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照进现实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j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7年开始,我着手《o度空间》系列的创作。从《o度空间》到后来的《骨》系列,就像是围绕着圆点展开的轨迹,由最初着单纯、简单的灵感慢慢延伸,成为一个包括不同层面、不同方向的章节式的思考。在这过程中,我既不想刻意的站在一个社会历史的高度,也不是对于人类自我教化的沉重思考,而是在努力寻找贴切的形式,呈现自己的长久以来的这些想法。
  “最终幻想”:后现代工业的变奏
  作为典型的“80后”,消费、信息、网络、流行时尚、动漫卡通构成了我主要的成长背景,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个人化的精神体验,直接影响着我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在当代社会中,“虚拟”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方式,人们在传播与分享的体验中获取心理满足。同大多数人一样,我在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时常常抱有无法超越的无力与倦怠而充当被施与者的角色;正是长期积累的情愫使我对“虚拟”这种可控的行为方式产生了特殊的迷恋,甚至逐渐成为精神世界中重要的关键词。在《0度空间》系列中,我试图构建出一个超越现实的、完全不同的虚拟时空:未来是一个科技代替自然的世界,工业形态与人类、生物以重构的方式结合成新的“概念体”的异化生命。这些看似是出自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完全取代人类的存在;自然全部被金属重新定义,世界成为了非人类的“人为”世界。这里,只有金属冰冷的气息,以及脱离了喜怒哀乐的虚拟人性……“0度空间”构筑了一个未来式的“乌托邦”,而这些都源于对真实世界的体验、模拟与想象。
  《0度空间》所要表现的,是一个被工业化充斥的未来时空:理性、完美、冰冷……我试图营造这样的情感基调,表达隐现在华丽的工业表象下的悲剧美感,以极端工业化的视觉形式呈现“后人类”社会的景象,通过锐化自然属性与人为属性之间的对立关系,表达未来科技文明的强大与人类文明的虚无结局。在创作中,我所追求的效果迥异于传统雕塑形态,无论是对细节画面感的处理,还是塑造方式的运用,都希望以机械“生产”的模式,取代以往雕塑的劳作手段,以尽可能的体现未来科技的极致冷凝。在《o度空间圣祭》系列中,我将三维的雕塑实体融合画面感的处理,引入了“线”的元素,以电脑3d建模中点、线、面递进构成的形式,通过曲线的分割和坐标点来模拟电脑建模虚拟下的型体,以这种方式制造出虚拟化的视觉效果。在《0度空间——加百列的告知》中,简约和概括的形体加入曲线的运用以强调型体的设计与构建方式,着力于表现更为高端的工业制作感。在人物形象特征上追求理想化、标准化的表现,就像是脱离人工痕迹的工业“产品”:纯粹的金属质感,优美舒展的曲线,模拟自然的造型……这一切都使后现代设计展现着魔力的诡异,从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人与未来越来越近。
  继《O度空间》之后,我延续了之前的思路并试图进一步探索一些新形式的可能性,不断强化工业造型元素架构的语言的完整性。我希望表达的是“未来”的景象,而关键词就是“工业化”。谈及对“未来”的理解,往往使人马上联想到一些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表述而容易落了俗套。因此,我对“未来”理解更多是具象的、美学的层面的想象。这种“未来工业化”的灵感,主要源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包括工业方面和建筑方面。我认为,相对于处于主流地位的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更加具有前瞻性与魅力。被设计界称为“21世纪的达·芬奇”的德国著名设计师卢吉·科拉尼(Luigi Colani)将空气动力学与仿生学应用到他的工业设计中,使作品无论是视觉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体现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而且注重体现设计与人、自然之间互动、和谐的关系,正如科拉尼所说的设计就是“自然的翻译者”。我在新的作品《骨》系列中开始把后现代工业设计的一些理念更多的融入其中,将这种工业设计的形式风格进一步深化,以曲线符号将仿生设计的理念与雕塑融合,将自然生物的特征与机械的一些共性要素相结合,突出生物性与机械性之间矛盾与碰撞的关系。在形式上追求形体的流动感与空气感,以工业化的抽象与理性逻辑替代雕塑的真实模拟与抒情随性,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经验。
