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卷叶蛾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危害情况落叶松卷叶蛾是危害落叶松的一种新害虫.1967年此虫于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大面积发生,其中三万余亩落叶松纯林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虫口密度高达2,391条/株.树冠中、下部针叶被食尽,仅剩枝条残叶,被害林木一片枯黄,似火烧,林缘受害尤甚.被害植株次年发叶晚,叶色浅绿,枝条亦脆,一触即折,连续三年危害,严重影响林木健壮成长,有的幼小植株 First, the damage Larch leaf roller moth is a new pest endanger the larch in 1967, this worm in Boli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 large area of ​​Tiantian first forest, of which more than 30,000 acres of pure L. larvae are subject to varying degrees of harm, insects mouth The density of up to 2,391 / plant canopy crow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ifer is depleted, leaving only the residual leaves, the victim of a yellowish forest, like fire, especially the forest edge victimized plants the following year late leaves, light green leaves, Branches are also crisp, a one-touch,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endangering,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robust growth of trees, and some young plants
其他文献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大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是林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防
秋(冬)播即将开始,在小麦播种期及苗期,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保证小麦苗全苗壮,是夺取一九七四年小麦大丰收的重要的一环,会议根据植保所介绍的秋(冬)播小麦病虫防治技
啮小蜂是防治水稻三化螟虫较为理想的一种卵寄生蜂。但大量繁殖利用的中间寄主目前尚未解决,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也还做得不多。为了促进人工繁殖和田间利用研究的开展,今
竹螟,又叫竹苞虫,本是为害楠竹的一种害虫,但近年来,在我省不少县、社发现为害水稻,在旱、晚稻秧田及分蘗期都有发生。根据不完全了解:1970年在少数地区小苗带土移栽的秧苗
1970年,我场已郁闭的华山松幼林,一部分感染煤烟病害。我们从调查中发现煤烟病的发生首先是由于介壳虫的为害而引起的。介壳虫在其为害过程中,不断分泌出蜜汁,这种蜜汁是煤
海南石梓是海南岛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在尖峰、坝王、吊罗等三大林区进行了试种栽培,目前人工幼林面积虽然不大,可是,石梓金花虫的为害却十分严重。为了寻找有效的防
近年来我省的落叶松人工林已大面积成林,但遭到落叶松绿叶蜂的严重危害.在我地区和我省东北的青山、横道河子等林区,落叶松人工林于1965-1966年落叶松绿叶蜂曾一度发生,受害
当前,已知可用来杀虫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等。我国目前杀虫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是以细菌和真菌(白僵菌)为主。在细菌方面,各地应用的有杀
去年,吴兴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依靠林场工人和贫下中农,在吴兴县鹿山林场和(土太)溪公社,开展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第一代松毛虫的科学实验。据检查,试验的70亩有松毛虫的松林中,
害虫是农业生产的大敌,防治害虫是保证丰产的关键之一。近三十年来农药发展极其迅速,不少地区几乎成了独一无二的防治方法。不容否认,化学农药有许多优点,但事物都是一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