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旨在摸清JZ学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认知度、激励因素以及各系开展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认知度较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较为理性且体现了较高的价值追求.但志愿服务的开展也存在服务对象单一、服务范围单一、服务形式单一.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形式主义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从志愿者招募一培训一评估机制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项目化与基地化建设、学校相关配套机制建设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体系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当前,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日益蓬勃,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服务是一种比较特殊且占有重要地位的志愿服务形式。这一方面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由在校大学生组成,其特殊的身份特性使志愿服务活动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灵活性等特点。加之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具有弹性且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能夠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注入更多动力。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主要是院校各级团委和公益性社团并面向整个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作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平衡和协调。然而在各种思潮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也开始出现信仰危机、诚信缺失等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目的,摸清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认知度以及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经验支撑。
  二、调查概况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以JZ学院在校本科生为研究总体。采用分层抽样与多阶段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选取样本。对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在校大学生参加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因素。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提供数据支撑。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本研究团队对我校各系青年志愿者社团进行访谈。以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本次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各占42.5%、57.5%;理工类、文史类和艺术类同学各占40.6%、55.6%及3.9%。调查对象中参与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人数为69名,未参与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者为138名。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认知度通过“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了解多少?”进行调查。以期通过自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问卷将答案分为“完全不了解、偶尔听说过、经常听说、非常了解”四个自评维度。其中表示非常了解的有16人,占比7.73%;经常听说的有91人,占比43.96%;偶尔听说的92人,占比44.44%;完全不了解的8人,占比3.87%。在69名参与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中,1 2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为46.37%,2-4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为17.39%,4次以上参与者比例为36.23%。通过双变量交叉分析得出。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了解程度要明显高于未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分析
  为考察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问卷让学生对“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专业或课程要求、锻炼并提升自己的能力、扩充人际交往网络、觉得好玩、对今后找工作有益、放松自己,丰富课余生活、使个人服务意识观念得到提升”作出价值判断。来分析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目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从利他角度出发。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学占比约77.29%:二类是利己角度出发,希望提升自己能力、扩充人际交往关系、丰富课余生活;三类是功利主义角度出发,希望完成课程的要求、觉得好玩、对找工作有益。
  另一方面,从未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原因看,位居前列的因素主要是“没有喜欢的活动类型、没有多余时间、无法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无参与渠道和机会”。这说明未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通常是由于被动原因而没能参加。并非是完全缺乏主动参与的意愿。调查发现,同学们普遍反映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服务对象单一,学校志愿者协会主要服务都是针对老人、青少年、残疾人这三类群体;二是服务范围单一,服务点主要采取就近原则,都是那些离学校较近的村子等;三是服务形式单一,主要采取义务劳动、慰问等形式。事实上,选择“条件艰苦、没有酬劳不感兴趣、没有锻炼价值”的学生人数很少,说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观念端正。
  (三)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因素分析
  在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因素调查中,询问了“在志愿活动过程中,您希望得到哪些奖励?”从回答的结果看。多数同学选择“获得学校及老师认可”“颁发志愿者证书和奖章”。这一结果再次反映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出于自尊、荣誉心理的满足,从权威途径得到对其行为的认可。因此,学校或者各系志愿组织可以从这两方面出发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但是也不能够过度,以免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利性太强。丢失了志愿服务的本质精神。
  (四)各系志愿者协会志愿活动开展情况访谈
  为进一步了解各系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本次分别从各系的志愿服务开展项目、合作团体、校方(系内)态度三个维度来了解各系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来看,公共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音乐系和中文系能够利用其专业优势,提供具有较高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如公共管理系依托吉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外语、艺术、音乐、中文开展支教活动以及慰问演出活动等。另外,志愿服务活动涉足的服务领域较宽,包括环保、支教、慰问老人、农民工子女、残疾人、维修、义画等活动,并通过以学校团委组织领导为核心,紧密发展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形成系一校一政一社的紧密联系。最后,教师的指导也对学生顺利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技术帮助,并增添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信心。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中面临的困境
  (一)资金筹集渠道狭窄困境
  筹措资金的能力欠缺是制约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调查显示,48%的被调查者认为资金缺乏是影响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大多数都是依靠团组织开展活动。经费来源多为共青团工作经费或通过向团组织上报活动项目。向学校或者是校外的商店争取费用和支持。很少有通过社会去募集资金。导致了资金来源的单一,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制不完善且活动单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缺乏管理规范。对志愿者的培训尚未常态化。从人员招募到志愿者培训再到服务评价等环节缺乏必要的规范管理,且由于服务内容单一、存在形式化问题。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服务的理解仅停留在简单的做好事的层次。大多数参与的扶贫、扶弱、扶孤等志愿者活动仅仅局限于为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提供简单的服务,比如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与小朋友做游戏等,专业性不强,使活动显得形式化,没能体现出志愿服务的本质。