  关于信仰
  从《0度空间》开始,我一直陷入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关于人和信仰。信仰,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是一个并不陌生但却有些遥远的问题。人类走到今天,信仰对我们而言究竟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当我们生存在喧嚣的城市中亲身体验着工业文明的伟大魅力时,才对人类智慧的信仰有了两面性的认识。面对各种危机的深刻自省后,我们开始陷入了对未来的患得患失:机械化取代人工,人类文明走向终结,地球末日的来临,上帝最后的晚餐……就像许多灾难、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人们对未来命运已经有了隐约的危机意识。我对人类命运始终抱着一种宿命论的看法,这源于古典神话的悲观主义情结:当亚当、夏娃破除禁忌获得智慧之果,当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而揭开人类的自我意识与认知的伟大课题,人类就已经走向了与自然背道而驰的路;人类历史就是人为力与自然力、人类与上帝的对抗,结果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悲剧。《0度空间》可以说是我对“后启示录”时代的怀想,呈现一个关于人类终极命运的情景,来阐释这一古老而当代的人类话题。
  当代社会,充斥着物质的诱惑与精神的贫瘠,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到底什么才是永恒?我们渴望寻求一个精神的寄托,并最终将这一力量归属到人类最原初的智慧起点——宗教。在《0度空间——加百列的告知》中,我以宗教主题与图式化的表现,探讨对于人类未来信仰的神秘性与未知性。《圣祭》中,借由十字架这一具有鲜明宗教指向性的符号,并将其塑造为一个具象化的精神图腾;然而架上的膜拜对象已经置换,以极充满未来感与极端“物质化”的形象来表现信仰的主体,同时也是提出了一个诘问:人类的信仰终究会是什么?是崇拜以科技为精神内核的人为力量,还是寻求早已沦落的宗教精神和单纯人性?这是人类在经历文化“绚烂过后、归于沉寂”的深沉思索,也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抉择。《加百列的告知》同样是取材于圣经故事,表现大天使加百列对圣母玛利亚传达受胎告知的情节;不同的是这里表现的主体已经不再是神话原型,而是成为非人非神的机械生命,原本的孕育圣灵也因此而变得荒诞。另一组作品《芒》则将信仰问题具体化、尖锐化,转向对一个群体精神世界的特写:一批稚气未脱、充斥着青春与残酷的脸庞,与手中的重型武器形成强烈的反差;被机械改造拼接的躯体上,暴露着因战争而带来的残缺与伤害;少年象征着生命与未来,信仰在这些少年的脸上被一片茫然所取代,隐喻了未来人类精神世界终将陷入荒芜……   我对信仰本质的理解,并不完全将其等同于宗教范畴。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阶段性产物,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对自我的一种解读方式,所以应将其视为人类世界观的一个整合方式。宗教的根源是人,而人的信仰同样也源自人本身;人类的存在,需要从信仰中获取支持精神的力量,然而人同时也具备创造、选择和决定信仰能力。因此,我所阐释的对于信仰问题理解,实质上是有关未来人类自身精神取向的探讨,也是对人性归属问题的一种追问。因此,我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寻找心中这个答案的过程。
  我是一个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我渴望追求精神的崇高,而这在今天人性本位的物质社会是尤为稀缺的东西。我希望赞美的崇高并非是背离人的虚无神性而是人性的光明,是生命的尊重,是人文的闪光。在《国王》系列中我将想象的触角放逐到遥远而漫长的岁月中,感受人类原始时期对自然的敬畏到对自我认知的建立,这是蔓延出入类社会的精神文化轨迹的伟大的源点。我模拟“图腾”这种原始意味赞颂的方式,以巨龙的头骨来表现对自然伟大灵性的崇拜。这种最初的对待万物的朴素、敬畏与真挚情使我深深感动,一种东方式的谦卑而强大的人性之光在我心底照亮。同样是有关信仰,另一件作品《地脊》则更加侧重站在文化的角度对人格与精神问题的探讨。作品借东方情境中“脊骨”的概念,将对传统自然观引申的崇高人格精神的理解与体验具象化,成为寄托信仰的物化载体。隆起如山脉的脊梁,体现了对儒家哲学中“山水文化”的理解,诠释着“高山仰止”的精神意境。这种信仰之于我,便是人性指引、精神动力,是能够慰藉心灵的精神归依。
  “物”与“我”?
