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自然田园之情,享幼儿美术之美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幼儿美术教育往往注重美术技能与美术知识的积累,忽视幼儿的自主感知、自主表现以及内在体验,从而扼杀了幼儿的灵性与个性发展。本文提倡以“自然田园”为支点将其与幼儿美术相融合,注重让幼儿亲自去观察感受大自然,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自主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表现表达,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自然田园的美好,现就在认识以“自然田园”为支点将其与幼儿美术相融合的价值的前提下,粗浅谈谈相关的实践措施。
  一、以“自然田园”为支点将其与幼儿美术相融合的价值
  (一)系“田园”情,还幼儿一个无限创意的“美术”课堂。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提出“大自然缺失症”一词,研究指出,“儿童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愤怒、感统失调等很可能与此有关。”可见将自然田园融入幼儿美术,将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交还给幼儿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还表明,幼儿喜欢亲近自然,融入“田园”,他们在大自然中的表现最为积极主动,最为本真,所以我们应让幼儿跨越课堂的“围墙”,带领幼儿走进田园融入自然,面对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引导其运用这些自然田园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突破以往单一材料的限制与拘束,充分调动原有经验,对相关田园自然物进行巧妙改造、组合,大大提高各自创作的热情以及创造的程度,并在此过程中让幼儿真正爱上美术、爱上创造。
  (二)依托“田园”之魅,更易引发幼儿感知身边事物的美
  魅力“田园”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令幼儿既熟悉又新奇。在与自然田园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欲被大大激活,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被唤起,同时也更易获得艺术的熏陶与智慧的启迪,引发幼儿感知身边事物的美。如:纷繁的落叶、形态各异的石头、随处可见的时令蔬菜等,大部分材料幼儿自己即可收集,且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就与材料有了充分接触的机会,拓展了思维空间,积累了相关经验,更获得了创作、构思的线索,获得自由体验与创作的乐趣,体味了“田园”之中“随处可见”的“美”。
  (三)享“田园”之美,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奥妙无穷的田园大自然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对“美”的感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所以我们应带领幼儿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并根据其实际经验,选择与其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美术创作材料,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从而进行大胆创作。如《蔬菜party》活动,即以幼儿前期积累对蔬菜的认知经验为基础,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各种时令蔬菜,并为它们添上五官及四肢,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蔬菜朋友,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幼儿的心,进一步激发其对田园自然物的喜爱之情。在与田园自然物的充分互动中,幼儿提高了审美能力、操作表现能力,进而也增强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四)走进自然,亲近田园,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日本幼儿教育家高松自子曾说过:“幼儿教育的真谛,不是在书桌旁构建起的理论与权威的学说之中,而是在孩子之中,在实践之中。”带领幼儿亲身去感受自然的田园风采,亲自去探讨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让各自记忆深刻,满足其好奇心的同时,更激发其创作兴趣,提高其创造能力。如一次偶然的踏青活动,萌萌发现树丛旁有蚂蚁,一群幼儿马上围了过去,在一起观察蚂蚁长什么样子、吃什么,随后又衍生出了画一画蚂蚁的这一过程,真正让幼儿各自用眼睛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更用自己奇妙的画笔记录着自己的发现、感受、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到:“幼儿是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世界的,是通过颜色、声音和形状来认识事物并激发情感的,教育正是要利用好幼儿的这一天性。”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经常与幼儿一起走进自然,并以幼儿的方式共同学习、探索与创作,帮助其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结构化,从而搭建出绽放创意的美术大舞台,展现幼儿各自的风采。
  (五)低结构原生态,为幼儿美术注入新活力
  自然界的各类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而其中大部分又是低结构原生态的,对幼儿来说操作简单,也更容易激发其想象力及拓展其想象的范围。如:美丽的石子本身就具有较美的天然纹理,外部形状也不错,可以在它们表面进行添画、涂色等;又如:葫芦,其本身可以进行装饰,也可以印画甚至可供幼儿借形想象……这些田园自然资源为幼儿认识自然、感受和发现自然之美提供了条件,而在这些现有自然材料上进行创作,却又让活动变得更生动有趣了,每个幼儿也在玩玩、画画、说说中兴趣高涨,作画形式活起来了,作品也更具生命力了。
  二、以“自然田园”为支点将其与幼儿美术相融合的实践措施
  (一)利用多种美术创作形式,充分挖掘田园自然物的创作潜能
  任何一种自然元素,只要深入挖掘它的不同创作表现形式,就能迎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以不同自然物为创作材料的树叶画、丝瓜络拼画、麦秆画等让幼儿领略了不同自然物的不同创意与想法,升华了各自对“美”的认知。而用同一种自然物为创作材料,如沙子,将沙晒干,干沙可进行沙画的创作;沙加水,湿沙又能塑造沙雕作品;沙染色,彩沙可以用来填色等。可见,同一种自然物也可以挖掘其多种创作形式,满足不同幼儿各自的艺术创想,抒发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应在注重凸显幼儿各自创作个性及创作形式的同时,充分挖掘田园自然物的创作潜能。
  (二)整合及重组符合各年龄段认知水平的田园自然材料
