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梁启超在中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对现今的新闻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为基点,以微博为例,探讨梁启超的舆论思想在微博中的应用。
【关键词】梁启超 舆论思想 微博 舆论监督
梁启超一生创办和领导的报刊有17种之多,包括《万国公报》、《时务报》等,在其“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的办报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不乏颇具远见的舆论思想,对现今的新闻事业和舆论监督事业有着借鉴作用。
梁启超看来,“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他指明了舆论的主体是大多数人,即公众,舆论形成的方式必然是“公表于外”。当下活跃的传播方式——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web、wap等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随时随地更新和发布信息,每条信息限定140字以内,实现即时分享。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规模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可见微博已然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独特的舆论阵地,中国社科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评价其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究其发展中的舆论传播规律,发现与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众处一致。
一、“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梁启超主张“办报立言”、“以言救国”。“言”即舆论,他在1902年所著《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明确提出了报馆的两大功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可见,梁启超所谓舆论,首要功能是监督政府,“政府者,受公众之委托,而办理最高团体之事业者也,非授以全权,则事不可得举;然权力既如此重且大,苟复无所以限制也,则虽有圣智,其不免于滥用其权,情之常也”。
梁启超指出,对政府的监督分为三种,即法律监督、宗教监督和名誉监督,梁启超认为名誉监督是报馆的责任,将此监督权赋予新闻舆论监督事业,“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者,莫若报馆,虽谓报馆为人道之总监督可也”。
微博作为传播手段的一种,对政府进行了名誉监督。每位用户仅百十来字,但基数的庞大及裂变式传播足以将信息极速推到大范围的传播空间,达到“公表于外”,这是无以估量的监督力量。随着网络反腐兴起,微博更以独有的传播特点成为名誉监督有力阵地,而监督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同行、律师、媒体人甚至“草根”阶层,为梁启超称的“多数人”。
微博的舆论监督中,较早引发轰动的是2011年安徽省周文彬“自首式”举报事件,他就自己行贿行为,微博直播去纪委自首,最终,纪委部门对收礼官员做出处理;雷政富不雅视频于2012年7月20日下午曝光,通过微博发酵,在网友监督下,63小时后,重庆官方即宣布将雷政富免职。此外,还有山西“表哥”杨达才被撤职、陕西房姐龚爱爱被批捕等微博成功反腐案例。
截至2012年12月,统计显示有39个典型网络反腐案例,其中通过微博渠道传播的就有11起。39个案例中,十八大之后发生的有12起,其中指向厅级以上干部的5起都是通过微博揭露。截至2012年12月10日,有9起已得到初步处理。
梁启超所言“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指运用激进言论引导国民,他认为真理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这在微博中主要体现在“评论”上,对于同一事件,关注的人可通过“评论”发表看法,微博用户中,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人参差不齐,所持观点大相径庭,在浏览评论时,能感受到强大的讨论气氛和思想碰撞的火花,恰如梁启超所说的“互相倚、互相纠、互相折衷,而真理必出焉矣”。
二、“先时之人物也,如鸡之鸣,先于群动”
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中还包含“舆论领袖”的概念,即他称的“先时人物”。梁启超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描述康有为时,“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以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如鸡之鸣,先于群动,如长庚之出,先于群星,故人多不闻之不见之”,梁启超认为“一举一动,一笔一舌,而全国之人皆注目焉”的人即为“先时人物”。
保尔·拉扎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阐述了舆论领袖的概念:他们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人们的态度、影响人们的行为。与社会正规组织的领导人物不一样,舆论领袖是非正式的领导,给人出谋划策,其影响力常比大众传媒大。
梁启超所谓“先时人物”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舆论领袖概念基本一致,都具备渊博的学识,一言一行具有指导作用,无形中影响着公众的举动,且都是非正式的领导,传播效力大。在任何一个信息传播平台,舆论领袖都存在并影响着平台中甚至平台外的人。微博中舆论领袖的影响甚至要高于传统媒体。微博中,社会名流、行业精英以及拥有众多粉丝的草根代表都可成为舆论领袖,他们通常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专业领域权威的见解,“关注”他们,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信息,掌握第一手深度见解,久而久之,微博中就会形成以舆论领袖为核心、以“转发”等认同行为为强化的不断循环深入的舆论阵地。
