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变色杯的神奇变术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变色杯子林林总总,对于其色彩变化的美妙你或许能说出一二,但对于其内部变化技术的玄妙,你就未必完全清楚了。如果你连现代变色杯的内部变化技术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对于1600年前变色杯的变化技术的奥妙,就更可能感觉是云里雾里了。
  那么现代变色杯的变化技术有哪些奥妙呢?1600年前变色杯的变化技术会比现代更神奇吗?
  随温度变色的奥秘
  能随温度变色的杯子,叫做温变杯。现代人制作这种杯子的方法已经不止一种了。
  早些时候的温变杯是由同轴设置的外杯和内杯两部分构成,在两杯底端间辟设有一个内充有热敏变色挥发液体的夹层腔体,在内杯的外侧壁上镂刻有艺术图案,这些被镂刻出的图案有与夹层腔体相通的通道。当饮水杯倒入热水后,夹层腔中的热敏液体会产生色泽变化,使杯壁显现出艺术图案;当水温变冷后,热敏液体就会变成无色——这显然是一种填充材料变色法。
  最近流行的温度变色法是在玻璃或陶瓷杯子上涂抹特殊材料,这种涂料不但可以遇热变色,还可以遇冷变色。当热变色的温度达40摄氏度以上时,杯子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当冷变色杯的温度达20摄氏度以下时,杯子颜色也发生变化。
  这其中的变色原理也不复杂:杯子外侧包裹着一层变色涂层,这些涂层只涂在杯子本身设计好的艺术图案上;涂层在常温下的颜色与杯子整体的颜色是一样的,当杯子内部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涂层的颜色就会发生改变。遇热变色与遇冷变色的差别仅仅在于,涂层材料有所不同。
  随光变色更玄妙
  和随温度变色的杯子比,随光变色的杯子——光变杯其变化更显得玄妙些,而且其制作技术也相对玄妙许多。
  如我国研究人员发明的陶瓷光变杯,其色彩变化就非常玄妙,其变色灵敏,呈色丰富,能变幻紫、绿、蓝、橘红等14种不同颜色。如在阳光下呈紫茄色,白炽灯下显玫瑰红,日光灯下则变成天青色等等。一些辅以名家书画,或采用描金、腐蚀金装饰的杯子,更显雍容华贵。其中的变术最玄妙的地方是陶瓷的制作材料,研究人员以某些稀土原料为着色剂,在加上特殊的烧制技术,所以让特殊的陶瓷能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反射。
  当然,玻璃杯也能变成光变杯,其制作方法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含有氯化银和微量氧化铜的光色材料。此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或电子结构状态,在可见光区有两种不同的吸收系数,在日光强弱不同的照射下,可从一种结构转变到另一种结构,这才导致颜色的可逆变化。.
  最近,美国科学家又研制出一种更玄妙的光变杯,这种杯子的色彩可以有人工控制,可以是全透明,可以半透明,也可以微微透明,甚至可以变成黑色!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科学家在玻璃中嵌入了一层超薄纳米涂层,其材料由氧化铟锡纳米晶体和氧化铌组成。不过这种变色杯子需要用电来控制,其色彩变化完全由电流的强弱来决定。
  1600年前的变术有多神奇?
  现代的光变杯用上了纳米技术,人们已经不会感到非常惊奇,但令人拍案惊奇的是,1600年前的光变杯,竟然也用上了纳米技术!真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事实却是如此。1600年前的古罗马人制作一支名为“卢奇格斯杯”的高脚杯,目前正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展出。这支神秘的高脚杯会变色:光线从正面照射时呈绿色,从后面照射时呈红色。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一直对卢奇格斯杯的变色之谜迷惑不解,直到人类纳米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之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团。英国科学家在将卢奇格斯杯的玻璃碎片进行显微镜分析时,发现古罗马人将金银颗粒植入玻璃了。这些金子颗粒的直径只有50纳米左右,是盐粒直径的千分之一——这表明古罗马人已经掌握了纳米技术。有了这种纳米粒子,杯子才会发光:在受到光线照射时,玻璃内金属颗粒的电子发生振动,从而改变了杯子的颜色。具体呈现出何种颜色。取决于光线入射的角度,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角度。
  科学家猜测,假如装入不同比重的液体,这个高脚杯的电子振动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液体在酒杯里的颜色也会各自不同。因为无法拿这个古董酒杯做实验,所以科学家按照这个古董的特殊物质结构,模拟制作了小器皿,随后将不同液体倒入其中,结果显示,倒入水后,水呈现出浅绿色,倒入油后,油则呈现出亮红色……
  科学家指出,破解和总结古代和现代杯子的变色技术,不但有助于科学家研发用于探测唾液或者尿液样本中病原体的装置,或者检测恐怖分子可能偷带上飞机的危险液体,还有助于研制出更精美实用的玻璃艺术器皿和窗帘制品。
其他文献
我的手机相册里,储存有数十张关于一部经书的照片。这些照片的经文是写在沙宣纸上,七十多岁的罗义恩道师,长着一张和气的脸,开始我认为,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身体硬朗,没有庄稼
2014年12月26日晴今天我和妈妈要制作一个大城堡,有了计划后,我就开始准备剪刀、彩纸以及双面胶等,准备工作大功告成。开始做时,心情有几分紧张。妈妈说:“你先想象一下城堡
逃离何老六母亲的病已入膏肓,无法挽回。这些天,她的一些老姐妹,陆续前来探望。她在病榻,虽然双眼迷糊,口齿不清,但凭感觉,还是能与几十年的老友相认。也许她们已经到了听音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经院哲学和近代机械论哲学构成十七世纪的欧洲的三股主流思想。伴随民族国家兴起,地方语言也逐渐流行,三十年战争和德意志启蒙运动的特点构成了莱布尼茨的
他新买了一部手机,市面上最新推出的,尊贵的宝蓝色,流畅的外形,功能强大,他爱不释手。不久,他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他遇见了她。她坐在他的邻座,中间隔着走道。她长发飘飘,妆化
2014年4月27日  大雨转晴  今天是周日,外面下起了大雨,不能到外面玩,真闷啊!无聊的我在家里转来转去,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阳台上的滴水观音滴下了许多水。我蹲下身来观察,雨越下越大,滴水观音滴的水就越来越多,过了好久,水滴的少了,而外面的雨也小了好多。  这一发现在我的心里画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滴水观音滴水,天就下雨呢?为什么水滴的越多,雨下的越大呢?我冥思苦想,一个答案涌了出来。一定
从古至今,西方建筑的发展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历史所经历的每一次突变与飞跃都离不开当时当下的技术变革。这股强大的技术力量不仅深深扎根于社会,影响的社
摘要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而兴起,始终关注性别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重要性,向父权社会传统发起反抗。它综合借鉴各种批评理论经验,可以说是现代批评理论中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力量之一。本文梳理了该批评理论的发展历史,着重指出了其中最为卓越的两次发展浪潮,通过对代表性女性主义批评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提出了该理论从重在批判男权文化到深层发掘分析女性作家作品,再到
本文介绍了散体的变形、平衡条件、侧压系数、对容器壁和底面的压力、自动分级等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公式的导出过程和结果。并指出了得到上述公式的假设和条件。可供运用这
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大学历来有“法日派”与“英美派”对立之说。由于教员之间的结合,本便松散,结合之由,更牵涉到地缘、学缘等因素,除去少数核心成员外,某人与某派之间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