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改的初衷实现了吗?
基础教育课改的初衷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这样阐述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无论从课改的目标、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诸方面看,课改的初衷都是好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过了几年轰轰烈烈的课改实践,现在反思一下,初衷实现了吗?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动因是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当说,几年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整了课程结构,更新了教学内容;编制了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百花齐放,富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教学内容更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了德育的渗透,更加重视人格的培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学校的课程管理正在普遍尝试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新课程体系;考试评价体系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研究部门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国国情,经过党中央与国务院批准而在全国普遍实施的。它对传统课程是一种继承和超越,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代表了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现在已初见成效。然而,课改的实践是一种动态过程,它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问题。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反思、探索显得更为必要,只有深入课改一线阵地,不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确保课改有效推进。
二、课程改革有无规律可循?
回答是肯定的。古今中外,任何一场宏大的改革,遵规律而行则成功,反之则失败。著名的教育改革学者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一书中指出:“一场宏大的教育变革,设计者和实施者必须研究和遵循变革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规律),变革才会成功。这些特征:一是改革的相对优异性;二是兼容性;三是清晰性;四是复杂性;五是可操作性(亦称可试验性);六是可观察性;七是改革的质量(包括预期与非预期目标的达成度)。”从本次课改设计者与管理者的角度看,《课程标准》的编制是一套人马,各省编写教材的是一套人马,命题评价的又是一套人马,“三驾马车”产生的合力不够,或对《课程标准》的论证不够,或编写教材过于匆忙,或命题评价者对课标研究不深,命题变脸频繁;校本课程的管理较多的处于一种无序、无本、无度的状况,是课程三级管理中的薄弱板块。这些都给课程实施者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例如:按照课改要求,师生有自由到教材超市选择的权利,实际上没有,大多地区为了规范考核评价,教材的选定一般带上行政色彩。有教材就必然有配套的教辅,教辅的市场更加紊乱,有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有出版发行部门推销的,还有书商小贩们潜入校园以高额回扣引诱叫卖的,弄得受教育者莫衷一是。
从课改实施者的角度来看,现在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教学过程中强调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非常正确的。关键是,在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课程改革并不是全盘“西化”,并不是要丢掉我国传统教育的财富,淹没中国教育的个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就一定要否认接受性学习吗?提倡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传统的讲解、黑板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就得靠边站了吗?提倡发展性评价,就可以抛弃诊断性评价、水平性与选拔性评价吗?课改的本意是以本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努力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课改的实践不论是设计者还是实践者,确实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既要突破旧的思想束缚,同时又要反对思想与行动上的简单化、绝对化,真正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理想与现实、吸收与扬弃的关系。
三、学生减负了吗?
减负也是课改的初衷之一。几年以来,政府减负文件三令五申,结果减负了吗?有人说,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负担过重,已到了建国后最严重的时期,这是不争的事实。著名的小说家昆德拉有一句名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意思是负担太轻了,生命反而没有意义。但是人的生命也不能承受太重的负担,过重的负担下学生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应当是作出教育价值判断的下限与底线。为何造成负担过重,必须进行归因分析:有些是教材的编写出了问题,将原有2年的内容压缩到1年,另外1年新增教学内容;有些是课程实施者出了问题,明明是《课标》删掉的内容,还是不离不弃;大量的课外练习,大量的考试,都是因为高等学院优质学位的竞争。曾经看到一所大学的调查,64%的大学生认为中学推行素质教育以后,学生的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除应付高考外,还增加了一些被称之为素质教育的东西。这也只能说明,某些中学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标签化无价值的东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领域,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去掉那些没有价值的负担,加入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益”。
作为学生有点负担并不可怕,关键是一不要太沉重,二不要低龄化。要解决过重负担问题,恐怕要涉及到课改进程中的考试评价、均衡教育等政府决策的大政方针,也涉及到家长与社会的认识和责任问题,真到了需要政府各部门、每个有责任的家长与社会舆论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时候了。
四、竞技体育的做法能适合课改吗?