舆论领袖对信息的转发、分享、评论等,形成了舆论独特的链状、环状、树状的对话结构,唤醒了沉默的大多数,让更多人加入舆论的扩散过程,参与者在为舆论助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开民智”的效果。
三、“以言论动天下”要紧扣时代主题
梁启超是“先时人物”,博学广志,思想见识具有前瞻性。近代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梁启超能够从国民思想根源出发,开启维新运动,进行戊戌变法。从主张“保皇”到“君主立宪”,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未来。那个动荡的年代,公众终日惶惶,期待光明未来又苦无良策,梁启超的前瞻思想和远见卓识成为公众心中的曙光,他紧跟时代的脚步给予公众以觉醒和信心,针砭时弊的言论是时代所需,因而他的言论足以动苍生,而后动天下。
微博不仅是时代的印证,且是时代的领跑者。如果说梁启超的言论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那微博的言论便是每天的主题。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技术,微博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发布,它是每个人的日记,而众人的日记汇集构成“微史记”,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将这部“微史记”的真实性推到最大,每个微博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微博中有关当前重大事件的舆论主题往往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他们表达意见、形成民意,甚至影响事件的发展。 微博信息看似冗杂无序,但总有舆论主题,它们往往是某个新闻事件。舆论主题的产生取决于关注程度,而关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件本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根植于时代性。2008年汶川大地震,信息的首发渠道是微博,半年内,微博的主题始终围绕该事件;2011年政府采取坚决反腐态度,微博客们纷纷响应,开启了网络反腐新时代……正因为微博紧扣时代主题,它才会将舆论的传播效果推向巅峰,才会在4年中迅速崛起,它没有梁启超的“宏论”,但对于同一事件的关注、评论和转发,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壮大和意见的膨胀,时代热点事件的微博经汇总就是“宏论”,它们无形中坚持了梁启超的紧扣时代主题从而“以言论动天下”的舆论思想。
四、“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的“浸润”之法
梁启超对于舆论引导之道有其独特的方式,其中“浸润”之法尤易被忽视但效果稳定持久。“浸润”法是指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宣传,其收效虽缓,但“如积壤泰华,阅世愈坚”。微博中的舆论话题传播速度极快,但不等于其不存在和风细雨的效果。
“浸润”法的实质是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不加任何强制的成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公众在接收信息时的感受如春雨细润,而不是以说服为目的的宣传,融欲达之内容于其中,以欲解之态度于其里。梁启超摆脱晦涩难懂的“八股式”文体,独创“时务文体”,敢想敢说且观点新颖,能够自然而然地说出许多人的心里话,文风明白晓畅,自由奔放,不受约束,而且辞句浅显易懂,“笔锋常带情感”,能够使公众读来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中被感动,这种主动接受的效果要好于被动说服。
微博的出现正如当时的“时务体”。传统的博客是个人情感的缩影,长篇大论和儿女情长居多,专业的文章又晦涩隐匿,如“八股式”文体。而微博的140字限制,将长篇大论一概废弃,无形中将微博文风变得简单易懂且极具生活特性,如此一来,微博的文风便“常带情感”,以情动人,像一股暖流淌过微博客的心灵。
微博是个人意见得以公开发布的平台,同时在宏观上又处于一个庞大的交流体系,因而是各种意见交汇、交锋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的意见都可以拿来借鉴,但是否接受全凭主观意愿,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强制性被压到最低,这种舆论的传播过程是如和风细雨般“浸润”人心的,因而一旦某个舆论话题被接受或扩大,其效果也“阅世愈坚”。
结语
梁启超的办报生涯所积淀的深厚的舆论思想历久弥新,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他的舆论思想依然符合时代需求,正如其挚友黄遵宪评价他:“以公今日之学说、之政论布之于世,有所向无前只能,有唯独尊之概,其所以震惊一世,鼓动群伦者,力可谓雄,效可谓速矣。”然能力愈大则责任愈重,望今日舆论引导者也能如黄遵宪所劝导梁启超所言“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芒芒禹域,唯公是赖,求公加之意而已”。
参考文献
①解玺璋:《梁启超传》[A].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②李兴华、吴家勋:《梁启超选集》[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③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A].人民出版社,1984
④张怀俊,《从“报馆有益于国事”看梁启超的新闻观》[J].《新闻知识》,2007(12):76-88
⑤荣婷,《简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J].《中外文艺》,2010(11):76-77
⑥李秀云,《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J].《新闻知识》,2003(12):24-25
⑦《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性丑闻和出位言行惹“人肉”》,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12/12/c_124081606_2.html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传播学硕士)