  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太多,而我们留住的太少……
  身处充满诱惑、使入迷惘的现实中如何获取启迪内心的方式,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当生存在喧嚣的城市中亲身体验着现代文明的造化之功时,我对人类智慧有了两面性的认识。人类文明的进化已经使之成为凌驾于其他生命的存在,对于自然的不断征服无休止的满足着人类的野心也激发着新的欲望;然而面对今天在自然法则下因人为而衍生的一系列危机,人们也开始反思物质的有限性,以及物质社会所引发的精神贫瘠。当我们深陷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而无法自赎,同时也失去了对“自我”的主导。
  在《0度空间》系列中,我希望呈现的视觉经验实质上是对“读图时代”文化的理解,即由视觉的感官愉悦所导致的体现在美学上追求。今天,视觉文化作为消费社会的直接产物被纳入到消费主义的美学系统,“眼球经济”已经成为当下主体心理的思维惯性,后现代的泛审美化已经占据着生活的细枝末节。我们崇尚完美,对周围的事物都抱着“美化情结”,并以此为标准衡量、规训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一切。这种源于肉体享乐主义的心理需求,表现为对于物欲的偏执与狂热,也就是消费时代的“恋物癖”。流畅的韵律曲线,严谨的结构分割,追求近乎完美的设计,“0缺憾”给予人内心无限的抚慰与满足感,这就是消费社会的美学表征。
  《风物》系列是我针对“物”这个主题创作的作品,看似是比较独立的系列,然而其酝酿过程确是一段长时间的积累。身处于这个时代,我常常能感受到周围充满了各式各样“物”的吸引,我们一边观看、一边感受物的变化,内心常常也会随之游离,注重体验、且行且看、随机随性……过多的物质填满了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常常留恋与于表象而疏于思考、感知细微精深之处,而“满足”的结果仍是空虚。作品中炫目的山水一隅如同物欲现实的幻影,温情而诱惑的表象暗示着人们在短暂满足后正在沦丧的冷静与反思,面对着随之而来的茫然与迷失使我不禁自问:我们心中真正的灵魂净土又在何方?
  我的精神世界是虚拟的,如同与现实构成一座无法衔接的时空“断桥”;我的感受却是真实的,源于对现实世界的真切体验。在现实中体味,在虚拟中怀想。
其他文献
一时的心境决定一时的作品,《插翅难飞》是我画于2009-2010年间的纸本作品,是继《逍遥系列》后又一次围绕“我”进行的尝试,同样以自画像为主要形象的创作,不同的是《逍遥系列》是在尽力的让“我”这一形象准确的呈现出来,这类似在学习书法中“对临”的方法;而《插翅难飞》更倾向于“意临”,是在充分理解了“我”的基础之上的一次“默写”行为,但是这种“默写”已经加入了更多更主观的情绪因素。因此,《逍遥系列》
期刊
完全纯粹的个人直觉可以来自主观意识的控制,来自有系统的训练。完全纯粹的下意识流露则更多的发生在偶然。在当代绘画中我们追求这两者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一方面有意识地排斥曾经认可的风格和形式,全然不顾习惯、责任、和秩序;同时又制造机会或状态引发个人下意识自然发生。我们想创造一个真实的画面。  绘画的直觉建立包括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了解,对文化形态的敏感,对绘画语言变化的好奇,对个人的完全自信。学院式的教育
期刊
我走上艺术这条路,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接触艺术,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画人头,仿佛每个人都是我的创作对象。一双明亮的双眼,一个犀利的眼神,还有自己无尽的想象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将亿万人的神态用传统的水墨描绘在了充满东方意境的宣纸上,这便有了我2003年创作的人头系列作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开始更注重事物运动的变化,并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深深地认识到,宇宙间
