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华网东京1月14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神经干细胞的某种小分子RNA(miRNA),可以让不再分化出神经元的实验鼠神经干细胞恢复能力,这对认知症和帕金森氏症的治疗或将有积极意义。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最初主要分化出神经元,但是这种能力会逐渐下降,变得只能分化出支持神经元活动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的这种“衰老”通常是不可逆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网东京1月14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神经干细胞的某种小分子RNA(miRNA),可以让不再分化出神经元的实验鼠神经干细胞恢复能力,这对认知症和帕金森氏症的治疗或将有积极意义。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最初主要分化出神经元,但是这种能力会逐渐下降,变得只能分化出支持神经元活动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的这种“衰老”通常是不可逆的。
其他文献
中国新闻网报道,据介绍,最新一期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循环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梁兴群教授和孙云甫教授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同济大学教授首次发现了第一心区特有的标志物:“HCN4”,这一发现对心脏疾病的再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最新一期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循环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梁兴群教授
1 引言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在医学数字化变革的今日,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医疗工作的每个步骤.在眼科学范畴内,电子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在门诊、急诊及住院工作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日常医疗工作的效率.然而眼科影像资料的数字化集成管理仍然是须待开发建设的领域。
目的 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2例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常规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CBP治疗,分为CBP治疗组(n=14)和常规治疗组(n=8),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下降时间及入院时和出院前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主要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早在果蝇体内发现TLR,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
目的 采用经支气管肺活检术(TBLB)观察肺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的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08月本院的16例行TBLB的肺移植术后患者的活检组织,常规HE染色后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急、慢性排斥反应患者肺组织的病理特点,感染的病例行病毒包涵体、PAS及六胺银染色观察感染情况.结果 16例肺移植术后患者中有6例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出现急性排斥
目的 探讨基因型分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重PCR和线性探针反向膜杂交法来检测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 S315T和inhA C-15T突变以及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 D516V,H526Y,H526D,S531L突变来判断7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并与金标准L-J固体培养基药敏法以及BACTEC960液体培养药敏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基因型分析法在6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否诱导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是否增强其旁分泌作用.方法 取4周龄雄性SD大鼠骨髓,贴壁法培养BM-MSC至第3代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105、CD34、CD45、CD31.将细胞随机分为间充质干细胞组(MSC组)和生长因子共培养组(GF-MSC组).MSC组继续培养传代;GF-MSC组与生长因子[其
目的 评价腰牵加SSP治疗仪(点刺激的镇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并与单纯腰牵治疗相比较。方法 将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腰牵加SSP治疗组和单纯牵引组,治疗前,后分别利用腰腿痛评价量表进行评分,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牵加SSP治疗仪优于单纯腰牵。两组患者治疗后评
以色列特拉维夫绍拉斯基医学中心肠胃与肝脏病学部近日研究出一种用于刺激消化道活动的新奇振荡胶囊,它的问世,可能会使传统的通便剂很快成为历史。
科技日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两个神经回路可控制时间关联事件记忆的形成,是大脑记忆机制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该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人类的大脑很难记住日常琐碎的、司空见惯的小事,但对于有意义的次序事件的记忆却会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