责编:周蕾
【关键词】梁启超 舆论思想 微博 舆论监督
梁启超一生创办和领导的报刊有17种之多,包括《万国公报》、《时务报》等,在其“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的办报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不乏颇具远见的舆论思想,对现今的新闻事业和舆论监督事业有着借鉴作用。
梁启超看来,“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他指明了舆论的主体是大多数人,即公众,舆论形成的方式必然是“公表于外”。当下活跃的传播方式——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web、wap等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随时随地更新和发布信息,每条信息限定140字以内,实现即时分享。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规模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可见微博已然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独特的舆论阵地,中国社科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评价其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究其发展中的舆论传播规律,发现与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众处一致。
一、“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梁启超主张“办报立言”、“以言救国”。“言”即舆论,他在1902年所著《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明确提出了报馆的两大功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可见,梁启超所谓舆论,首要功能是监督政府,“政府者,受公众之委托,而办理最高团体之事业者也,非授以全权,则事不可得举;然权力既如此重且大,苟复无所以限制也,则虽有圣智,其不免于滥用其权,情之常也”。
梁启超指出,对政府的监督分为三种,即法律监督、宗教监督和名誉监督,梁启超认为名誉监督是报馆的责任,将此监督权赋予新闻舆论监督事业,“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者,莫若报馆,虽谓报馆为人道之总监督可也”。
微博作为传播手段的一种,对政府进行了名誉监督。每位用户仅百十来字,但基数的庞大及裂变式传播足以将信息极速推到大范围的传播空间,达到“公表于外”,这是无以估量的监督力量。随着网络反腐兴起,微博更以独有的传播特点成为名誉监督有力阵地,而监督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同行、律师、媒体人甚至“草根”阶层,为梁启超称的“多数人”。
微博的舆论监督中,较早引发轰动的是2011年安徽省周文彬“自首式”举报事件,他就自己行贿行为,微博直播去纪委自首,最终,纪委部门对收礼官员做出处理;雷政富不雅视频于2012年7月20日下午曝光,通过微博发酵,在网友监督下,63小时后,重庆官方即宣布将雷政富免职。此外,还有山西“表哥”杨达才被撤职、陕西房姐龚爱爱被批捕等微博成功反腐案例。
截至2012年12月,统计显示有39个典型网络反腐案例,其中通过微博渠道传播的就有11起。39个案例中,十八大之后发生的有12起,其中指向厅级以上干部的5起都是通过微博揭露。截至2012年12月10日,有9起已得到初步处理。
梁启超所言“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指运用激进言论引导国民,他认为真理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这在微博中主要体现在“评论”上,对于同一事件,关注的人可通过“评论”发表看法,微博用户中,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人参差不齐,所持观点大相径庭,在浏览评论时,能感受到强大的讨论气氛和思想碰撞的火花,恰如梁启超所说的“互相倚、互相纠、互相折衷,而真理必出焉矣”。
二、“先时之人物也,如鸡之鸣,先于群动”
梁启超的舆论思想中还包含“舆论领袖”的概念,即他称的“先时人物”。梁启超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描述康有为时,“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以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如鸡之鸣,先于群动,如长庚之出,先于群星,故人多不闻之不见之”,梁启超认为“一举一动,一笔一舌,而全国之人皆注目焉”的人即为“先时人物”。
保尔·拉扎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阐述了舆论领袖的概念:他们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人们的态度、影响人们的行为。与社会正规组织的领导人物不一样,舆论领袖是非正式的领导,给人出谋划策,其影响力常比大众传媒大。
梁启超所谓“先时人物”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舆论领袖概念基本一致,都具备渊博的学识,一言一行具有指导作用,无形中影响着公众的举动,且都是非正式的领导,传播效力大。在任何一个信息传播平台,舆论领袖都存在并影响着平台中甚至平台外的人。微博中舆论领袖的影响甚至要高于传统媒体。微博中,社会名流、行业精英以及拥有众多粉丝的草根代表都可成为舆论领袖,他们通常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专业领域权威的见解,“关注”他们,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信息,掌握第一手深度见解,久而久之,微博中就会形成以舆论领袖为核心、以“转发”等认同行为为强化的不断循环深入的舆论阵地。
舆论领袖对信息的转发、分享、评论等,形成了舆论独特的链状、环状、树状的对话结构,唤醒了沉默的大多数,让更多人加入舆论的扩散过程,参与者在为舆论助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开民智”的效果。