竞技体育为了实现它的金牌战略,采取精英集中、封闭训练、专项突破的方式,团队滚动式服务,智囊全方位地谋划,教练极其残酷地训练,为的是那么一块闪亮的金牌。教育却不能如此,它更倡导一种人性的关怀,更注重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更需要一种大众化、开放式,全面发展的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模式。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某些学校不按规定科目、不在规定时间开课,按照“以考定教”的原则,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的选择性特质丧失;有些学校压缩新课学习的时间,拉长复习备考的时间;某些学校还对本校所谓“封闭训练”“军营式校园”的做法津津乐道。一些地方动辄以举办新课程教师优质课大赛、新课程教师论文大赛、新课程学生各类大赛,假如一位教师通过一个团队的协作在所谓的“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那他就可以享受获奖效应带来的功利若干年,就可以拿着一个熟透了的教学内容巡回各地讲学;假如一个学生在几次考试中名列前茅,自然也可以成为教育者心目中的宠儿,他就可以更多地享受到教育者的爱与关怀。这些做法完全移植了竞技体育的做法,竞技体育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给胜利者带来快乐,但另一方面也给失利者带来痛苦。把教育搞成一种不顾身心,不择手段,不讲规律的竞赛,确实严重背离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原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曾经对教育的人本化作了一句很好的诠释——“教育人本化的真谛是爱”。这种爱是一种有教无类的爱,不管学生的资质、学业,还是家庭背景,都应当以学生原有的起点为起点来发展,学校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人和成材。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都应当认识到:只有注重人性的关怀,我们的教育才会生成新的活力,课改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成熟的心智既需要教育者的引导,更需要教育者人性的关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应当是一种战略伙伴之间相互协作式的良性竞争,它必须以人性协作的需求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前提,以平等交流为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以实现双赢为目标,而决不是竞技体育的只分胜负。
课程改革已经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时期,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存在诸多困惑,但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也没有资本夜郎自大,只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反思,统筹兼顾,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课改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 )
基础教育课改的初衷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这样阐述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无论从课改的目标、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诸方面看,课改的初衷都是好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过了几年轰轰烈烈的课改实践,现在反思一下,初衷实现了吗?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动因是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当说,几年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整了课程结构,更新了教学内容;编制了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百花齐放,富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教学内容更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了德育的渗透,更加重视人格的培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学校的课程管理正在普遍尝试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新课程体系;考试评价体系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研究部门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国国情,经过党中央与国务院批准而在全国普遍实施的。它对传统课程是一种继承和超越,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代表了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现在已初见成效。然而,课改的实践是一种动态过程,它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问题。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反思、探索显得更为必要,只有深入课改一线阵地,不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确保课改有效推进。
二、课程改革有无规律可循?
回答是肯定的。古今中外,任何一场宏大的改革,遵规律而行则成功,反之则失败。著名的教育改革学者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一书中指出:“一场宏大的教育变革,设计者和实施者必须研究和遵循变革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规律),变革才会成功。这些特征:一是改革的相对优异性;二是兼容性;三是清晰性;四是复杂性;五是可操作性(亦称可试验性);六是可观察性;七是改革的质量(包括预期与非预期目标的达成度)。”从本次课改设计者与管理者的角度看,《课程标准》的编制是一套人马,各省编写教材的是一套人马,命题评价的又是一套人马,“三驾马车”产生的合力不够,或对《课程标准》的论证不够,或编写教材过于匆忙,或命题评价者对课标研究不深,命题变脸频繁;校本课程的管理较多的处于一种无序、无本、无度的状况,是课程三级管理中的薄弱板块。这些都给课程实施者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例如:按照课改要求,师生有自由到教材超市选择的权利,实际上没有,大多地区为了规范考核评价,教材的选定一般带上行政色彩。有教材就必然有配套的教辅,教辅的市场更加紊乱,有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有出版发行部门推销的,还有书商小贩们潜入校园以高额回扣引诱叫卖的,弄得受教育者莫衷一是。
从课改实施者的角度来看,现在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教学过程中强调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非常正确的。关键是,在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课程改革并不是全盘“西化”,并不是要丢掉我国传统教育的财富,淹没中国教育的个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就一定要否认接受性学习吗?提倡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传统的讲解、黑板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就得靠边站了吗?提倡发展性评价,就可以抛弃诊断性评价、水平性与选拔性评价吗?课改的本意是以本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努力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课改的实践不论是设计者还是实践者,确实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既要突破旧的思想束缚,同时又要反对思想与行动上的简单化、绝对化,真正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理想与现实、吸收与扬弃的关系。
三、学生减负了吗?
