排讲授是工科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为例,探究工科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案例的教育模式及实践。
2 思政案例设计
工科课程往往理论性强,与思政内容结合不太紧密。结合课程,可以从课程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切入案例,用传统工科相关知识论述辩证统一,此外,还可以从实际操作着手,体会匠人精深,培养良好职业素养。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相关基本知识,学会分析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地质图件和资料[2]。结合该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从不同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案例。文中从绪论、建筑物地区的渗流问题研究、环境地质问题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4个章节发掘典型案例,重点介绍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案例一,绪论讲述过程中,讲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我国相关领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物故事,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温家宝总理、王大纯教授和薛禹群教授。学习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对待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家国情怀。比如温总理在野外考察中,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3]。这样详细事例可以对学生有所启发。
案例二,建筑物地区的渗流问题研究章节中我们看到地下水在建筑物地区发生渗流造成了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如修建水库后由于水库水位抬高,有可能产生坝区渗漏,也可能通过坝肩的透水岩层形成绕坝渗漏,或者经过库岸透水岩层渗透到邻河和下游发生库区渗漏。此外,基坑、隧洞施工中地下水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涌水、坍塌等问题。而地下水又是宝贵的资源,是活跃灵敏的生态环境因子,是极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应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资源或灾害并不会一成不变,是在外界环境下不断发展变化,甚至可以互相转换。
案例三,环境地质问题章节中揭示了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或经济进行建设改变了自然环境。如计划不周修建的水库,就会造成水库的淹没和浸没、坍岸和渗漏、淤积及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又如无计划地采伐森林、破坏草原,将会造成水土流失、风沙侵袭,破坏生态平衡,这些都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是认识自然、影响环境、改造、修复和保护环境的过程。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安全,改善地质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共同命运。
案例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相关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后期建筑物选址、施工和建设提供依据,做出地下水资源评价。在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本专业相关知识,因此大家应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从事地质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工作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应担当起解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的职责与使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 课程实施
授课期间,课程思政与教学知识应有机结合,摆脱知识的枯燥性,增加趣味性。思政元素和案例的引入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讲述专业发展历史和突出贡献人物结合起来,如通过展示温总理工作时所绘制的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和岩性描述等资料,感受他工作时的工匠精神及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发愤图强。此外,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基础知识安排应时间合理。所谓课程思政是建立在课程上的思政,切勿喧宾夺主,亦不可糊弄了事。
4 总结
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和案例,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也让学生接受了思想洗礼,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文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为例,首先设计了思政案例,进一步说明课程实施和反馈应注意内容,为工科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陈南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郭芳芳(1989—)女、汉族、河北邯郸、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研究生、水文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