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花开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ree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就业  新生活
  “梦想花园”社区是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家具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这是南康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建设安置点,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搬”出贫困户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走进社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柏油路面干净清新,楼房规划整齐,幼儿园、卫生所、警务室、电商超市、网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这个梦想花开的地方,每天都孕育着新的希望。
  “精准扶贫暖人心,安居乐业赋新篇。”在南康区家具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王小荣的家门口贴着这样一幅崭新的红对联。简洁明亮的新房,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冰箱、电视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门口的对联最能代表我现在的心声。”贫困户王小荣快人快语地说道。
  王小荣,今年42岁,曾是南康区龙回镇油田村坳背组贫困户。搬迁前,王小荣住在离城区20公里的大山深处,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都得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买,一家人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清苦的日子。
  2018年,在区、镇、村干部的倾力帮扶下,他搬到了位于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家具产业园“梦想花园”小区。
  “现在的生活跟搬迁前相比,差别真是太大了,不仅眼界开阔了,心也跟着敞亮了,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王小荣感慨地说。
  贫困户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或就业、或创业,生活发生了巨变,王小荣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乐业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最简单、最直接的追求。从住在“嘈嘈切切雨珠弹,大珠小珠落地盘”的破旧房屋,到搬进宽敞明亮的小区楼房,是“安居”;从打零工、收入微薄到稳定就业、年年增收,是“乐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像王小荣这样的搬迁贫困户看到了生活新希望。
  “刚开始村干部跟我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我搬到城里去住,我心里总感到不踏实,后来他们从各方面帮扶我,让我彻底打消了顾虑。”王小荣说。区扶贫办易地扶贫搬迁业务负责人伍人营还多次上他家耐心讲解动员搬迁。2018年8月,他父亲去世,腾不出时间来搬迁,龙回镇镇长肖玮在了解情况后,亲自带领干部协助搬迁,这让他非常感动。“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扶贫干部这么关心帮助我,我今后要以積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后续怎样让贫困户“搬得出、有就业、稳得住、有奔头”才是最关键。
  为此,南康区依托千亿家具产业集群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优势,制定了“产业+就业”的重点帮扶政策,鼓励搬迁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与园区企业对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可持续稳定增收。
  “现在我在南康团团圆家具有限公司的“就业扶贫车间”上班,工作比较稳定,每个月工资近五千元,而且工厂离家不到2公里,上下班非常方便。现在有了稳定的就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保障。”王小荣笑嘻嘻地说。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附近上学。“搬到这里住后,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走山路了。同时我老婆也在附近的制衣厂上班,我们夫妻俩下班之后还可以照顾孩子,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南康区结合千亿家具产业集群解决搬迁贫困户“搬得出,有就业,有收入,稳得住”的做法,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赞扬,被评价为“搬迁入住率最高、后续帮扶最有力、贫困户最满意”。
  挪“穷窝”创新业
  初夏时节,百草芬芳、繁花似锦,连空气都是清香的味道,池塘边青草郁郁葱葱,不时有鸡鸭“嬉戏打闹”,池塘中成群的鱼儿在吃着青草,悠然自得。走进浮石乡高洲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刘长生的承包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溢满田间地头。
  “你看,这些即将上市的1000多斤草鱼,形势特别好,市场价格也好,全年的产值可达到7万元以上。”刘长生高兴地说道。
  刘长生是浮石乡高洲村人,过去一家人种植几亩薄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底,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刘长生享受了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一家3口搬迁至浮石乡圩镇安置点的新家。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长生承包了20余亩地,发展养殖业,养殖鱼塘4.8亩、家禽400余羽、牛3头,种植青草10余亩。真正实现了创业脱贫致富。
  “我现在养的鱼,都是用青草喂养、肉质可口,品质好,不愁销路,往往一上市就卖完了。”刘长生介绍。刚开始,由于没有掌握养殖的创业技术,效果不好。在乡村干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长生参加了区里举办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班,提高了养鱼的技术水平,还享受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在解决了技术和资金瓶颈后,刘长生发展种养的干劲更足了。
  “我要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现在我已经通过工商注册登记了农民合作社。摘掉了‘穷’帽子,要感恩党和政府,回馈社会,我还雇请了周边贫困户到自己基地务工,帮助他们实现稳就业、稳增收、早脱贫。”刘长生信心满满地说。
  全区依托千亿家具产业和蔬菜、油茶等特色农业,建设“扶贫就业车间”、就业产业基地,对搬迁户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对接企业295家,发布就业岗位3870个,帮扶搬迁贫困户就业2138人,月人均工资在3500元以上。政府还在安置小区大力开发保安、保洁、农村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93人,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全覆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南康区始终坚持安置点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重点突出‘产业+就业’‘培训+就业’,着力在贫困户稳就业、强增收上下功夫。稳就业是贫困户脱贫最有力的保障。”该区扶贫办主任陈超峰如是说。