  (三)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形式化发展倾向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存在认识模糊问题,有出于助人为乐的崇高心理,也有从众心理,甚至还有想通过志愿者活动得到一些利己的好处而參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利己主义驱动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会进入倦怠期。这些同学会觉得志愿活动没有使他们从中得到益处,对自己的发展帮助不大,并且觉得参加的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形式主义。专业性不强。缺乏指导和监督,与之前的预期不匹配。
  四、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志愿者招募一培训一评估机制
  一是完善招聘机制。校团委负责组织管理可进一步拓宽志愿者招募渠道,设计灵活的招募标准,细化志愿服务岗位划分,严格岗位职责。适当照顾招募对象的个人意愿,从而激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规范培训机制。可以通过对高校志愿者进行培训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了解,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培训过程多元化、个性化,培训者可力图通过积极引导,使参与者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体验等多方面提升。三是建立服务评价机制。评价目的主要立足于调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借助评价增强志愿服务的功效。评价时主要制定两方面标准:一是针对志愿者的能力。包括志愿者服务技能熟练程度。志愿者彼此间协作程度,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程度,志愿者服务行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二是针对志愿者的成果收获,包括志愿者是否服从组织的任务安排,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是否满足岗位目标,是否完成预定任务。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项目化、基地化
  一是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以社会需求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实现志愿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在适时的条件下,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精品项目,形成社会认知度、提升社会认可度。二是实现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是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证,基地建设可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保持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学校应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配套保障工作
  一是组织保障。建立党委领导、团委负责、学院落实、教师指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物质和精神保障。志愿服务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建议在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基础上政府按人均一定数额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专项经费。并通过财政预算方式直接下拨到各高校,与其他渠道的资金一同纳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专项基金,经费的使用严格实行统一的项目管理。志愿者服务结束后可获精神激励,如颁发志愿者证书、志愿服务荣誉卡,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三是信息化保障。建立全校范围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的流通。让各社团组织能及时把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在全校各系各专业发布出去,也让全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志愿服务,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人是铁,范儿是钢”,请客吃饭也要有“范儿”,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完整的人生离不开吃吃喝喝。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事业?爱情?家庭?  其实说到根儿上,无论广义上是为了什么,无论你是否承认,我们最终还是为了鼻子下面的那张嘴。吃饱、吃好,也只有吃饱、吃好了,做其他的事情才有意义,这就是生活。  由此说来,吃饭绝对是人生的一大要事,也正因此,吃得好,才是人生
国内外有许多对体育课教学形式的研究,但众多研究成果中较少侧重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尤其较少侧重实践操作层面,且体系完整又便于快速推广应用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一线体育教师从中较难选择出特别适宜打破并快速改良现有中小学常态体育课不良现状的有效模式。鉴于以上对现状的认识及思考,构建一种优质的适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尤为迫切。目前,深圳市
虚拟语气就像它的名称一样,虚幻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同学摸索多年仍然对这个语法点晕头转向。下面的经典例句包含了这个语法点的几种常见情况,请同学们疯狂背诵.举一反三,虚拟语气自然轻松掌握1  1 If I had enough time,I would pay a visit to Xinjiang.  [If引导的条件校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2 Had I refused your help,I
2016年的秋天,下了一场雨,冲淡了我们面对毕业的种种心情。外企缩招,传统行业猝不及防地缩水,无数创业公司在一夜之间破产,找工作变成头等大事。  收到阿里巴巴的实习offer,我有点懵:一方面是没有想到真的被对方给选上了,一方面是被调配的岗位和我的专业差距太大,实习未必能转正。转念一想:不去,八成也是毕业即失业,没有哪一个选择能保证今后的人生一馬平川。 我在截止日前,签下了《实习协议书》,成了阿里
事件讲述 周 慧(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学)  本刊记者 子 言    你也许喜欢看我们的《课堂内外》,喜欢看《读者》,但是,你只是看,不投稿;你也许喜欢看《麻雀要革命》,喜欢看《一座城池》,但是,你也只是看,跟同学们一起八卦八卦,却绝不会亲自提笔写类似的小说。如果语文老师布置写作文呢,你索性就说:“哎,头大……”  在杭州市青春中学初二(1)班,教语文的周慧老师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同学:大部分人喜欢在
摘 要:个性化作文教学对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可以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起到两大作用: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②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原有的陈旧思想,紧跟教育潮流为学生制订出更好的个性化作文教学计划。让小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自由、轻松的发挥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张扬个性化;提升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最贴近生活,充满人文气息
由于器械体操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器材数量等其他因素,器械体操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密度与其他教材相比往往偏低,没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时间会阻碍学生体能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开展器械体操教学时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主要目标,注重研究发展学生体能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实施基于发展学生体能的单元化教学,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教学  器械体操教学应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感知能力为载体,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的提升,应注意避
摘要:“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新农村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2015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并要求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鼓励各种社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不足,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
说起我和老婆的相识,还真是一段玫瑰佳话。  当年,我老婆——严格说是准老婆,芳龄27,我年方29,都尚未婚配。有一次,老婆与好友相聚,感叹韶华将逝,而自己尚无男友。好友便说她太“大女人主义”,劝她要对男性多说赞美的话,这样才能得人好感。聚会结束后,她们拦了一部计程车,老婆心想不妨先来个练习,一上车便说:“司机先生,你好帅啊!”只见那司机转过头来严肃地说:“小姐,你们是不是忘了带钱?”  当然,这些
学校体育工作复杂而多样,做学校体育研究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选题问题。能否精准选题,直接影响研究的目的、意义等是否能够有效体现,也是能够做好深入研究的关键。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就更要把握选题的精准性,否则就难以指导有效教学。常言说,选题成功就相当于成功一半,那么,该如何成功选题呢?下面从分析选题问题出发,探讨选题有效策略。  一、了解选题存在的突出现象至关重要  通过对一些研究选题的分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