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工艺在纺织服装设计上的应用分析

来源 :黑龙江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苗族刺绣是地区三绝之一,也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这对于增强设计的文化特色,促进相关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苗族刺绣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苗族刺绣的基本形式和内容以及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究苗族刺绣工艺在纺织服装设计上有效应用的对策.
其他文献
1 艇机冷却水系统rn某散货船(22 852总吨)为2011年于日本佐伯船厂建造,配备1艘全封闭型救生艇及1艘救助艇.该船救生艇采用雅马3JH25A型柴油机,该艇冷却方式(见图1)由内循环闭环冷却淡水和外循环开式冷却水这2种方式组成.内循环为闭环冷却淡水,加有防冻液保持内循环系统正常使用,保证艇机测试等短时间启动试验等;外循环冷却水可接淡水或海水冷却系统进行外围冷却,并同时冷却内循环冷却水,保证艇机长时间运转.外循环冷却水转换阀配有2种冷却水吸口方式,一是可以外接船上淡水系统进行冷却,二是在艇机下水时,外
期刊
对东营市两河流域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的设计过程做了细致介绍,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功能分区和管理等系统,构建两河流域水环境监测和告警系统管理平台,实现了智慧水务管理的简单化、智能化、细致化和规范化.
某FPSO新型溶气浮选装置是油田生产水处理的关键设备,采用两个相同的气浮罐串联运行,自投用以来一直满罐操作,稳定运行.近期出现二级气浮罐液位下降、运行压力上涨、处理量下降等问题,影响生产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现场人员开展详细的排查,准确找出气浮罐内部孔网堵塞导致二级气浮罐出现“假液位”问题,经过开罐清洗后,二级气浮选处理罐液位不满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气浮设备各项参数恢复正常,气浮选生产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成功消除影响生产水处理效果的隐患.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种植生产的纺织原料种类繁多且产量较高,它们既是农业中主要的经济产品,也是纺织纤维的主要来源.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材料之一,通过探讨其多元化的开发设计,比如打造农业园区的示范性展示、种植观赏棉花开展旅游观光、开发创意棉花手工艺品等形式,这既符合我国对于农业产业大力支持的态势,也可为农业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径.
以木质素为原料改变升温速率制得木质素基固体酸,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还原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探究升温速率对木质素基固体酸结构及其催化水解纤维素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升温速率对木质素基固体酸的微观结构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随着升温速率的减小,木质素基固体酸芳香碳层片的定向程度增加,尺寸明显增大,脂肪侧链减少,在空间的排列愈加有序;碳载体磺化反应性增强,磺酸基团密度增加,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提高,最终使得还原糖得率明显增加.在升温速率为3℃/min时,磺酸基团
主要聚焦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南京云锦其中的一个重要工艺步骤——挑花结本,并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从历史发展到当今状况逐步分析每一步的工艺流程,判断每一帧流程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合乎现代化手工艺,将古老的挑花结本技术与当今的数字化数据处理时代接轨,找寻出一种适合普及化且简单易操作的数学模型来规避操作时的复杂性、重复性,以提高工艺效率,节省成本.此种模型猜想基于数据结构中的一种信息储存方式,符合编程的思想,对应挑花结本中需要大量重复进行操作和庞大图案统筹的工作方式,这样的模型优化方法得以让挑花结本的工艺在历史的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大众不仅对服饰外观有极高要求,更对其舒适性有了更高的标准.从接触性和热湿性指标等方面研究针织物的舒适性,并将利用罗纹空气组织设计开发舒适保暖型针织面料.着重从原料的选配、组织结构、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以设计出新型的保暖针织产品.
高校的纤维制品为师生创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是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纤维制品的发展体现在材料、图案和工艺等方面,并且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为高校营造了适宜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舒适环境.同时,高校也为纤维制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艺术上的支持,使得纤维制品与高校的公共空间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纺织博物馆是一专业性的博览建筑,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通过对纺织博物馆的概念、功能价值介绍引入人们对纺织博物馆的初步认知.同时对我国上海纺织博物馆和青岛纺织博物馆的案例介绍,让人们对其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提出了纺织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和多元的设计开发策略,旨在为我国纺织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于全省72个国控点位、185个网格化监测点位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开展夏秋季江苏省大气臭氧与PM2.5污染热点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夏秋季臭氧和PM2.5高值热点重合区域主要分布于徐州、宿迁,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交界,以及苏州南部一带.结合该省污染源排放清单,在热点重合区域污染来源中,VOCs单位面积年均排放量居前三的为工业源[219.84 t/(km2·a)]、溶剂使用[87.13 t/(km2·a)]、居民生活源[47.77 t/(km2·a)],PM2.5污染行业单位面积排放量前三名为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