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艳照门”所引发的大量淫秽照片在未成年人中传播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未成人生活环境包括了三个方面:學校、家庭、社会,他们所受的各种教育影响也主要来自于这三个因素。因此我们对未成人的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这三方积极进行配合,任何哪一方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疏忽都将导致整个网络道德教育的失败。
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当年的“艳照门”事件成为了中国娱乐圈最有振撼力的新闻,所涉及的人物不仅是香港各位当红明星,而且在网上所发布的照片色情程度也是创下了历史纪录,校园这块所谓的“净地”也没能躲得过这次艳照的影响辐射面。因而一直需要对未成人进行网络道德引导,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学校、家庭、社会是未成年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三维空间,只有三者的紧密结合才能使网络道德教育达到预想的效果,共同塑造未成年人网络道德之墙。
一、学校做好引导
首先,学校在做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时,教师是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应该尽快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成为网络时代的“行家里手”,能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丰富性、文化信息的开放性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够了解网络法规。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把握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及其思想变化,做到与未成年人拥有“共同语言”,从而能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使德育收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还应将伦理学相关知识引入到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中,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情怀,引导他们从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解决他们网络道德意识中的“知”的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政治课老师应做的事,而且应该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之中,每个老师都应担当起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任务。通过各科老师的一致努力使他们懂得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一样,都需要有一整套道德规范,知道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各个教师应统一思想,对未成人最基本的网络道德方面的要求,在各个层面上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并把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具体化、行为化,形成可测量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和具有导向“激励”约束作用的德育考评指评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考评结果纳入他们的学籍管理中。
其次,学校要做好网络道德教育有实效、深入人心必须组织各种具有网络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为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使网络道德教育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变单向灌输为双向的沟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从而使未成年人在参与中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把网站建成一个网络道德教育的场所。网站的内容应丰富、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他们对各类知识的渴求,以吸引广大未成人的访问。同时,学校应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他们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样才能有利于教育者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使学校德育贴近他们、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二、家庭做好监督
家庭是未年人除了学校以后,呆的时间最长的另一个场所,家庭在网络道德中是否做好监督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意识,在未成年人面前应做到以身作则。父母在未成年人心目中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他们的行为准则和楷模,因而父母要培养他们具有网络道德,就必须端正自己在网络中的道德行为;同时,父母还要树立在家庭中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未成年人上网的思想。
在家庭中,家长不应将电脑放在未成年人的卧室之内,而应将电脑放在家中公共位置之处,这样当未成年人上网时就可以随时接受大人的监督。家长还应经常检查未年人上网内容,如发现他们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指导并监督他们选择健康有益的网站,明确的界定他们应该访问什么样的网站。在与未成的人日常关于网络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应善于抓住时机向他们讲解有关网络道德知识、灌输有关网络行为规范,易于使他们接受。此外,父母还应选择一些有关网络方面的书刊、杂志等供家庭成员阅读,经常性有意识的同未成年人就网络内容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可以让未成年人正确的了解网络、感受网络、认识网络,认识网络给人类带来福祉背后所隐藏的危害。从而通过循序渐进的正确引导,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三、社会做好规范
社会是第三个直接影响着未成人成长的环境,社会对于未年人的网络道德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上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过滤网络入口信息。严格控制和检测网络入口,加强信息检查。对网络中的信息实施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和道德规范的,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利的信息,如色情、暴力、迷信等信息进行严格监禁。其次,政府还应在政策上引导网络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并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约束网络的传播行为,保证网络运行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还应在各个社区建立“网络中毒咨询中心”,该中心主要应以学校教师和家长为咨询对象,对他们进行预防讲座,实施预防教育,让他们能够帮助未成人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另外,该咨询中心还应针对各社区负责培养网络方面的咨询人员,以补充教师和家长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为未少年人服务。
作为传播者本身的各个网络运营商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循网络市场的文明规则,加大自身规范力度,减少网络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各个网络运营商应发挥自身作为大众传媒的优势,积极承担起自己在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上的社会责任,通过不断传播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来正确引导未成人。为消费者提供上网服务的各网吧应仅是成年人光顾的地方,作为网吧的经营者有责任、有义务配合社会各界共同监督,限制未成年人上网,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网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网吧进入登记制度,认真核对上网的有效证件,把好第一关坚决拒绝接纳未满十八周岁的未在年人进入。网吧各位经营者也应在全行业中营造出严厉谴责违规行为的良好氛围,坚持举报和取缔那些提供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
参考文献:
[1]顾锡宏.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2]王建凤.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原因及解决策略[J].南方论坛,2007(2).