  材料是幼儿美术发展的中介和桥梁,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隐性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在筛选加工田园自然资源时,选择与幼儿的操作水平与经验水平相适应的作画材料。小班幼儿:观察能力较弱,可以请家长帮忙,将与幼儿一起的美好田园“回忆”进行有意识的收藏整理,选择自然界中简单、熟悉、特点明显的事物作为创作载体;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均有所提高,此时可以鼓励幼儿观察或收集些较为复杂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观察,注重事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从而丰富创作的内容;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可以引导其进行借形想象,创作出高于生活原型的美术作品。
  (三)正确且有效的评价,激发幼儿再创作的欲望
  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态度、标准、方法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因此,教师对幼儿创作进行评价时,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创作行为与创作作品,注重幼儿在创作时的专注力、创造力、探索能力等学习品质,要顺应幼儿的思维,尊重幼儿的想法,促使幼儿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的动力,从而更有助于调动其再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准确捕捉幼儿兴趣,提升活动实效性
  幼儿天生喜爱大自然,他们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和大胆的表现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幼儿来说,当进入水稻收割季后,随处可见的稻草就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回到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捆扎稻草或者捡稻穗、堆稻草垛等,都成为他们的“乐”事,这让幼儿积累了许多关于“稻草”的感性经验。我们以此为兴趣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幼儿的经验开展了“稻草风暴”系列亲子活动。先请幼儿与父母一起收集稻草,并与幼儿一同以简笔画的形式设计稻草屋以及其它一些小型的稻草制品,再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根据图纸付诸实践,最后还利用玉米秆等辅助材料搭建成一定的游戏情境供幼儿日常游戏。这样有看、有说、有动、有玩的美术活动才真正让幼儿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让幼儿在与田园自然物的亲密接触中得到充分滋养。
  大自然大田园,浸润着幼儿的心田。在领略自然田园美丽神奇的过程中,幼儿不断获得审美经验的丰富与完善,在亲临自然中学习、亲历实践中绽放、亲身感受中体验创造,同时也为美术课堂注入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勾勒出幼儿美术异样的精彩。
其他文献
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其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结构单纯、语言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的特点,为孩子们所喜爱和认同。幼儿文学的教学直接服务于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对幼儿园其它课程的教学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文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现实中幼儿园幼儿文学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文学的影响力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够广泛,渗透层次不够深入。我走访了几个幼儿园,感觉
滇池地区磷资源的开发研究,属于复杂的多目标系统工程。该文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简化系统目标,制定评价模式,进行层次分解,明确开发研究的关键点,以评价试验的茂盛,强调综合研
通过方言可以多层面地了解家乡的人文、民风习俗等,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但是现如今普通话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语言,方言逐渐被淡化。通过交流,发现许多幼儿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本地方言“断层”了。因此,作为教师有义务实时、适度将方言引进幼儿园课堂。那么,如何引导幼儿传承周宁本地方言文化呢?中班音乐《卖早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唱活动,通过鲜明的节奏,幼儿将本地特产用方言说唱出来。现笔者结合中班说唱
目的:  1.观察给予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前后对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损伤的保护效果;  2.探讨原花青素对氨基脲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损
期刊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即活动区,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1]它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指导间接性等特色。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在区域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便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如何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成为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
6月28日,《新华日报》A1版刊发了题为《应上海市委、市政府邀请张云泉为申城党员干部作事迹报告》的消息,同期的B3版又刊发了同一记者写的《张云泉,悄悄提前进沪为哪般》。这
第一部分:湖北学生超重、肥胖调查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的流行现况及流行特点,探讨家庭环境、父/母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对学生超重、
湖州电动滚筒厂是机械电子部定点生产电动滚筒的厂。该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1986年引进了联邦德国W·A·T公司全系列电动滚筒专有技术。到目前为止,已为用户提供各种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