期刊
所有的面相都是那大写他人的面相。正是因为如此,他就没有面相?——埃德蒙·雅比斯《问题之书》  一  人间世界,一切缘分最初都始于照面。也就是说,脸的缘分是一切缘分的起兴。套用上面题记之中关键词,人间一切缘分,最初都缘于面相。当一种面相,成为大写他者的面相,我们再来谈论他者和自我之间的区分,自我在人间的身位,上帝的各种位格,以及人类在宇宙之间的位置,还有意义吗?  自知不负扬州梦。从东瀛的名古屋到中
期刊
7月,流火的季节,北京今日美术馆《砖问》展览隆重开幕,展场集中展示了著名当代艺术家应天齐先生20多年来在安徽芜湖等地旧城改造过程中,连续实施的艺术行为、实物、装置和历史影像资料等,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城市改造活动中的许多问题和现状。展览与其说是对中国式城乡改造和建设的追问,毋宁更是对当下某些无知、愚昧野蛮开发的质疑和控诉。本刊多年来一直关注,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当下急剧膨胀的病态社会环境下,当代艺术家
期刊
大约在1845年,5岁的莫奈跟随家人离开巴黎,来到了勒阿弗尔。他的叔叔在这里经营船用杂货兼杂货批发。《海边露台》是莫奈对其家人的珍贵记录。莫奈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从事绘画职业,也不理解他的生活方式。1920年,收藏家勒内的日记使这幅名作含义更加明了,他说:“莫奈给我看一幅油画,画中,他的父亲注视着大海,场景应该是美国……他指出两边各有一根旗杆,并说这种构图在当时极为大胆。″  在风格上,《海边露台》介
期刊
他曾经漂洋过海在塞舌尔群岛上定居八年,后来又去了欧洲然后在新西兰成为移民。不知是大起大落的海外生活改变了他,还是太平洋岛原生自然环境影响了他,李南凤不像中国大陆任何一个画家,甚至很难找到一种类似的风格来加以言说。  李南凤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有很好的写实功夫。面对画布时那种内心激情,使他很快放弃了分析性的精工细作。但把握对象的判断力仍旧根深蒂固地保留在他对于形体、轮廓的准确观察与提取之中。他
期刊
1976年,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The Woman War-rior》(女勇士)问世,即刻在美国获得空前反响,热销程度为汤亭亭和出版商所始料不及。这部作品不仅为作者赢得了各项大奖,也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持久而又深具影响的地位。更为可喜的是,美籍华人文学这棵幼苗终于破土而出,暂露头角并呈茁壮发展的趋势。  汤亭亭的父母是20世纪早期的赴美移民,汤亭亭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父亲是一个满腹诗文
期刊
“艺术家的潜力包含在观察生命的奥秘之中”  当代艺术研究侧重于从宏观观察转向微观的探索。过去艺术家用“眼”观察,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仅仅对视觉感兴趣。那个时代已经结束,现在仅仅用“眼”已经不能满足感知的需要。  当代艺术从克服形象化艺术开始,直接将我们带入其中一在这里,触觉取代了生命感,这是现在唯一带来方向感的知觉。然而,艺术还是溜出了人们知觉的掌握,融入微观世界中。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世界,细胞及
期刊
人类文明的进程常以物的形式被存留与凝结,某些物在时间的磨砺以及空间的转换中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文物”。由于全球性文物的流转与博物馆制度的建立,使人类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提供这种可能的背后,也存在着太多的爱恨情仇。岁月的流失是最好的镇静剂,在21世纪的今天,直面那些过往的现实,或许将产生不同的言说。  雕塑家戴耘,这位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期的西安人,兵马俑、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