  壮阔大迁徙,一步跨千年。沐浴在精准扶贫的就业暖阳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的“南康实践”,让脱贫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户”的誓言得到有力践行,一户户搬迁户“搬”出了希望、“搬”出了信心,实现了“搬得出、能就业、稳得住”,有质感、更有温度的小康生话。
  作者简介:温圣魏,赣州市南康区社保局。
  责任编辑:朱晨光
其他文献
金溪县150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的村达121个,50万元以上的村20个,100万元以上的村5个。2020年以来,金溪县在全县开展“锦绣金溪、美丽花园”创建工作,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各乡镇的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探索出了“乡贤领办、资源入股、村民参股”等村集体经济多元化投入模式,成立了13个乡(镇)办公司、150个村办公司;形成了“乡(镇)公司+村公司
期刊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进京赶考”——72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豪迈宣示。  “‘赶考’远未结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
期刊
2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一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行(扶贫开发金融部)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也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银行机构。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时代的历史责任。近年来,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罗霄山区、著名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行,举全行之力攻坚克难,扎实作为,在助力江西如期
期刊
一条条环村公路纵横交错,一座座小楼错落有致,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村民回家路,一场场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生活情趣……这个被青山环绕的秀美村庄,就是魏天瑶工作的地方——把口村。魏天瑶是2019年选调生,安排在安义县长均乡把口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后,主动融入农村工作,走百家门,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在脱贫攻坚中大显身手,在繁荣乡村文化中主动作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施展才干,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干部风采。  把口村是
期刊
三月,赣江两岸生机盎然,贡江之滨万象更新,十里樱花竞相绽放,春暖花开蜜蜂舞,又是一年农耕时。赣州市赣县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境内群山连绵,过去也曾经历过从绿水青山到穷山恶水,再到绿水青山的凤凰“涅磐”。过去,落后的社会经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加剧了贫困。  赣县区养蜂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赣县生产的蜂蜜就被列为“贡品”,是江西省传统养蜂大县。近年来,赣县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期刊
[提 要]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然而,当下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乡村,教育改革的难点和突破点也在乡村,尤其在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文章选取江西全南X村双语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源质量、师资力量以及学校自身三个维度剖析学校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其他类似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有所借鉴。   [关键词]双语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困境与思考   [作者简介]张
期刊
胡春华出席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月25日下午出席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仪式。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胡春华指出,组建国家乡村振兴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期刊
两年多来,无论阴晴雨雪,常有一个身影行走在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洪桥村的田间地头,乡亲们见了他会上前打声招呼,热情地唠上几句家常。他就是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派驻洪桥村第一书记熊革进。  2018年5月,熊革进肩负着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使命,来到洪桥村。两年多来,他俯下身子扎根基层、为民解忧,一件件、一桩桩真情帮扶的事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洪桥村百姓的心田。日前,记者来到洪桥村,向村民了解熊革进的扶贫工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貧困。”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激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萍乡经开区将精神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头戏,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结合起来,坚持扶志为先、扶智为本、扶勤为要、扶德为魂,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
期刊
[提 要]基于CLDS2016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家庭非农就业转移有显著抑制作用;家庭劳动力人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户主非常健康的身体状况和村庄交通状况与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营造良好氛围、合理制定方案以提升培训质量、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