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工业废渣水泥砂浆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新型建筑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测长法进行热膨胀性能试验,评价胶凝体系及不同组分工业废渣水泥砂浆的热稳定性,通过热稳定性、高温力学性能试验优选砂浆配合比,并分析其耐热机理。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改善胶凝体系的热稳定性,其中粉煤灰掺入效果相对明显;废渣集料对砂浆热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与集料自身的热膨胀性能有关,钢渣砂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天然砂,对其具有可替代性;矿物掺合料与集料的合理搭配能够优化砂浆的高温力学性能;粉煤灰复掺玄武岩水泥砂浆试件的耐热性能较好,其线膨胀系数稳定,室温~45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7.93×10-6
其他文献
以杨木化机浆为原料,经对甲基苯磺酸水解和机械处理得到木质纳米纤维,与纳米TiO2均匀分散抽滤干燥得到木质纳米纤维/纳米TiO2复合膜材料,研究纳米TiO2添加量对复合膜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纳米纤维和纳米TiO2的平均尺寸均在几十纳米,随着纳米TiO2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纳米TiO2含量为5%时,对
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动态发酵产量,从6种腐烂的水果中筛选出产细菌纤维素菌种42株,从所筛菌种中选择初筛动态发酵产量最高的木糖驹形氏杆菌(Komagataeibacter xylinus)P1-1,对P1-1菌株产的细菌纤维素进行性质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纤维直径仅有27nm。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0 g/L,安琪蛋白胨FP41014.41 g/L,KH2PO4
为了使得再生混凝土满足寒冷地区抗冻性能的应用要求,研究了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混杂情况下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快速冻融试验,对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等相关抗冻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无论单掺或者混杂掺入,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较未掺纤维的普通再生混凝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2种纤维混杂后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高效果更明显,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的最优体积掺量分别为2%、0.2%。其原因可能为:纤维的掺入改变了混凝土基体的内部孔结构,增加了再生混凝土密实性,进而提高
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特点,阐述了细菌纤维素在电池应用中的进展,重点叙述了细菌纤维素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以及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细菌纤维素/无机物复合以及细菌纤维素/有机聚合物复合,以制备电池用纳米复合膜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复合中应用到的工艺,包括原位复合法、溶胶凝胶法等。最后,对细菌纤维素在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价了其作为电池隔膜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综述了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对其稳定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聚焦于纳米尺度下,按不同类型纤维素构成的Pickering乳液也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其中,两亲性使纳米纤维素能很好地作为乳液乳化剂,纳米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能更容易实现高内相;纤维素纳米晶是一种刚性的棒状纳米粒子,其对界面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纤维素纳米晶基Pickering乳液会有着更好的抗聚结性能;细菌纳米纤维素不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其保水能力和结晶度较高,细菌纳米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有着更好的热稳定
简述了近年来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的研究进展,目前筛选到纤维素降解菌的真菌主要有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重点介绍了筛选到的纤维素降解菌的菌株名称、菌株种属鉴定、菌株筛选来源、菌株酶活测定条件和纤维素降解效果等。同时,对近年来已报道筛选的纤维素降解菌株的产酶活特性及降解效果进行比较。期望对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提供借鉴。
掺加5%苯丙乳液替代硫铝酸盐水泥制备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选取狗牙根、碱茅草、紫花苜蓿和宽叶雀稗4种植物为植生对象进行室内种植试验,研究植物在植生混凝土中的植被覆盖率、株高、根系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分析混凝土的植生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植生混凝土的植生效果进行验证并评价。试验表明:宽叶雀稗适合作为苯丙乳液改性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的植生植被;采用植生混凝土进行护岸后,提高了坡岸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宽叶雀稗生长良好,起到了固土护岸与美化环境的作用。
从3D打印的角度综述了纤维基线材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各种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形态特性,重点举例阐述以纳米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微晶纤维素为原料
采用聚羧酸减水母液、聚羧酸保坍母液、白糖和葡萄糖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复配制备了一种超缓凝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白糖、葡萄糖酸钠掺量对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及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白糖、葡萄糖酸钠掺量均为复配聚羧酸减水剂总质量的3%时,复配超缓凝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最佳,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终凝时间20~60 h的施工要求,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科思创的CO2技术继续书写其成功故事.欧洲专利局(EPO)提名两位德国化学家Christoph Gürtler博士(科思创)和Walter Leitner教授(马克斯-普朗克化学能源转换研究所和亚琛工业
期刊