[3]田国秀.青少年网络道德研究述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6(3).
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当年的“艳照门”事件成为了中国娱乐圈最有振撼力的新闻,所涉及的人物不仅是香港各位当红明星,而且在网上所发布的照片色情程度也是创下了历史纪录,校园这块所谓的“净地”也没能躲得过这次艳照的影响辐射面。因而一直需要对未成人进行网络道德引导,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学校、家庭、社会是未成年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三维空间,只有三者的紧密结合才能使网络道德教育达到预想的效果,共同塑造未成年人网络道德之墙。
一、学校做好引导
首先,学校在做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时,教师是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应该尽快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成为网络时代的“行家里手”,能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丰富性、文化信息的开放性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够了解网络法规。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把握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及其思想变化,做到与未成年人拥有“共同语言”,从而能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使德育收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还应将伦理学相关知识引入到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中,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情怀,引导他们从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解决他们网络道德意识中的“知”的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政治课老师应做的事,而且应该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之中,每个老师都应担当起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任务。通过各科老师的一致努力使他们懂得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一样,都需要有一整套道德规范,知道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各个教师应统一思想,对未成人最基本的网络道德方面的要求,在各个层面上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并把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具体化、行为化,形成可测量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和具有导向“激励”约束作用的德育考评指评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考评结果纳入他们的学籍管理中。
其次,学校要做好网络道德教育有实效、深入人心必须组织各种具有网络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为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使网络道德教育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变单向灌输为双向的沟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从而使未成年人在参与中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把网站建成一个网络道德教育的场所。网站的内容应丰富、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他们对各类知识的渴求,以吸引广大未成人的访问。同时,学校应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他们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样才能有利于教育者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使学校德育贴近他们、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二、家庭做好监督
家庭是未年人除了学校以后,呆的时间最长的另一个场所,家庭在网络道德中是否做好监督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意识,在未成年人面前应做到以身作则。父母在未成年人心目中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他们的行为准则和楷模,因而父母要培养他们具有网络道德,就必须端正自己在网络中的道德行为;同时,父母还要树立在家庭中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未成年人上网的思想。
在家庭中,家长不应将电脑放在未成年人的卧室之内,而应将电脑放在家中公共位置之处,这样当未成年人上网时就可以随时接受大人的监督。家长还应经常检查未年人上网内容,如发现他们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指导并监督他们选择健康有益的网站,明确的界定他们应该访问什么样的网站。在与未成的人日常关于网络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应善于抓住时机向他们讲解有关网络道德知识、灌输有关网络行为规范,易于使他们接受。此外,父母还应选择一些有关网络方面的书刊、杂志等供家庭成员阅读,经常性有意识的同未成年人就网络内容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可以让未成年人正确的了解网络、感受网络、认识网络,认识网络给人类带来福祉背后所隐藏的危害。从而通过循序渐进的正确引导,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三、社会做好规范
社会是第三个直接影响着未成人成长的环境,社会对于未年人的网络道德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上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过滤网络入口信息。严格控制和检测网络入口,加强信息检查。对网络中的信息实施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和道德规范的,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利的信息,如色情、暴力、迷信等信息进行严格监禁。其次,政府还应在政策上引导网络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并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约束网络的传播行为,保证网络运行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还应在各个社区建立“网络中毒咨询中心”,该中心主要应以学校教师和家长为咨询对象,对他们进行预防讲座,实施预防教育,让他们能够帮助未成人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另外,该咨询中心还应针对各社区负责培养网络方面的咨询人员,以补充教师和家长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为未少年人服务。
作为传播者本身的各个网络运营商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循网络市场的文明规则,加大自身规范力度,减少网络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各个网络运营商应发挥自身作为大众传媒的优势,积极承担起自己在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上的社会责任,通过不断传播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来正确引导未成人。为消费者提供上网服务的各网吧应仅是成年人光顾的地方,作为网吧的经营者有责任、有义务配合社会各界共同监督,限制未成年人上网,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网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网吧进入登记制度,认真核对上网的有效证件,把好第一关坚决拒绝接纳未满十八周岁的未在年人进入。网吧各位经营者也应在全行业中营造出严厉谴责违规行为的良好氛围,坚持举报和取缔那些提供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
参考文献:
[1]顾锡宏.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2]王建凤.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原因及解决策略[J].南方论坛,2007(2).
[3]田国秀.青少年网络道德研究述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