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育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实现这三点意义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培养创新能力。
关 键 词:初中数学 开放 教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一线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数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教育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实现这三点意义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使个性张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能培养创新能力。
笔者在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开放式数学教学谈一陋见。希望广大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吝赐教。
一、 开放教学目标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所讲的开放教学目标是指: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数学教学开放的内容还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形式、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在开放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数学素质高低等因素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参与课外数学创新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一步的发展;而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参与简单的、基础性的数学活动,使自己的数学基础能力得到巩固,以求向更高一层发展。
二、 开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气氛中发展
教学是双边互动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如果在此交流过程中,教师只是把学生作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附属物”,而不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则学生就处于压抑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何谈教学互动。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由此可见,教学环境是教学目标实施及顺利完成的外部条件之一。所以,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活泼的氛围下完成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并有效地吸收新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活跃,以此达到课堂中富有创造气息。
三、 开放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
有教育家曾说过:“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此话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发挥主体能动性,去自主地探究,合作学习。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轻松好多,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能自发地、有意识地学习,便会感觉到学习的快乐,会更投入学习中去。
1、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去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起着引导的作用,应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在求知欲和创造欲的驱动下去发现新知、感悟新知、运用新知及巩固新知,发展新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思维空间,凭此提高数学各种能力。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
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小组去讨论,再由小组的代表把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展示出来。下面就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
①先向东走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20m,再向西走30m;③先向西走20m,再向东走30m;④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引导学生们归纳出结果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如何用有理数的加法来表达呢?”在大家纷纷讨论探究下,又得出了下面的四个等式:(+20)+(+30)=+50 ;(+20)+(-30)=-10;
(-20)+(+30)=+10 ;(-20)+(-30)=-50。
学生们在自己探究的成果下,把这些数值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 以变式教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使学生能尽快地,尽多地发现现实生活中或教学中的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可以使一道题目进行多次变形;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查找出更多的解决方法;或者是多道题目进行揉合,组合成另一综合性的题目,能给学生一个陌生感和新鲜感。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做题的兴趣或欲望,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时,我就使用下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题途径。例:一条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0,0)、点(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1)若用三点式y=ax2+bx+c,如何确定a、b、c的值;2)若用顶点式y=(x-h)+k,对称轴是什么?怎样确定顶点坐标;3)若用两根式y=a(x-x1)(x-x2),则x1 、x2是多少?
实践证明:在教学时,以变式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去质疑,思考,不仅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总之,当前教学实践逐步证明了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已经形成研究热潮。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是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巩芳.《还数学的美丽面孔,让学生为之折腰》.中学数学杂志.2008
2. 赵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探索》.吉安师专学报.2010.
关 键 词:初中数学 开放 教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一线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数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教育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实现这三点意义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使个性张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能培养创新能力。
笔者在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开放式数学教学谈一陋见。希望广大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吝赐教。
一、 开放教学目标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所讲的开放教学目标是指: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数学教学开放的内容还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形式、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在开放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数学素质高低等因素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参与课外数学创新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一步的发展;而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参与简单的、基础性的数学活动,使自己的数学基础能力得到巩固,以求向更高一层发展。
二、 开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气氛中发展
教学是双边互动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如果在此交流过程中,教师只是把学生作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附属物”,而不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则学生就处于压抑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何谈教学互动。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由此可见,教学环境是教学目标实施及顺利完成的外部条件之一。所以,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活泼的氛围下完成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并有效地吸收新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活跃,以此达到课堂中富有创造气息。
三、 开放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
有教育家曾说过:“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此话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发挥主体能动性,去自主地探究,合作学习。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轻松好多,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能自发地、有意识地学习,便会感觉到学习的快乐,会更投入学习中去。
1、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去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起着引导的作用,应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在求知欲和创造欲的驱动下去发现新知、感悟新知、运用新知及巩固新知,发展新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思维空间,凭此提高数学各种能力。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
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小组去讨论,再由小组的代表把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展示出来。下面就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
①先向东走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20m,再向西走30m;③先向西走20m,再向东走30m;④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引导学生们归纳出结果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如何用有理数的加法来表达呢?”在大家纷纷讨论探究下,又得出了下面的四个等式:(+20)+(+30)=+50 ;(+20)+(-30)=-10;
(-20)+(+30)=+10 ;(-20)+(-30)=-50。
学生们在自己探究的成果下,把这些数值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 以变式教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使学生能尽快地,尽多地发现现实生活中或教学中的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可以使一道题目进行多次变形;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查找出更多的解决方法;或者是多道题目进行揉合,组合成另一综合性的题目,能给学生一个陌生感和新鲜感。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做题的兴趣或欲望,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时,我就使用下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题途径。例:一条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0,0)、点(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1)若用三点式y=ax2+bx+c,如何确定a、b、c的值;2)若用顶点式y=(x-h)+k,对称轴是什么?怎样确定顶点坐标;3)若用两根式y=a(x-x1)(x-x2),则x1 、x2是多少?
实践证明:在教学时,以变式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去质疑,思考,不仅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总之,当前教学实践逐步证明了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已经形成研究热潮。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是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巩芳.《还数学的美丽面孔,让学生为之折腰》.中学数学杂志.2008
2. 赵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探索》.吉安师专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