减负也是课改的初衷之一。几年以来,政府减负文件三令五申,结果减负了吗?有人说,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负担过重,已到了建国后最严重的时期,这是不争的事实。著名的小说家昆德拉有一句名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意思是负担太轻了,生命反而没有意义。但是人的生命也不能承受太重的负担,过重的负担下学生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应当是作出教育价值判断的下限与底线。为何造成负担过重,必须进行归因分析:有些是教材的编写出了问题,将原有2年的内容压缩到1年,另外1年新增教学内容;有些是课程实施者出了问题,明明是《课标》删掉的内容,还是不离不弃;大量的课外练习,大量的考试,都是因为高等学院优质学位的竞争。曾经看到一所大学的调查,64%的大学生认为中学推行素质教育以后,学生的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除应付高考外,还增加了一些被称之为素质教育的东西。这也只能说明,某些中学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标签化无价值的东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领域,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去掉那些没有价值的负担,加入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益”。
作为学生有点负担并不可怕,关键是一不要太沉重,二不要低龄化。要解决过重负担问题,恐怕要涉及到课改进程中的考试评价、均衡教育等政府决策的大政方针,也涉及到家长与社会的认识和责任问题,真到了需要政府各部门、每个有责任的家长与社会舆论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时候了。
四、竞技体育的做法能适合课改吗?
竞技体育为了实现它的金牌战略,采取精英集中、封闭训练、专项突破的方式,团队滚动式服务,智囊全方位地谋划,教练极其残酷地训练,为的是那么一块闪亮的金牌。教育却不能如此,它更倡导一种人性的关怀,更注重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更需要一种大众化、开放式,全面发展的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模式。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某些学校不按规定科目、不在规定时间开课,按照“以考定教”的原则,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的选择性特质丧失;有些学校压缩新课学习的时间,拉长复习备考的时间;某些学校还对本校所谓“封闭训练”“军营式校园”的做法津津乐道。一些地方动辄以举办新课程教师优质课大赛、新课程教师论文大赛、新课程学生各类大赛,假如一位教师通过一个团队的协作在所谓的“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那他就可以享受获奖效应带来的功利若干年,就可以拿着一个熟透了的教学内容巡回各地讲学;假如一个学生在几次考试中名列前茅,自然也可以成为教育者心目中的宠儿,他就可以更多地享受到教育者的爱与关怀。这些做法完全移植了竞技体育的做法,竞技体育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给胜利者带来快乐,但另一方面也给失利者带来痛苦。把教育搞成一种不顾身心,不择手段,不讲规律的竞赛,确实严重背离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原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曾经对教育的人本化作了一句很好的诠释——“教育人本化的真谛是爱”。这种爱是一种有教无类的爱,不管学生的资质、学业,还是家庭背景,都应当以学生原有的起点为起点来发展,学校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人和成材。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都应当认识到:只有注重人性的关怀,我们的教育才会生成新的活力,课改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成熟的心智既需要教育者的引导,更需要教育者人性的关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应当是一种战略伙伴之间相互协作式的良性竞争,它必须以人性协作的需求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前提,以平等交流为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以实现双赢为目标,而决不是竞技体育的只分胜负。
课程改革已经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时期,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存在诸多困惑,但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也没有资本夜郎自大,只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总结反思,统筹兼顾,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课改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