三、“以言论动天下”要紧扣时代主题
梁启超是“先时人物”,博学广志,思想见识具有前瞻性。近代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梁启超能够从国民思想根源出发,开启维新运动,进行戊戌变法。从主张“保皇”到“君主立宪”,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未来。那个动荡的年代,公众终日惶惶,期待光明未来又苦无良策,梁启超的前瞻思想和远见卓识成为公众心中的曙光,他紧跟时代的脚步给予公众以觉醒和信心,针砭时弊的言论是时代所需,因而他的言论足以动苍生,而后动天下。
微博不仅是时代的印证,且是时代的领跑者。如果说梁启超的言论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那微博的言论便是每天的主题。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技术,微博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发布,它是每个人的日记,而众人的日记汇集构成“微史记”,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将这部“微史记”的真实性推到最大,每个微博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微博中有关当前重大事件的舆论主题往往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他们表达意见、形成民意,甚至影响事件的发展。 微博信息看似冗杂无序,但总有舆论主题,它们往往是某个新闻事件。舆论主题的产生取决于关注程度,而关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件本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根植于时代性。2008年汶川大地震,信息的首发渠道是微博,半年内,微博的主题始终围绕该事件;2011年政府采取坚决反腐态度,微博客们纷纷响应,开启了网络反腐新时代……正因为微博紧扣时代主题,它才会将舆论的传播效果推向巅峰,才会在4年中迅速崛起,它没有梁启超的“宏论”,但对于同一事件的关注、评论和转发,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壮大和意见的膨胀,时代热点事件的微博经汇总就是“宏论”,它们无形中坚持了梁启超的紧扣时代主题从而“以言论动天下”的舆论思想。
四、“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的“浸润”之法
梁启超对于舆论引导之道有其独特的方式,其中“浸润”之法尤易被忽视但效果稳定持久。“浸润”法是指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宣传,其收效虽缓,但“如积壤泰华,阅世愈坚”。微博中的舆论话题传播速度极快,但不等于其不存在和风细雨的效果。
“浸润”法的实质是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不加任何强制的成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公众在接收信息时的感受如春雨细润,而不是以说服为目的的宣传,融欲达之内容于其中,以欲解之态度于其里。梁启超摆脱晦涩难懂的“八股式”文体,独创“时务文体”,敢想敢说且观点新颖,能够自然而然地说出许多人的心里话,文风明白晓畅,自由奔放,不受约束,而且辞句浅显易懂,“笔锋常带情感”,能够使公众读来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中被感动,这种主动接受的效果要好于被动说服。
微博的出现正如当时的“时务体”。传统的博客是个人情感的缩影,长篇大论和儿女情长居多,专业的文章又晦涩隐匿,如“八股式”文体。而微博的140字限制,将长篇大论一概废弃,无形中将微博文风变得简单易懂且极具生活特性,如此一来,微博的文风便“常带情感”,以情动人,像一股暖流淌过微博客的心灵。
微博是个人意见得以公开发布的平台,同时在宏观上又处于一个庞大的交流体系,因而是各种意见交汇、交锋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的意见都可以拿来借鉴,但是否接受全凭主观意愿,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强制性被压到最低,这种舆论的传播过程是如和风细雨般“浸润”人心的,因而一旦某个舆论话题被接受或扩大,其效果也“阅世愈坚”。
结语
梁启超的办报生涯所积淀的深厚的舆论思想历久弥新,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他的舆论思想依然符合时代需求,正如其挚友黄遵宪评价他:“以公今日之学说、之政论布之于世,有所向无前只能,有唯独尊之概,其所以震惊一世,鼓动群伦者,力可谓雄,效可谓速矣。”然能力愈大则责任愈重,望今日舆论引导者也能如黄遵宪所劝导梁启超所言“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芒芒禹域,唯公是赖,求公加之意而已”。
参考文献
①解玺璋:《梁启超传》[A].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②李兴华、吴家勋:《梁启超选集》[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③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A].人民出版社,1984
④张怀俊,《从“报馆有益于国事”看梁启超的新闻观》[J].《新闻知识》,2007(12):76-88
⑤荣婷,《简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J].《中外文艺》,2010(11):76-77
⑥李秀云,《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J].《新闻知识》,2003(12):24-25
⑦《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性丑闻和出位言行惹“人肉”》,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12/12/c_124081606_2.html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传播学硕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