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护与修复的研究进展

来源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a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滨海地区修建了大量钢筋混凝土基础设施,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提前进入维修养护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每年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近年来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滨海环境的特点,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裂缝开裂和腐蚀的原因,并从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裂缝的传统修补技术及新型高效的修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总结,以期为滨海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裂缝修复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用化、模块化、互换性越来越成为星载数据处理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VPX架构是一种较适合的形式.针对VPX架构高热耗星载数据处理机的散热难题,提出了优化结构布局、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系统)对新兴污染物去除率及填料微生物的响应特征鲜有报道。以抗生素磺胺甲■唑(SMX)为研究对象,选取粗河沙、细河沙、火山岩、活性炭、蛭石填料构建模拟CRI系统,讨论填料材质和粒径范围对SMX去除率的影响及微生物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河沙、蛭石和火山岩对SMX去除率仅23.2%~51.6%,且随时间推移去除率显著下降,1年后仅为初始阶段的50%。活性炭对SMX平均去除率高于92.5%,系统内伯克氏菌属丰度占比高达51.2%,微生物定向筛选作用强。各系统SMX生物作用与优势菌属丰度有着良
钝化修复技术是农田镉污染土壤实现安全利用的热点技术。筛选3种常见矿物质类钝化剂(氢氧化钙、海泡石、羟基磷灰石),对西南丘陵地区典型旱作农田镉污染土壤开展研究,结果显示,3种钝化剂均对重金属镉有钝化效果,其土壤有效态镉去除率为海泡石(25.81%)>羟基磷灰石(25.43%)>氢氧化钙(24.15%);氢氧化钙有效态镉的去除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下降,海泡石和羟基磷灰石的作用相对更持久长效;钝化剂加入后均对土壤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实际工程使用中应注意控制添加量或间隔足够时间分次添加。
钙钛矿型催化剂由于其结构稳定和特殊的物化性质,逐渐成为材料类学科的研究热点。介绍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污染气体的催化氧化性能,综述了近年来钙钛矿型催化剂在催化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针对大规模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的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分层分组控制方案.首先,设计一种分布式的无人机集群分层分组控制架构,将集群内所有无人机分成若干独立且不相交的群组,并在群组内分别形成"长机层"和"僚机层";其次,对各群组内的长机设计协同路径跟随控制律,使长机收敛到各自期望路径上的虚拟目标点,并通过对各虚拟目标点的协调控制实现长机的协同,进而实现各群组间的协同;然后,对各组的僚机设计控制律以跟随其所
转炉炼钢过程中碳温连续实时预报是终点控制的关键,针对过程数据波动影响炉次样本相似性度量进而造成建模困难、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考虑炼钢过程数据存在的时间序列特性,提出一种自动聚类和计算待测样本后验概率的即时学习方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加权的模糊C聚类策略将历史库样本进行自动聚类;然后,利用混合高斯模型计算待测样本的后验概率确定关联度最大的样本集合;最后,度量出待测样本的最佳小样本子集,进而采用LSTM网络预测终点碳温.通过该方法对钢厂转炉炼钢生产过程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炼钢的工艺要求,温度预测
多年来浑河流域细河一直为劣Ⅴ类水质,合理评估细河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状态,对于细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改善细河水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基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承载力评估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细河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评估预警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细河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红色),水环境子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临界超载(黄色),水生态子系统超载(红色);2013—2018年细河水环境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我国生态环境类项目受困于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2020年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明确了6种融资模式。以该文件中的融资模式为基础,对各融资模式的优点、融资年限、融资成本、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今后生态环境类项目的投融资提供借鉴。
对某公司引进的一体化净水设备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该设备将传统处理工艺各个处理单元集成于一套设备中,其运行程序包括集水、配水、反应、混凝、沉淀、过滤、反冲洗、排泥等。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较,对该一体化净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太湖治理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当前太湖水质虽有所改善,但伴随经济及人口骤增,湖体纳污能力不足,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针对太湖水质存在的磷高、藻多、沉水植物少、流域防洪能力偏低、水质型缺水、水事关系复杂、协同治理难度大,环太湖区域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提出苏州要充分利用其区位、科技及生态优势,强化城市功能定位,借力国家战略,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借鉴经验并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